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基因改造后,我带全村暴富 > 第24章 订制速生鱼,钓场专用

小饭馆里,许关和王伟的谈话已经进入了尾声,对彼此的称呼也不向一开始那么客套,“先生”、“警官”地叫,而是直呼其名了。

王伟放下筷子,抽了一张纸巾擦了擦嘴,餍足地拍拍肚子,道:

“许关,咱俩聊了这么久,我发现你的表情竟然没有任何变化,就连眉毛都不动。

“如果不是知道你是个活人,我都会你以为你是一个机器人。

“你这种技能怎么练出来的?我经过各种严格而科学的训练,完全做不到这一点。”

许关不动声色地道:“万一不是技能呢?比如说疾病。”

“咳咳咳……”

王伟不经意被呛到了,苦笑着摆摆手道:

“我确实没往这方面想过,这病倒是很奇特。冒昧问一句,会不会影响生活?”

许关想到了之前,因为这张扑克脸为朱吉祥所不喜,被他抢功和诬陷,这算不算影响生活呢?

轻轻摇摇头,许关道:“或许有那么一点点吧,但习惯了就好了。

“哦,我的意思是,让别人习惯。比如你,习惯了就好,我自己无所谓。

“我有没有表情自己又看不见,要影响也是影响别人。”

王伟被这个说法惊讶到了,不过仔细想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不由得竖起大拇指,由衷地道:

“许关,你的思维真的和别人不太一样,你的说法很有意思。

“今天也不早了,你不是还要回村吗,我们就到这里吧。

“你已经有了我的联系方式,以后如果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千万不要客气。”

许关立刻接话道:“不是客套话?”

“什么?”王伟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但很快明白了,笑道,“自然,我是真心交你这个朋友的。”

许关道:“既然你真心交朋友,那我就不客气了。我现在就有一件小事,不知道你能不能帮忙。”

王伟差点又被抢到,笑着摇摇头道:“好,没问题,我的话确实不是客套。你说吧,有什么我可以效劳的。”

许关道:“你可能也知道,我们村正在分村,如果成功了,会有一系列的麻烦事,比如说看病。

“村里唯一的诊所在西村,以后分村了多少有些不便。

“况且,我大哥那个情况,不可能一直呆在医院,出院后也需要有专业的人照看。

“我就想着干脆自建一个小诊所,甚至说小医院。

“资金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没有医生,也没有关系。

“你们这个职业神通广大,不知道有没有这方面的资源,给我们介绍或者联系一下?”

王伟听了忍不住想要点赞,这家伙真是未雨绸缪,走一步看三步。

而且刚认识就这么不客气,这思维,这作派,真跟一般人不一样。

“你别说,其他事情我还要想一想,至于这个医生嘛,我还真有一点关系。

“不过我现在不能跟你打包票,等我回去问问,晚些时候给你消息。”

许关伸出手和王伟握了握,道:“好,等你好消息。”

王伟咧嘴:“你力气确实有点大,轻点。”

----------

又过了两天,西村人经过商量,几乎全盘同意了许关提出的分村方案。

东村和西村的村民们原本各自的农田基本保持不变,鱼塘和砖窑归东村,鱼塘的100多万债务也归东村。

其他的,许家庄的集体资产并不多,三下五除二就分完了,基本没有什么分歧。

现在,万事俱备,就只待上级政府批准分村申请了。

对于分村的事情,西村的积极性比东村还高。

尤其是刁旺启,这几天也一直在县里找人、托关系,那高昂的积极性,比给他儿子找媳妇还高。

许关乐得轻松,这几天除了去医院照顾大哥,就是准备分村之后要做的事情。

村医院、村食堂要提前开始建,这是比较急迫的,其他可以往后再稍稍。

这些工程都交给了堂哥许立,对于堂哥这种手下只有二三十人的小包工头来说,已经算得上是大活了,足够忙活好久了。

以后还可以让堂哥多招一些人,以后村里的工程还多着呢。

另外,许关优先要解决的就是鱼塘的问题,赚不赚钱是其次,主要这是大哥的心血。

大哥为了村里致富开挖鱼塘确实有稍许的激进,但是如果没人搞破坏、拖后腿的话,基本上是能够赚钱的,无非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之前鱼塘在刁玉坤之流的阴谋算计之下,前功尽弃,许关必须帮大哥把损失和威信都找回来。

让大家知道,养鱼是没有问题的,之前亏钱是天灾,也是**,和大哥的决策无关。

以前,都是大哥护着自己,现在,他许关也要护着大哥一次。

希望大哥醒来之后,能给他一个惊喜,和一份安慰。

河阳县处于温带,是大陆性气候,全年降雨不多,并非所谓的鱼米之乡。

养普通的鱼不仅不好找销路,而且卖不上价。

所以,许关就没有想过按部就班地养鱼、卖鱼。

他想到的是开钓鱼场,不但可以解决卖鱼的问题,还可以以钓场为纽带,宣传和带动村里其他的产业。

许关虽然没有开过钓场,但不影响,他完全不担心盈利的问题,就算亏钱也没有关系。

很多钓鱼场之所以难以盈利,缺少稳定的客源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鱼的成本高。

放得鱼多了,成本太高,甚至导致成本失控。

放得鱼少了,钓客体验不好,渐渐就不来了。

怎么在成本和钓客体验之间取得平衡,是大部分钓场的盈利关键。

但许关这里不存在这个难题,甚至都不是个问题。

这几天,许关都在用基因剪映研发他的大杀器,速生鱼。

速生鱼,顾名思义,自然就是快速生长的鱼。

就好比大哥之前养的青鱼,在本地一般饲养两到三年开卖,毛利25-30%左右。

表面看,这里的成本的主要是饲料成本和人工成本。

但其实这里面有一个隐形的成本,那就是时间成本。

3年长到30斤,跟3个月长到30斤,那成本绝对不一样。

现在,许家庄有两个鱼塘,许关打算大塘用来养鱼,小塘做钓场。

大塘养的鱼除了村里食用,主要供应小塘垂钓。

许关估算,自己养鱼的成本可以压低到让其他养殖户绝望的程度,只有人家的20%,甚至10%。

但许关并不直接卖鱼,所以也不会冲击到市场,对其他养殖户造成影响。

许关只想把钓场开起来,然后实施自己后续的一系列计划。

经过好几天的“研发”,许关终于用基因剪映成功“订制”出几种钓场专用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