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种田修仙记 > 第71章 挑选

种田修仙记 第71章 挑选

作者:四不像123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21 16:35:15 来源:小说旗

北明的灵识如实质般在 “宝藏区” 游走,光屏上高阶灵植的收购条目在他眼中化作跳动的火焰。指尖重重拂过一件件的任务说明,建木天赋在丹田处悄然苏醒,古老的灵力脉络泛起微光,仿佛在回应着这些高难度挑战。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 世人皆知建木乃万木之祖,虽仅觉醒一丝天赋,却让他对灵植习性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感知,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沟通草木灵智。

“越是难伺候的灵植,越有琢磨头。” 北明喃喃自语,令牌表面泛起的微光映照着他炽热的瞳孔。

在这片让多数灵植师望而却步的悬赏之地,建木天赋就是他最锋利的刀刃,劈开前路荆棘,直指那丰厚的赏金。

一番挑选下来,北明的灵识如精准的滤网,从 “宝藏区” 密密麻麻的条目里筛出五份任务。

赤阳参作为一阶极品灵植,堪称一阶灵植中的 “霸道君王”。其生长习性之苛刻,足以令无数灵植师望而却步 。

它不仅需要磅礴地脉灵力持续滋养,更是对于日华之力的汲取有着近乎偏执的需求。

两个条件就将赤阳参的培育难度拉满,大量的灵力需求只有一阶极品以上的灵田可以满足;足量的日华之力供养更是难上加难,长达三个月的生长期,难免会碰到阴雨连绵的时节,那时候对于赤阳参的培育就是灾难的开始。

如果没有汲取到足够的日华之力,一两天的功夫植株便会逐渐枯萎,三五天的时间里赤阳参的参体便会腐烂。

这般严苛的生长条件,将培育门槛抬至令人咋舌的高度。二阶灵植师不屑于耗费精力在此,他们更倾向于培育能带来更高收益的二阶灵植。

然而比培育难度更棘手的,是资源壁垒。一阶极品灵田堪称修行界的稀缺瑰宝,其蕴含的灵气浓度与地脉活性远超普通灵田。

这类高品质灵田极少在坊市挂牌租赁,大多掌握在世家大族、高阶修士手中,作为代代相传的修行根基。普通一阶灵植师连进入灵田核心区域的资格都没有,更遑论承租种植。

在资源垄断与培育困境的双重枷锁下,赤阳参的存量愈发稀少,在坊市中可谓是有价无市。

如今,它的身价更是一路飙升,每一株的收购价已高达 40 下品灵石与 5 点贡献值,较同阶灵植溢价整整一倍,如同高悬在一阶灵植师眼前的璀璨明珠,引得无数人心痒难耐,却又因实力不足与资源匮乏而只能望洋兴叹。

北明的灵识如游丝般缠绕在赤阳参的任务细则上,暗自揣摩,这赤阳参的培育对于自己来说也很有难度,即便有天赋加持,强行挑战也极有可能血本无归。

虽然报酬丰富,但是综合考量之下,收益和风险并不匹配。北明原本打算放弃,可是看到下面一个任务的时候,事情又迎来了转机。

北明的目光顺着光屏下移,日月莲几个鎏金大字映入眼帘。不同于赤阳参的炽烈霸道,这株一阶极品灵植的说明文字旁,浮动着阴阳交织的光晕。

日月莲堪称灵植界的 “阴阳调和师”,其独特的辅助效用令无数灵植师趋之若鹜。

这种一阶极品灵植宛如悬在田垄间的精密法器,一旦培育成功,便能成为管理灵田的得力助手。但想要将它从幼苗养成可堪大用的形态,其间艰辛远超想象。

在成长的每个阶段,日月莲会迎来一次决定命运的蜕变,三条截然不同的进化路线如同分岔的迷宫,等待着灵植师与灵植共同抉择。

若吸收日华之力占主导,它便会蜕变为映日莲,通体绽放金芒,宛如一轮小太阳。

这些莲花状灵植不仅能将游离在空气中的太阳精华尽数汇聚,更能随着品阶提升扩大笼罩范围。

数株映日莲彼此呼应,便能在灵田中构建起精密的日光调控网络,让需要充足光照的灵植得以茁壮成长。

与之相对的映月莲则泛着清冷银辉,专注于吸纳月华之力。

每当夜幕降临,映月莲便会舒展花瓣,将洒落的月光凝成丝丝缕缕的灵力,均匀地输送给喜阴的灵植。

而维持在阴阳平衡状态的日月莲本体最为玄妙,它能同时感知日精月华的流转,在昼夜交替间自主调和两种灵力,为整片灵田营造出最适宜生长的环境。

然而,这条 “中庸之道” 充满了变数。其效用引得无数灵植师趋之若鹜,可培育它却如同在迷雾中寻路,至今都没有稳定的培育方法。

灵植典籍中关于日月莲的记载少之又少,仅有的几页内容也多是描述其功效与蜕变形态,培育过程却语焉不详。

无数灵植师耗尽心血,尝试过各种方法,从改变灵田土质到调整灵力配比,从特殊药剂浸泡到阵法辅助培育,可成功案例依旧寥寥无几。

每次日月莲进入成长阶段的蜕变期,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豪赌。

有的灵植师按照古籍中只言片语的提示,精心调配培育环境,却在蜕变的关键时刻功亏一篑;有的试图用经验类推,结果却适得其反。那些失败的灵植化作一地残骸,无声诉说着培育的艰难。

没有固定规律可循,没有前人经验可鉴,每一次尝试都充满未知与风险,这也让日月莲的培育成为灵植界公认的难题,如同高悬在灵植师们头顶、看似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的璀璨星辰。

正因如此,能成功培育至成熟期的日月莲寥寥无几,在坊市中往往有价无市,堪称灵田管理的终极秘宝。

指尖悬在日月莲任务契约上方,北明的唇角却扬起旁人难以察觉的弧度。

识海深处泛起涟漪,建木天赋如远古巨树的根系,深深扎入意识最深处,暗青色的灵力脉络顺着经脉蔓延,在灵台处勾勒出神秘莫测的纹路,编织出一张细密的能量网,将他的意识瞬间包裹其中。

这并非普通的灵识外放,而是建木天赋独有的「灵植共情」—— 当他的意识如潮水般渗入灵植的微观世界,时间与空间的概念都会随之扭曲。

当其他灵植师还在依靠经验与猜测摸索时,他早已能将意识沉入灵植微观世界。

在那片混沌的意识领域中,他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化身为灵植本身。

能感知到最细微的灵力震颤,如同感受自己的呼吸;能捕捉到细胞分裂时迸发的微光,仿佛目睹体内血脉的流动。

每一道根系的生长方向、每一片叶片的舒展弧度,都与他的意识产生共鸣,那些在旁人眼中神秘莫测的生长规律,在他这里却如同掌纹般清晰可辨。

过往的经历早已证明,这份天赋的可怕之处远超想象。当意识与灵植深度交融,他甚至能 “听见” 那些模糊的意识呢喃,“触摸” 到灵植对环境的本能渴望。

“没有稳定方法?那便无需方法。” 北明轻声呢喃,灵力顺着指尖渗入光屏。

那些困扰无数前辈的难题,在他这里却成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仅凭这份直抵生命本源的感知,他便能精准判断灵植最真实的需求,甚至主动与灵植意识对话,只需补足生长过程中缺失的各种能量,便能引导其朝着理想的方向蜕变。

想到此处,北明的唇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识海中的建木根系愈发活跃,暗青色的光芒在瞳孔中流转,仿佛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踏入那片未知的灵植世界。

没有稳定的培育方法又如何?当他的意识能与灵植合而为一,所谓的培育难题,不过是等待被破解的生命密码罢了。

同时一道道灵光划过,识海深处,映日莲金芒流转的虚影如利剑破空,与赤阳参吞吐日华的苛刻要求轰然相撞。

刹那间,思维的桎梏寸寸崩裂,原本横亘在培育之路上的天堑,竟在两种灵植特性的交织中,显露出一线熹微的破局曙光。

北明的灵识如精密的罗盘疯狂转动,推演着映日莲构建的日光网络与赤阳参所需日华之力重叠的可能。

那些曾让他也觉得束手无策的培育条件,此刻竟化作环环相扣的齿轮,在想象的工坊里开始咬合转动。

日月莲的阴阳调和之力,与赤阳参对纯阳灵力的极致渴求,在此刻生出了奇妙的共生契机,宛如两条本不相干的溪流,在某一节点骤然汇聚成奔涌江河。

“赤阳参虽难,但若借日月莲之力,失败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北明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与笃定。

他的瞳孔燃起两簇跳动的火苗,映照着光屏上翻涌的任务细则,仿佛那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即将破土而出的灵植幼苗。

日月莲与赤阳参,一个是辅助灵田的调和师,一个是生长条件苛刻的霸道灵植,看似毫无关联的两者,却在他的推演中产生了扭转乾坤的羁绊。

这羁绊如同一把命运馈赠的秘钥,缓缓插入锁孔。随着思维的齿轮不断转动,通往灵植巅峰的大门正吱呀作响,渐次开启,展露出一片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等待着他去探索、去征服。

念头既定,北明指尖如蝶翼翩跹,将赤阳参与日月莲的任务说明尽数刻录进玉简。这两种灵植虽价值连城,却仍未填满他心中那幅灵田蓝图。

目光在悬赏榜单上逡巡片刻,他发现了另一种极品灵植 —— 寒魄芝泛着幽蓝冷光的条目跃入眼帘。

此灵植需生长于极寒之地,正可与至阳的赤阳参形成阴阳制衡,恰似为小院量身定制的阴阳两极,一阳一阴,一热一寒,看似水火不容,却暗含相生之道。

当赤阳参的炽热与寒魄芝的冷冽在灵田中碰撞,两股极端的力量必将激荡出完美的平衡,如同太极图中黑白交融的鱼眼,在对立中孕育出全新的生机。

北明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令牌,心中已然勾勒出灵田的布局 —— 赤阳参扎根东方朝阳之处,寒魄芝则种于西方背阴之地,二者遥相呼应,恰似天地初开时的阴阳初判,为整座小院奠定最稳固的根基。

紧接着,聚灵草与清灵花的介绍也被他纳入考量。

前者根系如蛛网,能将游离灵气凝作实质,如同在灵田中布下无数隐形的聚灵阵;后者绽放时香气沁脾,可过滤灵气中的杂质,让每一缕灵力都澄澈如雪山融水。

当寒魄芝的冷冽调和赤阳参的炽热,聚灵草提升灵力浓度,清灵花净化灵气品质,一个自给自足的修行秘境便在他脑海中初具雏形。

“五行调和,阴阳共济。” 北明低喃着将最后三条任务收入囊中,令牌表面泛起的微光映得他眸中战意翻涌。

这五株灵植看似零散,实则暗合天地运转之妙,待培育成功,小院不仅能满足灵植生长,更将成为他突破修为的绝佳道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