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为了抗美援朝抛妻弃子 > 第129章 天险?

为了抗美援朝抛妻弃子 第129章 天险?

作者:文刀大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1 19:25:48 来源:小说旗

排掉这片水域中的水雷,王海生和小山东松了一口气,他俩迅速游到对岸,正准备上岸,不远处的山林中却传来手电筒的光柱。

糟了,有人来了!

这个地区,属于越南的柑塘地区,它与中国云南省的河口县相邻。

侦察排选择的黑鸦滩,山高林密,人迹罕至。此时正是午夜,到这一带活动的,不可能是越南普通老百姓。

来之前,侦察排派战士到老百姓之中去了解过,黑鸦滩对面,没有敌人活动的痕迹。

可是,此时为啥有人来了呢?是敌人的巡逻队,还是侦察排的行动被敌人发现了?

王海生和小山东弄不清楚情况,此时上岸,难免留下痕迹,被敌人发现。他俩对视了一眼,王海生低声说道:“藏到水里。”

小山东点点头,折了一根芦苇,衔在嘴里,躲到了一丛芦苇下的水面下去了。这样,即使敌人用手电筒探照水面,也不可能发现他的。

王海生也折了一根芦苇,躲在距离小山东几十米外的一个芦苇丛下面,却并不急于潜到水下,而是静静的观察。

他悄悄把五六式冲锋枪从背上取下来,打开保险,做好了射击的准备。

如果,敌人发现了侦察排的行动,沿河搜索,极有可能会向水里射击,那么,即使他们躲在水下,也极有可能受伤或牺牲。

如果那样,他就先冲着敌人开火。以五六式冲锋枪那强大的火力,突然发动攻击,绝对够敌人喝一壶的。

河这边的周卫国也早就发现了那支手电筒的光柱,为了掩护王海生和小山东,他命令队伍里的两名携带狙击步枪的神枪手,瞄准对岸那些拿手电筒的人,发现不对,首先狙杀他们。

除了两支狙击步枪,其余战士携带的都是五六式冲锋枪,这种步枪,实际上就是突击步枪,具有火力猛、可靠性高的优点。采用7.62x39毫米子弹,有效射程400米,在近距离战斗中能提供强大的压制火力,可单发也可连发,适合侦察部队在遭遇敌人时快速应对。

红河的这个地段,河宽不过百米,如果真的爆发战斗,这三十三支冲锋枪一起开火,即使敌人有一个排,绝对也要被压制住。

手电筒的光越来越近,王海生甚至听清楚了敌人的脚步声。

这应该是一支巡逻队,人数大概十一二个,他们走出树林,沿着河岸查看,手电筒的光在水面和岸边来回扫射。王海生紧紧握着枪,手指搭在扳机上,心脏随着脚步声的临近而加速跳动。周卫国那边的狙击手也全神贯注,目光透过瞄准镜锁定了目标。

幸好,刚才排雷时,王海生和小山东并没有破坏浮标,这些越军的巡逻队员在几十米外的岸上,根本看不出异样。

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吓了巡逻队一跳,他们朝着野兔逃跑的方向胡乱开了几枪。这意外的小插曲让紧张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巡逻队没有再继续靠近河边,而是朝着山林深处追去。

周卫国松了口气,示意大家继续保持警惕。过了好一会儿,确定巡逻队不会再回来后,王海生和小山东才从水里爬上岸。用信号灯给侦察排发出可以渡河的信号,然后就各自找了一个位置潜伏警戒。

接到信号,周卫国命令道:“一班渡河,二班三班警戒!”

一班班长陈百泉立刻从背包里取出气阀艇,快速充上气,一班的战士们把装备衣物等放在气阀艇里,推着气阀艇,泅渡过河。

十分钟后,他们发出成功登岸的信号,周卫国立即带领二班三班的战士渡河。

待所有战士都上了岸,携带好装备,周卫国带领侦察排,迅速进入山林,隐藏行踪!

能在敌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渡过红河,到达柑塘地区,周卫国不由松了一口气。

这一次,他们的任务是弄清楚敌人的兵力部署,在军事地图上做好标记,以便军部师部的大口径火炮有的放矢,所以,他们需要神不知鬼不觉地潜伏到敌后去,能不战斗就不战斗!

可是,我方军队最近调动频繁,大量部队在边境地区集结,不知道敌人是否有所察觉,是否会在边境线上布置大量的巡逻队和潜伏哨?

周卫国不敢大意,他命令王海生带着小山东和大刘作为前锋,在前面开路,一班长陈百泉带领一班在后面断后,他自己则带领其余战士居中策应。

三支队伍之间,相距大约五百米,用简易对讲机联系,便于有情况时相互策应。

王海生三人小心翼翼地在山林中前进,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陆离。突然,王海生听到一丝细微的动静,他立刻示意身后两人停下,警惕地观察四周。原来是一只野鸡被他们惊动,扑腾着翅膀飞了起来。虚惊一场后,他们继续前行。

然而,没走多远,小山东不小心踩断了一根树枝,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山林中格外突兀。几乎同时,前方传来一阵低沉的越南语交谈声,有敌人!王海生迅速打手势让大家隐蔽。透过灌木丛,他们看到一群越南士兵正朝着他们的方向走来,人数大概有十二个,刚好一个班。

情况危急,王海生当机立断,示意小山东和大刘准备战斗。

三人迅速找好掩体隐藏起来,呈品字形散开。

王海生用手指轻叩对讲机,给连长周卫国发送了遇到敌人的信号。

听到对讲机里传来的三声嘟嘟嘟的信号,周卫国低声命令道:“遇上敌人了,准备战斗!”

战士们立即散开,借助草木土石的掩护,向前方快速奔去,准备支援王海生他们,一场遭遇战一触即发。

说实在的,越军进行了数十年的抗法、抗美战争,他们的士兵,警觉性很高,个人战斗能力不弱。那支越军的巡逻队,本来还在相互谈笑,可有个家伙不知道是出于直觉还是嗅到了空气中不一样的味道,居然冲着一个灌木丛开火。

那个灌木丛,恰好是王海生的藏身之所。一梭子子弹从他头顶嗖嗖飞过,打下来的枯枝败叶甚至都飞溅到他的头脸上来了。他以为敌人发现了他,正要搂火,却见那些越军并没有继续射击,而是叽里咕噜地交谈起来,开枪的那个士兵,还在挠后脑勺,看起来颇为懊恼。

王海生估计,其他敌人可能在责备那个家伙胡乱开枪,导致那个家伙懊恼不已。

看来,敌人并没有发现自己,王海生便没有开枪。他知道,此次的任务是侦察,而不是消灭敌人。

周卫国带着二十多个侦察兵赶上来了,除了几声**沙冲锋枪声之外,他们并没有听见五六式冲锋枪的枪声,估计王海生他们并没有和敌人交火,便挥手让战士们隐蔽。

战士们刚刚分散隐蔽好,周卫国却看见敌人的这支巡逻队,好死不死地朝他们这边走来了。

这么多的战士,要完全避开这些久经战场磨练的越南兵,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周卫国当机立断,抽出腰间的67式微声手枪,冲着其中一个敌人就开火。

这次出来执行任务,侦察排的战士们,不但配备了火力凶猛的五六式冲锋枪,便于与大量敌人遭遇时打突击战,每人还配备了一把67式微声手枪。

这种微声手枪,射击时声音较小,能够有效隐蔽行动,适合侦察兵在执行秘密渗透、捕俘等任务时使用,避免过早暴露自己的位置。

此外,部分战士甚至还配备了弓弩,它发射时无声无光,不会产生火药燃烧的痕迹,可用于近距离悄无声息地消灭敌人的哨兵等目标,避免发出声响引来敌人。

当下,侦察兵们或用微声手枪射击,或用弓弩射击,二十多个侦察兵收拾敌人的十多个巡逻队员,当然是毫不费力,还没让敌人反应过来,就全部把他们收拾掉了。

这里有巡逻队,说明不远处肯定有敌营。周卫国命令侦察排迅速打扫战场,把这十多具敌人的尸体隐藏起来,然后向着巡逻队过来的方向前进。

没走多久,前方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片营帐的轮廓,看来敌营就在眼前。

周卫国让战士们停下来,他端起望远镜,观察起来。

借着微弱的月光,他们看到,这个敌营不小,估计不会少于一个连队。

军营的戒备倒是不太森严,只有几个哨兵在来回巡逻。

估计,这是越军布置在这一带,防守红河沿岸的一支部队吧!

周卫国欣慰地掏出军用地图,标出这个军营的位置。准备让师部的炮兵部队来收拾他们。

突然,一阵犬吠声传来,一只军犬冲着他们这边狂吠,估计是嗅到了异常。

敌营里瞬间有了动静,十几个士兵带着军犬,朝着侦察排的方向赶来。

周卫国当机立断,对狙击手唐武和谭孝林挥了挥手,二人会意,举起狙击枪,只听“砰、砰”两声,领头的士兵额头中弹,应声倒地,那只军犬眼睛和鼻子之间的三角地带,被子弹打得粉碎,也倒在地上,一动不动了。

枪声一响,敌营里顿时乱作一团,不一会,无数的子弹向着这边射来,数名士兵在向这边奔来,不过,因为害怕冷枪,他们用战术动作跃进,速度有限。

周卫国可不会和他们纠缠,他抓住时机,指挥侦察排的战士们迅速往山林里撤退。

不知道什么原因,越军并没有对他们穷追猛打,追了一会儿,就收兵回去了!

或许,在越军看来,这不过是一个中国的小股部队,不足为患!

周卫国知道,他们师要进入越南境内,攻占越军严密防守的柑塘地区,首先需要渡过红河天险。

柑塘市位于中国云南省河口县对面,中越两国以红河为界(在中国境内称为元江)。红河的宽度从最窄的80米到最宽的200米不等,平均水深约3米。由于水流速度快,河底布满乱石和暗礁,大部队根本无法徒步涉水过河,必须借助浮桥。

舟桥部队要架设浮桥,就必须把红河沿岸的敌军消灭掉,否则,他们架桥时,必然遭到这些敌军的疯狂进攻,蒙受巨大损失。

大军一旦渡过红河进入越南境内,柑塘市周边地形复杂,山势陡峭,道路崎岖,植被茂盛,坦克和车辆若离开公路,几乎无法通行,所以,消灭或者沉重打击公路沿线的敌军,对这次战役能否取得巨大胜利,关系重大。

师部既然派他带领侦察排过来侦察,他首先应该把红河沿岸的敌人布防情况摸清楚。

这里已经发现了一个连队的敌军,周卫国已经在地图上标出了它的位置,那么,这个连队,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他带着侦察排,继续沿红河前进。

红河奔腾不息,沿岸的地理环境堪称险绝。

从高处俯瞰,红河如一条蜿蜒的赤练蛇,在狭窄深邃的河谷中汹涌前行。两岸的悬崖峭壁仿佛被巨斧劈开,垂直耸立,高达数百米。崖壁上怪石嶙峋,犬牙交错,有的如猛兽张牙舞爪,有的似巨人俯瞰大地,仿佛随时都会崩塌坠落。

脚下的土地崎岖不平,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块和裂缝。道路狭窄而险峻,一侧是陡峭的悬崖,一侧是湍急的河流,稍有不慎便会坠入深渊。河水奔腾咆哮,浪涛汹涌,激起层层白沫,漩涡一个接着一个,仿佛隐藏着无数的危险。

河谷中时常弥漫着浓重的雾气,使得视野变得极为模糊。在雾气的笼罩下,悬崖和河流更增添了几分神秘和恐怖的色彩。偶尔还能听到从山谷中传来的野兽的咆哮声和山风的呼啸声,让人不禁毛骨悚然。

红河沿岸的险绝地理环境,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壮丽,又让人对它的威力心生敬畏。这里是勇敢者的挑战之地,也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侦察排的战士,都是三年以上的老兵,虽然实战经验不足,可平时的训练成绩,一个个都是全军的佼佼者,他们在这些悬崖深谷之间跋涉,倒也并不困难。

有着这样的天险,越军可能觉得中国人民解放军根本无法突破他们的防线,以至于在红河沿岸四十八公里的防守线上,他们安排的总兵力最多一个加强营。

侦察排除了开始发现的那个敌人的军营较大,兵力应该达到了一个连队之外,其他地方发现的越军,几乎都是以排或者班为单位。

虽然,这些敌人修建阵地的地方,不是交通要道就是利于渡江的河滩,几乎都是十分关键的位置,但是,这些敌军,似乎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发动攻击、开展自卫还击战、惩戒他们这群忘恩负义的白眼狼的行动一无所察,防备十分松懈,许多阵地上,编制明显不齐,估计有不少士兵在休假,即使留守的部队中,除了少数站岗放哨的士兵还保持着基本的警惕性之外,多数士兵都处于放松状态,有的越军官兵,甚至在阵地上饮酒作乐!

两天两夜之后,侦察排把情况完全侦察清楚了,周卫国命令通讯员小魏发报,把情况汇报给师部。

然后,他命令侦察排,又准备向河口通往坝洒的公路进发。

正要出发,小魏突然喊道:“连长,营部呼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