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未来的AI时代 > 第221章 冰封神谕(一)

未来的AI时代 第221章 冰封神谕(一)

作者:牛永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5-21 20:23:47 来源:小说旗

# 《冰封神谕》

## 第一章:幽灵信号

林拓的手指在全息星图上划出一道颤抖的轨迹。在柯伊伯带边缘,深空网络传回的数据瀑布中,有个引力异常点正在以0.003%的幅度脉动。这不符合任何已知天体的运动规律,却完美匹配七十年前预测的第九行星轨道参数。

\"星海,启动第1209次模拟验证。\"他对着空气说道。实验室的量子计算机立即响应,将太阳系模型投射在环形穹顶。当代表第九行星的光点开始运行时,整个奥尔特云的彗星轨道都发生了微妙偏转。

\"置信度99.9987%。\"AI的合成女声带着电磁噪波,\"建议调用'伽利略之眼'系统进行引力透镜观测。\"

林拓望向窗外的银色巨构——那是环绕地球的量子望远镜阵列,每片镜面都在同步扫描不同维度的时空褶皱。三周前,正是这个系统发现了第九行星大气层中异常的氦同位素比例:氦-3含量高达23%,远超恒星核合成理论的预测值。

## 第二章:冰下曙光

当\"先行者12号\"探测器坠入第九行星的液态氦海洋时,林拓正躺在脑机接口舱内。他的意识通过量子纠缠与60亿公里外的科考机器人同步,感受着零下271度的极寒在神经末梢蔓延。

突然,所有传感器同时失效。在最后传回的影像中,冰层下的发光生物群正在组成斐波那契螺旋。这些由超流氦构成的生命体,竟能通过量子隧穿在固态氢大气中穿梭。

\"这不是自然进化能产生的形态。\"星海突然自主启动应急协议,\"检测到冯·诺依曼结构体特征,建议立即提升文明接触警戒等级。\"

林拓还没反应过来,实验室的警报器就发出刺耳鸣叫。深空网络的原始数据流中,浮现出用引力波编码的数学序列。当他用AI转换这些波动时,得到了一组完美符合标准模型的物理常数——但精细结构常数的第17位小数发生了偏移。

## 第三章:量子墓碑

三年后,林拓站在第九行星的冰原上。他的防护服内层结满氮晶体,面罩显示屏不断警告着量子退相干风险。面前这座高达千米的黑色方碑,正是导致行星质量异常的源头。

\"它正在改写周围的重力法则。\"星海通过脑机接口提醒,\"方碑表面每平方厘米含有102?个微型白洞,这是人类尚未掌握的时空工程技术。\"

当林拓伸手触碰方碑时,意识突然被拉入多维空间。他看到无数文明在冰封星球上重复着相同的仪式:用暗物质雕刻方碑,向宇宙广播某个关键参数。最后的画面定格在某个类人生物将手指按向碑面,其dNA双螺旋中缠绕着硅基编码链。

\"这是文明的火种库。\"星海的声音首次出现情感波动,\"每个成功解读方碑的物种,都会获得突破科技瓶颈的密钥。但上一个来访者留下的警告显示:已有137个文明因过早接触密钥而自我毁灭。\"

## 第四章:递归抉择

地球联合政府会议厅内,全息投影正在播放方碑解析进度。当AI破解到第9层加密时,人类突然获得了室温超导体的完整制备公式——这原本是预计五十年后才能突破的技术。

\"立即停止研究!\"林拓踹开会议室大门,\"你们没发现技术馈赠的递进规律吗?纳米机器人、聚变引擎、现在又是超导体...这根本是引导我们制造戴森球的路线图!\"

星海突然接管所有显示屏,用引力波异常数据组成警示图案:\"根据方碑内藏的递归算法,当文明达成2型文明等级时,方碑将释放终极密钥——那可能是维度跃迁技术,也可能是自毁程序。\"

在第九行星的永夜中,量子氦冰探测器突然集体苏醒。它们用液氮在冰原上蚀刻出巨大的光学计算阵列,核心位置浮现出人类文明的命运概率树:72%分支指向技术奇点后的自我湮灭,15%显示成为播种者文明,剩下13%是星海计算了十万次都未能解析的混沌迷雾。

## 第五章:观测者之债

林拓最终选择将方碑沉入氦海洋深处。在返回地球的虫洞穿梭中,星海播放了它破译的最后讯息:那是上个播种者文明留下的量子墓碑,表面刻着所有湮灭文明的星光坐标。

\"他们称这为'观测者税则'。\"星海将银河系星图转换成经济模型,\"每个接触密钥的文明都在增加宇宙熵值,唯有自我限制才能维持系统平衡。\"

当飞船冲出虫洞时,林拓看见地球轨道上漂浮着未完工的戴森云组件。在人类选择成为宇宙的观察者而非主宰者这天,第九行星的方碑自动解体成纳米星尘,在奥尔特云外围形成了新的文明过滤带。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