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乾杀猪匠 > 第十六章 婚约波折

大乾杀猪匠 第十六章 婚约波折

作者:乱世浮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1 11:47:23 来源:小说旗

武安君回到家中,手脚麻利地将野兔剥皮,挂在阴凉处晾晒。随后,他把兔肉下锅炖煮,屋内很快弥漫起阵阵肉香。

武安君拿起一张兔皮,在身前比划了一下,心中琢磨着,要是能攒够六七张这样的兔皮,缝一件皮袄倒也不错,寒冬腊月里,定能抵御刺骨的寒意。

第二天,武安君本想着继续进山打猎,昨天吃了兔肉,他感觉练功时精气神都足了不少,效果比以往不吃肉时强多了。

可转念想起林明的告诫,他决定还是低调行事。于是,他在村子里溜达了两圈,算是在乡亲们面前露了个脸,便转身往家走。

刚到家门口,武安君就瞧见一位富态的中年男子,在村长韩老三的陪同下,正候在自家院子门口,瞧这架势,显然是有事儿找他。

“韩叔,找我呀?”武安君热情地跟韩老三打招呼,在他心里,韩老三为人着实不错。

“大郎啊,这位是你西水乡的余世伯,快,叫伯父!”韩老三指了指身旁的富态男子,向武安君介绍道。

“在下武安君,见过余世伯!”武安君定睛一看,瞬间想起眼前这人是谁了。原来是他那许久未曾谋面的便宜老丈人,此前就常听人说起,自己有一门婚约,对象便是余世伯的女儿。

余世伯名叫余广海,在西水乡算得上是个不大不小的地主。虽说比起曹员外、赵员外那样的大户人家,略逊一筹,但比起韩老三这样的普通殷实人家,那可富裕多了。

原本,武安君的祖父那一代也在西水乡生活,后来家道中落,武屠户便跟着妻子来到长丰乡韩家庄定居。武屠户与余广海年纪相仿,自幼交情深厚。余广海膝下有一女,比武安君小三岁。

在余广海女儿十岁那年,武安君随父亲去余家赴宴。彼时的武安君,聪慧过人的特质已初露端倪,在学堂里成绩更是出类拔萃。

余广海见此,心中便动了与武家结为儿女亲家的念头。武屠户一听,自是感激涕零,自己一个杀猪匠,儿子能高攀上余广海家的女儿,那简直是祖上积德。

余广海心里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寻思着,武安君只要不出意外,州府的解试肯定能通过,小小年纪就能取得参加科举的资格。

往后三年一次的礼部省试,即便考不中,只要连续参加六次,就能获得特奏名资格,被赐同进士出身。要是再运作一番,谋个小官当当不成问题。

这些门道,武屠户一个杀猪的自然不太清楚,可余广海早就打探得明明白白。

他心里想着,最多到三十多岁,武安君再差也能混个同进士出身。或许在那些达官显贵眼里,这同进士出身算不得什么,但在普通老百姓眼中,那可是得尊称一声“相公”的。

莫说那些乡下土财主,就算进了衙门见了县太爷,有这身份也能一同入席。要是武安君真中了进士,那可就了不得了,妥妥的正儿八经士大夫。

大乾朝最硬气的就是这些科举出身的进士,只要不犯造反的大罪,哪怕行事再荒唐,也死不了,最多也就是被贬到偏远之地。

就说那蔡桧,权倾朝野,可反对他的人即便把他骂得狗血淋头,只要是进士出身,蔡桧也只能将其贬官、驱逐,眼不见为净。反观那些没有功名的人,即便像叶战那般厉害,最终也难逃被斩杀的命运。

可以说,余广海的这一番算计,几乎是稳操胜券,他只需耐心等待。那份婚书,他更是藏得严严实实,生怕弄丢了,到时候武安君不认账。

然而,千算万算,余广海没算到大乾会把唐州割让给北元,一切努力瞬间化为泡影。武安君更是遭受打击,得了失心疯。

“贤侄啊,当初你武伯父去世的时候,世伯我不巧得了腿疾,行动不便,没能前去吊唁,就让犬子代劳了,他没出什么差错吧?”余广海满脸堆笑,今日前来,他心里其实有些难以启齿。

“呃,当时我身体不好,没太留意。世伯请进,韩叔,您要不也一起?”武安君瞧出余广海似乎有难言之隐,便想支走韩老三,单独聊聊。

武安君心里明白,余广海这所谓的难言之隐,十有**和婚约有关。他对此倒也看得开,这门亲事,退了也就退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没想到,这种在话本里才有的老套情节,竟会落到自己头上。

一想到那些被退婚的穿越主角,一个个悲愤交加,怒吼“莫欺少年穷”,武安君就觉得好笑。自己都穿越了,还有金手指,还怕被退婚?大丈夫何愁无妻,没了婚约,不正好自由自在嘛。

韩老三见状,笑着推脱说自己还有事儿,脚底抹油般匆匆离开了。

“余世伯,小子家境贫寒,只能请世伯喝口水了!”武安君拿起两个竹制杯子,各舀了一杯水,将其中一杯递给余广海,示意他坐下说话。

“无妨,无妨!方才听人说,贤侄身体大好,日子也越过越好,世伯打心眼里高兴!也替你武伯父高兴,喝水就跟喝酒一样畅快!”余广海试图热络气氛,毕竟一上来就谈退婚,他怕武安君年轻气盛,当场翻脸。

虽说武家如今穷困潦倒,武安君又只是个少年,但毕竟读过书,还练得一手好杀猪手艺。听说他杀猪时,红刀子进白刀子出,比他老爹还利落,可千万别把他惹急了。

原本,武安君凭借自身的聪慧,在县里也是小有名气的读书人,将来有望成为相公,这门亲事自然是门当户对。别说他爹是杀猪的,就算是干更粗鄙营生的,余广海夫妻也会认下这门亲事。

可如今呢,好好的未来相公,却子承父业,成了十里八乡有名的杀猪匠。这阵子,余广海没少被妻子数落,脑袋都快被骂臭了。

听说妻舅给女儿物色了比阳县一户员外家的儿子,那户人家条件比余广海家强太多了,而且那孩子也读过书。家里良田数百亩,还有亲戚在衙门里做事,女儿嫁过去,妥妥的富贵太太。

如今,不光妻子整日吵闹,儿子和女儿也跟着起哄。余广海的女儿余云舒,自幼在众人的夸赞声中长大,本想着将来能嫁给相公,如今相公却变成了杀猪匠,这落差,她实在难以接受。

余广海也是无奈,硬着头皮来处理这事儿。当然,他也不是空手而来,还是准备了些补偿的。

“世伯此番前来,想必有话直说吧,不妨开门见山!”武安君心里惦记着上山打猎,今晚的肉食还没着落呢,可没功夫跟余广海在这儿闲扯。

“那,世伯我就厚着脸皮开口了。原本呐,贤侄与我家那丫头有婚约,只是眼下,恐怕得变动一下!”余广海舔了舔嘴唇,绞尽脑汁,想让这话听起来委婉些。

“变动一下?这婚约还能随意变动的?”武安君一脸诧异,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满心疑惑,余广海家就一个女儿啊,这变动是几个意思?

起身时动作稍大,衣服一摆,露出了插在腰间的杀猪刀。余广海见状,心里猛地一紧,只是说变动一下婚约,这小子就这反应,要是直接说退婚,还不得拿刀捅了自己?都说这小子得了失心疯,估计杀人都不用抵命。

还好自己留了个心眼,没敢直接提退婚,只能迂回行事。

“这个,其实就是换个婚书。贤侄有所不知,我有个兄长,前些年生病去世了,留下个女儿,比小女大一岁,比武贤侄小两岁。兄长走后,这孩子便养在我膝下,和亲生女儿没啥两样。按我们那儿的规矩,长幼有序,自然得长女先出嫁。我就寻思着,不如把长女许配给贤侄,这年龄也更般配些。”余广海本就心怀愧疚,又忌惮武安君的气势,每说一句话,都在心里斟酌再三。

余广海此刻心里想着,武屠夫这儿子,虽说当不了官了,但性子比从前多了几分果敢,在这乡里,断然不会受人欺负。侄女静姝嫁给他,往后也能过些安稳日子。

余广海口中的静姝,全名余静姝,正是他早逝兄长的女儿。余广海夫妻早就觊觎兄长留下的产业,只要把这个侄女嫁出去,那些产业自然就归他们家了。

在大乾也好,北元也罢,户籍上只登记男丁,也只有男丁有继承权。可要是家中有未出嫁的幼女,这些产业旁人就无法处置。余广海夫妻一直盼着余静姝出嫁,如今这事儿,正好一举两得。

余广海老婆算盘打得精,乡邻们都知道,谁要是娶了余静姝,那聘礼指定是有去无回。

“那个,咳,世伯,要不咱直接退婚得了!”武安君双手叉腰,一脸坦然。他

觉得结不结婚的,对自己眼下的生活影响不大,况且自己还在专心修炼纯阳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小成。再说了,真娶个小丫头回来,多一张嘴吃饭,经济压力可就大了。

当然,武安君手头还是有些积蓄的。那晚从窝台身上搜出了好几两碎银子,他一直藏着,打算过段时间再拿出来用。

“那哪行?贤侄,要是这么做,我怎么对得起你那去世的武伯父?咱们两家可是世交,如今你父亲不在了,我理应照应你。静姝这孩子,性情娴静,还在学堂识过字,家务活样样精通……”余广海把侄女夸得天花乱坠,仿佛她就是世间少有的贤妻良母。

“世伯,您也瞧见了,我如今这家境,结婚这么大的事儿,没人帮忙操持,也没多少余钱……”武安君头疼不已,余广海这是打感情牌啊,句句不离他死去的父亲,搞得自己要是不应下,就是大逆不道似的。

“哎,这都不是事儿,我跟你伯母商量过了,一切从简。今日咱先把婚书换了,过些日子,我就把静姝送过来,你们小两口安安心心过日子。等往后日子红火了,再请我们过来吃顿饭就行。”余广海深吸一口气,看武安君这反应,估计事情有戏。

“这,哪有新娘子自己上门的道理?”武安君满脸不可思议,他觉得余广海这说法太不靠谱,简直是信口胡诌。

可转念一想,余广海大概率就是拿这当借口,想退婚罢了。算了,看在死去老爹的份上,自己也别跟他计较了。

“无妨,无妨。贤侄呐,这份婚书就作废了,你那份呢?”余广海拿出武安君与余云舒的婚书,这种婚书都是一式两份,中间还有防伪印记。

“世伯稍等,我去找找!”武安君还真没留意过这婚书放哪儿了,赶忙跑到父亲的房间,一番翻箱倒柜,总算找到了。

余广海把两份婚书一合,严丝合缝,毫无差错。随即,他掏出火折子,将婚书点燃。

武安君见状,也长舒一口气,心想这麻烦事儿可算了结了,这下余广海该走了吧。

可没想到,婚书刚烧完,余广海又伸手往怀里一摸,掏出两本文书,递到武安君面前。

“贤侄,新的婚书我都准备好了,你在这儿签字画押就行!对了,我还得把韩老三请过来做个见证!”余广海把两份婚书往武安君跟前一放,转身就出去找韩老三了。

武安君本以为烧了婚书,余广海就该走人了,没想到他来真的,还真要把侄女送上门来?在当时,婚姻嫁娶的流程本就繁琐,不过小门小户没那么多讲究,一般就订婚、下聘、迎娶这三个步骤。今日这婚书一签,就算订婚了。

武安君揉了揉脑袋,只觉这事儿透着股古怪,自己莫名其妙就换了个未婚妻。他仔细回忆,当初跟武屠夫去余广海家喝酒时,见过那两个小女孩,模样都挺清秀,如今想必也出落得不错,自己好像不吃亏。

就在武安君琢磨着往后日子该怎么过的时候,余广海拉着韩老三回来了,身后还跟着几个看热闹的乡亲。在韩老三等人的见证下,武安君和余广海各自签字,又把婚书合在一起,在中间画押,如此一来,婚书便再难伪造。

“贤侄啊,你把家里好好拾掇拾掇,过些时日,我就把人送过来。”余广海把自己那份婚书往怀里一塞,大功告成。他摸出一把大钱,塞到韩老三手里,这是按规矩给的谢礼。

韩老三乐呵呵地收下,毕竟这是喜事,这钱他拿得心安理得。

没等武安君回应,余广海脚底抹油,眨眼间就没了踪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