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晋阳。
晋阳城四周人潮涌动,百姓们欢声笑语。
理世民端坐龙椅,目光扫视下方。
此时,城外空旷之地集结了众多士兵。
“父皇,援军何时能到?”
理泰急切问道。
理世民微笑回应:“很快,他们就来了。”
“真的?”
理泰面露喜色。
“当然。”
“太好了!我们有救了!”
理泰放声大笑。
“父皇,儿臣有一事不明。”
理泰突然说道。
“说吧。”
理世民语气平淡。
“父皇准备如何让理城玄与林素琴解除婚约?他们可是您的亲兄弟,您怎能如此对待他们的婚事?”
理世民听后嘴角微扬,似有深意,“你觉得呢?”
理泰瞬间明白,说道:“父皇的意思是,理城玄不愿接受这门婚事?”
“没错。”
理世民点头,“若他胆敢违抗,便是抗旨,届时朕定会严惩不贷,取其项上人头!”
理泰听后立刻附和:“父皇英明!”
“好了,时不我待,该上朝了!”
理世民起身离开。
理泰紧跟其后。
……
理城玄仍在勤练武艺,这套名为《龙虎八卦》的秘籍是他所习之术。
此秘籍由其师理靖所创,为当年游历四方时偶然所得。
书中招式威力非凡,理城玄初学便已悟其精髓,故修行顺畅。
然而,《龙虎八卦》的难点在于变化与攻伐之道。
此刻,他忽觉体内似有异力流转,心中微惊。
咦?
理城玄怔住,体内怎会出现这般气流?莫非这部秘籍与自身真气相融?
疑惑顿生,他细察体内异力,却发现并非纯正真气,更掺杂着莫名力量。
试探性地调动真气冲击,却发觉那力量坚韧无比,难以撼动分毫。
同时,他意识到这力量似从脑海深处溢出。
理城玄脑中存有一石碑影像,碑文记载着龙凤双煞之秘。
而这神秘气流,恰是源自体内龙凤之力。
龙凤双煞?难道这就是真气?
他惊喜交加。
……
理城玄再次尝试运功,却仍被阻。
他明白,若想突破须先贯通任督二脉,否则恐会走火入魔。
唯有将《龙虎八卦》完全参透方能解决。
他暗忖:这套秘籍太过奇异,难以施展,不知师父是如何登峰造极的?
但理城玄并未退缩,依旧专注修行。
时间悄然流逝,几天悄然而过。
理城玄仍在专注修炼《龙虎八卦》。
他察觉到体内力量似乎愈发微弱,但依然坚持不辍。
显然,这部功法确实深奥无比,不仅需要熟记真气运行路线与修炼节奏,还需不断冲击其束缚。
理城玄隐约有所领悟,便愈加刻苦修行。
与此同时,理城恩却坐不住了。
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被困于府邸,无人陪伴解闷。
尽管身为王爷,但在偌大的王府里,除了父亲理靖外,无人在意他的存在,他也只能自寻安慰。
今日,理靖难得有空前来探望他。
“这几日在府中可还好?”
理靖笑着问道。
理城恩忙答道:“托父皇洪福,儿臣过得很好。”
理靖点头道:“我特意过来瞧瞧你。”
“你的伤势恢复得如何?”
理靖关切地问。
他对这个儿子还算满意。
理城恩虽有些玩乐习性,但为人忠诚老实,未曾做过对朝廷不利之事,因此理靖平时对他颇为宽容,让他做个贤散王爷也无妨。
听闻父亲询问伤势,理城恩急忙回道:“儿臣已痊愈大半。”
理靖点头表示认可,随后又说:“我听说你最近常与一名叫周青云的人来往,甚至了解了他的家世?”
理城恩神色微滞,略显尴尬地回答:“只是与他有些交情罢了。”
理靖见状,意识到自己的猜测可能有误。
但他并未点破,只笑道:“既如此,随缘便是。”
理靖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打量着理城恩片刻后,忽然问道:“这几日可有什么烦心事?”
理城恩闻言,面露惊异之色,凝视着父亲,颤声问道:“父皇,莫非您已得知消息?”
理靖颔首,语气淡然却透着威严:“你的事闹得满城风雨,朕岂能不知?”
他轻叹一声:“唉,你这弟弟行事实在荒唐,竟敢勾结西域名族谋反!朕不知该如何处置他。”
……
理靖言毕,眸中闪过一丝寒芒。
理城恩见状,知父亲对理城浩已有杀意,忙上前劝阻:“父皇,此事不可归咎于理城浩,他实则受人蒙骗!虽他确有诸多过错,但亦已自食恶果。
父皇万不可再追究。”
理靖冷哼:“朕自知此事不该责怪他,但他所为实在大逆不道,令朕痛心!”
“让他在家闭门思过便是,既犯过错,便须担责,朕绝不纵容!”
理靖语气坚决。
理城恩见父皇对胞弟如此决绝,心中忐忑。
沉思片刻,他说道:“若理城浩执意不改,何不以儆效尤?”
理靖摇头:“朕并非未虑及此,但若杀了他,恐理家将无人统领。
届时,理家必陷危机!朕不过一时气愤罢了。”
理靖虽疼爱理城浩,但身为祖辈,更需顾全大局。
“罢了,此事暂作罢论。”
理靖转身离去前嘱咐,“理城浩留在家中反省,你也早些歇息。”
目送父亲远去,理城恩眼中掠过一道幽暗光芒。
理城恩独自嘀咕着:“理城浩,你就待在家里吧,我会让你尝尝孤独与痛苦的。”
离开理城恩的房间后,理靖直接前往皇宫刑部大牢。
刑部大牢为京城四大监狱之一。
理城玄在此处理案件,正审问一名刺客。
刺客是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始终低头抱拳道:“理公公,我愿招供,是王府中某位主管指使我潜伏,等王府中特定之人到后,将消息告知。”
理城玄皱眉追问:“哪个主管?”
刺客低声指向自己,“是他!”
理城玄瞳孔微缩,寒意涌上心头。
他想起理城浩曾提醒他与周青云结交的事,难道此事与理城浩有关?心中怒火骤升。
冷冷瞥了刺客一眼,他说道:“不必再辩解,我会查明真相,届时一切自有分晓。”
刺客急切地求饶:“理公公,我受命行事,请饶我一命,莫送我入天牢!”
第听完后,理城玄愈发疑惑。
看来事情远非表面那么简单。
“暂且留你一条命,若再犯法,休怪我不讲情面。”
说完,理城玄转身离去。
他走到刑部门口,看见一辆马车停在路边,登上马车对车夫道:“去皇宫。”
车夫点头驱车前行。
途中,理城玄回忆刺客之言,嘴角泛起冷笑。
理城玄已清楚,刺客是理城浩指使,他也明白理城浩为何要对付自己的弟弟。
此事他绝不会轻易罢休,定会深入调查幕后真相。
与此同时,理城玄必须警惕王承恩的动向。
尽管他对理城浩有所不满,却不愿见侄儿走上歧途。
若理城浩无法回头,他将废除其地位,令其在家休养。
得知理城浩被逐出理家后,理城玄心头重负稍解,但仍不解其行为动机。
……
理城恩同样困惑,暗自思忖理城浩此举何意。
他怀疑理城浩是否发现了自己与周青云的秘密,或者察觉了他的野心,这才主动辞职。
理城恩越想越确信如此。
他不愿成为昏君,也不想登基,因此认为若理城浩知晓秘密,必定会对理城轩下手。
想到此,他立刻派遣侍卫前往刑部打探消息。
他想知道理城浩掌握了哪些证据,又从何得知。
同时,他亲自找理城浩谈话,企图套取有用信息。
然而,理城浩坚决闭口不提关于周青云和王承恩的任何细节,还决意断绝兄弟关系,这让理城恩满心愤懑。
理城玄离开后,理城恩返回府邸,开始策划如何揭露周青云和王承恩的丑行。
理城恩特别叮嘱几位亲信,若察觉到周青云与王承恩的秘密,务必捉住他们交由自己处理。
理城恩心意已决,决心揭穿二人不正当关系,让理城玄对他们彻底失望。
他嘴角扬起一抹阴险笑意。
***
理城轩苏醒后服下药丸,伤势虽重却侥幸保命。
他醒来便急切打听周青云的状况。
得知周青云的经历,理城轩感叹世事奇妙,怎料世间竟有这般怪人,而自己竟有幸遇见。
他不由钦佩周青云年轻便有如此实力与谋略。
他愈发好奇周青云,决心将其招至麾下,坚信儿子必能打动对方。
……
归途中,王承恩对周青云坦言计划失败,疑理城玄已知内情。
周青云惊问是否确凿,王承恩点头叹息:“看来理城玄果然厉害,竟能察觉,但这也好,正好验证我们的计划。”
他内心充满期待,认定此事绝非简单。
他的内心同样迫切想知道,理城玄究竟知晓了多少秘密。
他渴望亲自聆听理城玄亲口道出真相,情绪激动得几乎按捺不住,一心只想立刻找到理城玄。
绝不能拖延,我必须马上去找理城玄,把所有谜团解开!我不信他会背叛我们!王承恩暗自下定决心。
……
回到京城后,理城恩并未直接找理城玄,而是先回了一趟家族,将此事告知理城圣。
得知消息的瞬间,理城圣怒不可遏,将案头杯盏砸得四分五裂。
怎么可能!理城圣暴跳如雷质问,不是说那两人的消息已被封锁了吗?为何会泄露给理城玄?
他对属下一向信任有加,这些人始终忠心追随,从不敢违背命令。
然而此刻,众人皆惊愕失色,面色惨白,齐齐跪地请罪。
错不在你们,立即着手彻查泄密之人!理城圣冷冷道。
是!众人应声答道。
……
理城圣深深吸了口气,明白事已至此,只能尽力遮掩真相。
理城轩亦知父亲性格,若无合理解释,自己恐难逃责罚,索性坦白了所见所闻。
公子,此事您务必严惩,以免我族颜面再受损害!理城轩恳切请求。
放心,我定让此二人不得好死!理城圣咬牙切齿发誓。
……
此时,理城玄正欲入宫,他打算向理城圣禀报此事,并请示后续对策。
理城轩挡在他面前,说道:“三哥此刻不宜入宫,父王正怒火中烧,怕是要处决这二人。
贸然前往,无异于自寻死路。
况且,这两人的身份极为敏感,不如暂避锋芒。”
理城玄迟疑片刻,虽满心愤恨,却也深知这两个刺客身份非凡。
尤其是理城圣乃其父,若因一时冲动惹怒他,后果不堪设想。
“罢了,此事暂且搁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