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基因改造后,我带全村暴富 > 第175章 玻璃复合肥,前景可期

时间还早,许关就没有住在县里,回到许家庄的时候已经10点了。

活动板房里,爷爷没有睡,他还在护理大哥。

“爷爷,我来吧,您先睡。”

爷爷答应了一声,迈着蹒跚的步子回屋了

花了十几分钟,许关帮大哥处理好了,然后照例帮他进行被动的活动锻炼,减缓他的肌肉、肌腱萎缩。

平时,白天的时候一般都是大伯一家和爷爷轮流照顾大哥,谁有空谁来,晚上则是许关和爷爷轮流。

许关肯定有能力雇上几个人,三班倒照顾大哥,但是农村没有这个习惯。

家里人手不够的就不说了,但凡家里不缺人手的,即便是条件很好,也是亲自照顾,不会假手于人。

但爷爷年纪大了,不能常常熬夜,许关有时候也是分身乏术。

许关就期待着村医院早点建成使用,这样大哥就有了更专业的照顾,大伯一家和爷爷也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许关估计,再有半个月,医院基本上就能开张了。

许关一边给大哥锻炼,一边思索着大哥的问题。

还记得出院的时候,那个在县医院的特邀专家曾跟自己说过大哥的情况。

一般病人脑部病理变化处于亚急性或慢性期,损伤的神经元细胞和轴突变形大多不可逆或难恢复。

简单地说就是,如果病人陷入植物人状态时间长了,就算醒过来,也很难完全恢复到以前的状态。

要么失去某些功能,要么五感减退、肌肉萎缩,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许关绝对不希望大哥变成这样,那么骄傲,那么挺拔的大哥,那样可能比杀了他还难受。

另外,那专家还说,出院后可以服用一些保护脑细胞、增加脑血流等功效的药物,以及脑细胞保护剂和催醒剂。

但他又表示,既然已经处于植物人状态,这些药物很难起到明显的作用,治标不治本,或许能一定程度上延迟生存时间。

现在许关想明白了,那医生说那么多,有些话还相互矛盾,不是人家医学水平低,只是安慰人的水平低。

另外,许关还查到一个残酷的数据,植物人的平均生存时间只有1年多,而且陷入昏迷的时间越长,醒来的希望越渺茫。

做完被动锻炼,许关在大哥身边坐了一会儿,心里疑惑,大哥的身体条件挺好的,为什么总是不醒呢?到底是哪里的问题?

那个即将来村医院坐诊的主任医师王敬先,是山南省神经内科方面的权威,在整个国内,也算是top级别的专家,到时候可以请他给大哥看看。

如果连他都束手无策,那么只能“铤而走险”了。

即便有些后遗症和副作用,自己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哥慢慢走向死亡。

……

第二天,许关想起昨天的玻璃的事情,就到村里到处走访了一下。

通过对村民的询问,许关了解到,现在乡下回收玻璃瓶的也不多了,几乎没有回收站主动收。

要卖啤酒瓶等玻璃瓶需要自己跑很远的路,拉到乡里甚至县里的废品回收站。

所以,家里瓶子不多的,能用就自己用,比如垒墙。

用不着就直接扔到垃圾坑里,卖不了几个钱,还不够路费呢。

如此,许关心里就有了数,别人不收,那他就收吧。

至于作用,自然是当肥料,而且是复合型肥料,简称复合肥!

复合肥是指含有氮、磷、钾等两种或多种营养元素的化肥。

那么其对应的就是单质肥,只含有其中一种元素的肥料,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尿素、碳铵、硝铵,就是氮肥。

如果许关公开表示要用碎玻璃做肥料,可能很多人会嗤之以鼻,甚至以为他疯了。

众所周知,玻璃几乎是不可能短时间内降解的,怎么当肥料?

别人不能,自然界也不能,但是许关这里可以,因为他手中有可能全世界独一份的大杀器:嗜硅酸盐菌。

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二氧化硅、硅酸钠、硅酸钙以及其他一些氧化物。

这些东西可都在嗜硅酸盐菌的食谱里面,分解之后都会变成土壤中的矿物质元素!

另外,一些特种玻璃或光学玻璃里面,还含有硼、锰、硫、铝、镁、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

这些玻璃里面的微量元素被嗜硅酸盐菌分解后都会成为土壤的养分,大大增加土壤的肥力,而且营养成分比任何肥料都要全面,含量更高。

大家都知道,土壤的主要成分就是各种矿物质,占比在50%以上。

把玻璃分解成各种矿物质,就是源源不断地为土壤补充必要的成分,增加土壤的厚度和肥力。

之前许家庄那片地,就是含有嗜硅酸盐菌的地块,起码增产50%以上,还能缩短生长时间。

那么用嗜硅酸盐菌生产出来的专用肥料,能增产多少?

许关不知道答案,但肯定会超过50%,也肯定比现在市面上任何矿物质肥料、复合肥好用好多倍。

更重要的是,市面上卖的各种矿物质肥料也好,复合肥也好,动辄几千块一吨,还有接近万元一吨的。

而碎玻璃才几百块一吨,价格是其十分之一,甚至更低!

刚刚买了4000亩地,对肥料的需求量不是个小数目。

有了碎玻璃,不但可以省下一大半肥料钱,还可以为保护环境做点小小的贡献,前景绝对可期。

村里有一个叔叔以前收过废品,现在废品生意不好做,早些年就不做了。这次,恐怕他要重操旧业了。

中午,许关在食堂找到了正在吃饭许建康。

许建康是一位50岁的中年汉子,常年风吹日晒,脸上岁月的痕迹很重,眼角到太阳穴之间还有一道细长的疤痕。

那是早些年收废品的时候不小心刮擦的,差点伤了眼睛。

“叔,吃着呢?”

许关端着自己的饭坐到了许建康的那一桌,那桌子上还有几个建字辈的叔叔。

“阿关,你也来吃饭啊?”许建康回道。

农村人自有一套“废话式”招呼方式,看见对方洗衣服,就问“婶子,洗衣服呢”,看到在吃饭,就问“还没吃罢呢”。

路上遇到人了,问对方“上哪去了”,对方一般就会回答“上那边办点事儿。”

问话者、回话者都没有要想过提供给对方确切的信息,这个招呼就算打过了,也可以叫做“没话找话”。

“嗯,建康叔,其实我有个事找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