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乾杀猪匠 > 第六章 神功入体

大乾杀猪匠 第六章 神功入体

作者:乱世浮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1 11:47:23 来源:小说旗

“嘿,瞧你小子面生,却带着不少好货啊。”杜老三脸上堆起了如商人般精明的笑容,那笑意不达眼底,透着股算计的劲儿。

“我给你合计合计,就收你十个大钱吧。”在他看来,只要有钱可赚,他就得热情些。

“啥?为啥要我十个大钱?”武安君一听,顿时感觉一股无名火“噌”地从心底往上冒。

这十个大钱可不是小数目,能买足足五个肉包子呢。回想起方才自己为了省钱,只舍得啃干巴巴的馒头,好不容易省下这点钱,这下可好,还不够交这笔莫名其妙的费用。

“看你新来乍到的,老子就给大家再说道说道。”杜老三扯着嗓子,提高了音量,带着几分不容挑衅的权威。

“就你这几样东西,往少了说也值三百个大钱。咱这儿的规矩,三十抽一,收你十个大钱,那可是合情合理、天经地义的事儿!”他一边说着,一边扫视着周围,这就是他定的规矩。

武安君心里一阵肉疼,脸上露出迟疑之色。他心里清楚,和这帮地头蛇起冲突没好果子吃,犯不着为了这点小钱给自己惹一身麻烦。

犹豫了一瞬后,他还是不情不愿地伸手探入怀中,指尖摩挲着那几枚来之不易的大钱,最终咬咬牙,摸出十个递了过去。

“你这小子上道!大伙都给我看好了,这就是老子定下的规矩,谁都不许坏了它!”杜老三满意地咧嘴一笑,将那十个大钱高高抛向空中。

大钱在阳光下闪烁了一下,随即被他稳稳接住,转手扔给一旁候着的小弟。那小弟心领神会,麻溜地将钱揣进兜里,眼神中满是狐假虎威的得意。

日头渐渐升高,金色的阳光洒在乡集上,来采买的人如潮水般越来越多。武安君将车留在原地,独自朝着集市里面走去。

没走几步,一道稚嫩又熟悉的声音钻进了他的耳朵:“娘!我要吃糖葫芦!”

武安君抬眼望去,只见梁二嫂和小豆子站在不远处。梁二嫂面露难色,她紧了紧手中的布包,里面装着的钱要用来购置家中的必需品,实在没有余钱满足孩子的这点小愿望。

“小豆子乖,咱这次不吃哈。”梁二嫂轻声哄着,语气里满是无奈与愧疚。

“娘,你上次就答应我了!”小豆子不依不饶,紧紧拉住母亲的衣角,眼睛里蓄满了委屈的泪花,小小的身子因为激动微微颤抖着。

“小豆子,给,拿着吃吧。”武安君走上前,从糖葫芦小贩的草把子上轻轻拿下一根糖葫芦,递到小豆子面前,随后又从怀中摸出五个大钱,递给小贩。

这糖葫芦外层裹着一层饴糖与蜂蜜混合熬制的糖浆,在阳光的映照下晶莹剔透,里面的山楂颗颗饱满,透着诱人的红色,是大乾少有的甜食,对孩子来说充满了致命的吸引力。

“谢大郎哥!”小豆子瞬间破涕为笑,眼睛里闪烁着惊喜的光芒,一把接过糖葫芦,迫不及待地往嘴里塞去,腮帮子一鼓一鼓的,吃得那叫一个香甜。

梁二嫂眼看来不及阻止小豆子收下糖葫芦,只能无奈作罢。可武大郎屡次拒绝她,自己又怎能一再接受对方好处?

她捋了捋头发,带着几分嗔怪道:“大郎,莫要惯坏了孩子,这糖葫芦太贵啦。”

“无妨,我还得采买些东西,先走一步!”武安君摆了摆手,大步离去。大庭广众之下,他生怕梁二嫂再言语撩拨,徒生是非,坏了名声。

武安君一头扎进集市,八角、桂皮等香料各买了些,食盐更是秤了两斤,又购置一小坛黄酒、一小坛醋和一小坛酱油。

至于饴糖,他犹豫再三,终究因价格昂贵放弃。一番采买下来,五百多个大钱瞬间少了一半,只剩不到三百文。他又添了一把锄头、几包菜种,还扛了一袋足足一百斤重的米,这时身上仅余二十几个大钱。

武安君将东西装车,便匆匆往回赶。以他的饭量,这百斤米能撑二十来天,好歹暂时告别断粮之忧。家中最值钱的蟒蛇皮,适合做乐器,可在这乡集实在不便出手,只能等日后去县城再想办法。

离开乡集时,杜三带着手下在路口假意挥手送行,这小子倒还会做表面功夫。“要是把他宰了,应该不算滥杀无辜吧?也不知能得几个杀戮值?”武安君这念头刚一闪过,就赶忙掐灭,为了十个大钱杀人,实在不划算。

回到家,武安君把昨日收拾好的骡子下水挂在廊檐下,蟒蛇肉足够他吃几天了。他生火做饭,早早吃完晚饭,便在村里溜达,跟邻里打招呼,混个脸熟。消食过后,武安君回到家中,牢牢抵住院门,拴好房间门,期待多日的纯阳功修炼终于要开始了。

他在床铺上盘膝而坐,凝神静气,脑海中打开纯阳功秘籍。只见古朴书籍化作漫天金光,没入他的身体,他随之获知了修行之法:推动丹田中那缕微不可见的真气,沿着经脉中金光标注的路线游走一圈,每次必须一气呵成,待真气游走全身回到丹田才算成功。

武安君瞧着丹田内那缕不知从何而来的真气,集中精神,指挥着微弱真气缓缓凝聚成团,开始游动。可真气运行速度极慢,金光标注的路线又特别漫长,他已然开弓,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更糟心的是,经脉中坑洼不平,还有堵塞之物,真气前行愈发艰难。

他哪里知道,洗髓能拓宽经脉、减少障碍,他如今资质已算极高,只是纯阳功等级太高,几乎要走遍全身经脉,这才导致真气运行时间格外漫长。

在真气运行过程中,身体血液里一部分微不可察的真气缓缓融入其中,还有一些精气则渗入肌肉筋骨,滋养身体,这正是纯阳功炼精化气的功效所在。

平日里人进食,食物中的精能滋养筋肉,气若无相应功法便会消散,而纯阳功可将气纳入丹田,关键时刻游走全身,爆发出强大能量。

当真气再次回归丹田,不仅壮大了一圈,浓郁度也提高不少,不再那般虚无缥缈。武安君累得虚脱,直接瘫倒在床上,连手指都懒得动,很快沉沉睡去。

再次醒来时已是晌午,从练功到现在,整整九个时辰,他大概只睡了三个时辰,运行一次功法竟耗费六个时辰。

“玛德,破系统,你出来!”武安君怒火中烧,“一天才十二个时辰,老子还过不过日子了?觉都不够睡,还怎么挣钱?”他感觉自己被坑惨了,这还怎么玩?

“纯阳功等级太高,在极品功法中也是佼佼者,你可以选择放弃!”在武安君一连串的怒骂下,系统终于给出回应。

武安君差点被噎住,难道怪自己当初选了抽极品功法,还是怪运气太好?“有没有办法提速?”他心有不甘,就像眼前有块大金块,却因太重拿不动,实在不划算。

“勤修功法、洗髓改善资质,或者服用天才地宝都可以。记住:十二时辰内最多修炼一次功法,否则过犹不及,会损伤经脉!”系统依旧冷淡,对武安君的遭遇无动于衷。

“勤修功法?天材地宝?”武安君对这两个办法不太抱希望,看来靠谱的还是洗髓。他看向洗髓界面,下一次洗髓需要四点杀戮值,可他现在只有一个,还得接着想办法杀猪攒杀戮值。

在脑海里跟系统发泄完,武安君只觉饥肠辘辘,快步冲向厨房,生火做饭成了头等大事。“要是有现成的吃的该多好?”他揉着肚子,饿得难受,却只能耐着性子等待。

锅里的肉刚熟,他便迫不及待捞起两块塞进嘴里,至于米饭,还得等好一会儿。“等老子有钱了,就雇个丫鬟专门做饭,我一心练功,等神功小成,嘿嘿……”武安君心态乐观,刚崩塌的心情很快又调整过来。

吃饱喝足,武安君感觉浑身充满力气,看来这纯阳功确实有点门道。这几日村里忙碌起来,正值春耕好时节,之前没注意,此时天空飘起蒙蒙细雨,正是播种的绝佳时机。

武安君割下一块骡子下水,提着锄头脑袋就往村北走去。韩家庄唯一的木匠韩大坤正在家中做棺材,这是之前杀猪的赵员外家订的。在这,大户人家过了六十岁就开始为老人准备棺材,又叫寿材,大家非但不忌讳,还觉得喜庆。就连大乾皇帝,一登基就着手修建皇陵,对身后事极为看重。

“大坤叔,忙着呢?”武安君一手拿着骡子下水,一手提着锄头脑袋,来找韩大坤主要是想装上锄头把。“哟,大郎啊,听说你身体好了,真好!你爹娘在天有灵,也能安心了!”韩大坤放下锯子,招呼武安君进屋。

“哎,往事不堪回首。今天还得麻烦大坤叔帮个忙,家里没啥值钱东西,这点下水,您收下!”武安君递上东西。

“一点小事,客气啥,稍等片刻就好!”韩大坤也不推辞,接过东西走向厨房。他家有现成竹柄,只需装上几个小零件固定就行。

武安君看着地上散落的木材片,突发奇想,用力弯折一片,发现弹性极佳,心想用来和竹片做复合弓身应该不错。“大坤叔,这木材片能卖两片给我吗?”他拿起一片小指粗细的木材问道。

“你要这干啥?”韩大坤把锄头修好递给武安君,疑惑地问。“不敢瞒大坤叔,我想做个弓箭去打几只野鸡。”武安君嘿嘿一笑,想起家里还有只没收拾的野鸡。

“你这小子,还没长大呢?这片不好,等着!”韩大坤在废料里翻找,用锯子给武安君锯下一段约五尺长的木料,这长度对武安君来说正合适。

“大坤叔,能不能把它锯成四段,两段长些,两段短些?”武安君厚着脸皮继续请求,他要做复合材料的弓身,单一材料强度不够。

“大郎,你小子有点门道啊,还知道这个!”韩大坤眉毛一挑,做了二十多年木匠,一听就明白武安君的意图。

“书上看过,看过!”武安君赶紧把缘由推到书上,实则是他前世了解的信息。上好弓身要用牛角和黄鱼胶,可这两样是管制材料,武安君弄不到,只能退而求其次。

“可别惹出事端来!”韩大坤好心提醒,接着弹线、锯开,还简单处理了木料表面。

“想要耐用,得用桐油,不过这东西可金贵。”看在武安君懂礼貌的份上,韩大坤又好心提点。

“大坤叔,太贵了,我就剩十个大钱,您匀我点,总比没有强。”武安君继续求情,他深知桐油的好处,能防虫防潮,还能增强弓身强度,可他总共就二十几个大钱,还得留些应急。

韩大坤从角落拿起破碗,从坛子里舀了两勺桐油递给武安君,一点没少给,这都是看在往日武屠夫的情分上。武安君连声道谢,满心欢喜拿着东西回家。

他把竹子削成薄片,和木料一起压制弯曲,务必让其完全成型,这样才能做成反曲弓的弓身。再用猪毛做成刷子,蘸上桐油,仔仔细细刷了一遍,接下来就只能耐心等待弓身成型。

随后,他又开始制作羽箭,用野山鸡毛做尾翼起稳定作用,找些旧铁皮在前端配重,稍微打磨后,威力倍增。

一切完工,武安君又开始准备晚餐,他满心期盼:天可怜见,谁家要杀猪啊?他觉得不能坐等生意上门,得出去转转打听消息。于是关上门,前往田间地头。

春雨刚停,空气湿润,迎面吹来的风让武安君格外清醒。没走多远,就见好些人聚在一起。他快步上前,想去听听热闹。

“听说,朝廷要调草原人南下,那些官田都要分给草原人耕种了!”

“可不是,怪不得官田都收回去了,不让咱们种了!”

“还不止呢,原先靠着官田讨生活的,这下要倒霉咯!”

“咋说?”

“那些草原人可蛮横,骑马拿刀的,哪有道理可讲?”

“他们还要把官田连成一片,强行跟咱们换地!”

“哎,好多肥沃良田都要换成贫瘠山地了。”

“这下可有热闹看了,往后怕是没安宁日子喽。”……

武安君听着,不禁皱起眉头。北元皇帝为加强对南方的控制,竟将大批北方草原人南迁。

这些草原人是他的族人,放弃草场来南方耕种,自然得给优厚待遇,可如此一来,势必侵犯本地乡民利益,激化矛盾。原本大家以为换个皇帝,日子照旧,如今看来,并非如此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