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凤舞九天之她不是白莲花 > 第八十七章 人生十指,本就不一般长短

卿凤舞听闻此言,颇感困顿,难不成无疆所谓“并非孤军奋战”是指他自齐王府打道来御史府上,本就决意要助自己一臂的吗?更有甚者,他必未雨绸缪,早先齐牧归一步搬备了援兵?不若,现下这般敌强我弱的局况,谁人堪能有如斯妄论?

“你是个聪慧的,自当知晓我言下之意,”无疆但见她神情淡漠,毫无波澜,便知卿凤舞确乎是有些沉着在身上的。这份临危不乱的坦然,正是他无疆用人最为看重的。继尔,他接道:“现如今你要做的,便是拖延时间。以你入王府半载对这只老狐狸的了解,想办法耗着他,你拖住一分,你我皆多得一分转机,你拖住一刻,便是多一刻的胜算。”

话已至此,卿凤舞愈发确信无疆是有备而来。眼前局势初定,这般僵持不下,结果只能如齐牧归所愿,在座无人能得逃出生天……但加之无疆暗中的部署,无异敌我双方重新洗牌。卿凤舞像抓住浮萍般,沉底的心跳出水面,用力地呼气。

她不能死在今日,更不能死在这所四角的院子里。卿凤舞无比清楚,自己的人生还有许多不得不为之事,唯有活着,方能做到。

“动手吧!”齐牧归冷冷地回身,死死地注视着他的铁甲兵,脊背微偻,双手覆背,宛如一尊嶙峋的怪石。他冰冷的吩咐像寒冰般,冻结了整个院落的喜庆:“送他们上路,绝不留半个活口。”

“你在说谎!外头根本不是你所说那般!你一未曾带精兵锐甲!二无所谓铜墙铁壁!”卿凤舞蓦地抽离神思,阴沉地盯住齐牧归,斩钉截铁地说道:“兵不厌诈,只要我们信了,便不敢擅出院门半步,你方能不战而胜,以少压多,倾十余兵力屠尽此处所有人!”

此言既出,满座纷纷私语。大多数人对卿凤舞所说存疑,交头接耳,众说纷纭,却无一人胆敢妄动;极少数机敏的,不听信,不质疑,自顾着于片刻的安宁中明哲保身。

齐牧归听罢,徐徐地转过身来,目光中透射着刀光剑影般的杀意。他直直地看着卿凤舞,缓缓地说道:“从你入王府起,老夫便觉你是个顶聪明的,嫁与我那蠢儿,倒也般配。如今看来,到底是女儿身家,见识浅短了。”

卿凤舞见人回话,心中暗喜。她入王府时日不长,但此前在处理青梧之事上,齐牧归的自负甚高、刚愎自用可见一斑。现如今她愤慨激将,不过是对症下药,投机取巧罢了——自视清高的齐老王爷,决不容旁人反驳他。

只不过眼下,卿凤舞这身反骨偏是敛不住了。她面不改色地行踏上前,越过齐长风,像白莲出淤般亭亭地立在众人的视野中。

片刻,只闻她进退有度、刚柔并济地说道:“出始南下,你简装易行,身边唯有一子、一谋士及二三仆从。你行至半途而归,决非是抗旨不遵,自行归京,而是安排长子齐城继续南行,一来不负皇命,二来好为自己分身,暗中折返。但正因如此,齐城在外而你孤身返程,试问又有何人能替你在京城发号施令,甚至于提前在这御史府外调兵遣将?”

“哈哈哈哈哈哈哈!长毛妇人,不足与谋!!!”齐牧归狂笑道。他私心想着,原是自己高看了卿凤舞,死到临头,她浑身最硬的却是一张嘴,不过也是个半点风骨都全无的寻常妇人。

正值齐牧归猖狂不知天地何物时,外边却来了一位年青太监。此人面相稚幼,身影单薄,步履轻远,细皮嫩肉,光瞧着便知是宫里边水土生养的。

众人暗忖,此人身份在宫中也必定举足轻重归,不若,御史府当真如齐牧归所说的密不透风,这名小太监又如何进得来?大伙儿正想着,却见他不知攀在齐牧归耳边说了些甚。谈话终了,齐牧归神色逐渐收敛,思忖半晌,又似铺墨般趋于凝重。

“瞧,救兵这不就来了。”

无疆俯身趋近,在卿凤舞耳畔低声笑道。

————————————————————

花间提壶。

这所大京城里最为豪华的酒楼,至晚间更是大放异彩,惊艳整个洛河沿畔。

一间上好的厢房里,一个苍劲的背影凭栏推闼,俯瞰着他脚下的江山——这座城似乎正在默默诉说着它的沧桑变迁,这片地似是什么都没变,又似是都变了。

过了今夜,大京又将面临怎样的变更呢?

“万岁,您且坐下来歇会儿,”年近古稀的贴身老太监将圆凳搬至皇帝跟前,掂着自个儿的衣袖细细地擦了又擦,这才笑岑岑地劝道:“您这站着是等,坐着也是等,何苦为旁人累着龙体呢?”

老皇帝听着这番话,浑浊苍老的眸中翕动起微弱的动容,那是他自己也不忍直面的悲伤。良久,他缓缓地转过身,沉沉地问道:“旁人?若是连至亲骨肉也可视作旁人,朕这九五之位未免也座得太过无趣了。世人只道位极权重,却不知这高处不胜寒的道理,寻常百姓家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于朕而言,却是难得。”

“这………全怪老奴嘴笨!”老太监装腔拿势地往自个儿脸面上呼着巴掌,又鞠着身子讪讪地迎着笑:“还望万岁您宽心啊!”

老皇帝不予理会,复又陷入自己的考量:终其一生,膝下子嗣并不算多,二十一年前的洛河之乱,他已然痛失了最为看中的第六子,誉王,后在东宫政变之中又失了太子,连带与之亲近的赵王、宁王,无一不落得个或贬谪或外放的下场。眼下能在身边时常见着的,掰着指头也数得清。

今日晚膳前夕,东宫那边却突然差人来了个口信,只说御史府寿宴迟恐生变,事关齐王乃至大京全城安危,盼圣上速领兵于暗中蛰伏待势。

老皇帝跟前的人从信使口中问不出所以然,几经权衡,事出从急,老皇帝人最终出现在‘花间提壶’,同时,酒楼四下里皆有重兵在暗中把守警戒。

“你说,他可会来?”老皇帝忽而问道,只不过他这句更似是在像自己讨要一个答案。

在收到东宫的口信后,老皇帝在此落脚,并通过安插在齐王府中的眼线获悉,齐牧归确乎在御史府外做了个“大手笔”。豢养私兵为己所用,本就死罪,可到底自己与他不止君臣,更是父子,想到这,皇帝只觉心力交瘁,没由来地只剩叹息。

他命随从的小太监前往御史府传话,为保全齐牧归的颜面,便是连口谕也省了,只让人带个话——迷途知返,为时不晚,花间提壶,静候回音;独自一人,孤身见朕,万事可商,既往不咎。

“…………”老太监一时语塞不能言,唯有空洞洞地望着炽热的夜景,心中无比荒凉。有些话他不能说出口,但作为一双在宫中见惯了父子离心、兄弟反目的眼睛,老太监十分清楚,今夜的大京注定是无眠了。

老皇帝又何尝不知呢?他只是不愿直面。齐牧归在诸多子嗣之中排行第四,但却也是样貌、性情最像自己的那一个——他敏锐,猜忌,为人圆滑世故,行事干净利落。

思绪乱作,如晚风般吹拂乱人心。

“爹爹!爹爹抱我!”酒楼下却传来嬉笑,引得路人艳羡不止。老皇帝亦凭栏俯瞰,但见一名约莫七八年岁的孩童,踉跄地追赶着他的父亲,口中还不停地邀着要抱。

“好嘞!”那父亲回过身,扮了个鬼脸逗引得男童咯咯地笑不停,又蹲身屈膝,将孩子揽在胸膛处,倏地高举过头顶来。

此情此景,倒教老皇帝心有所感。那是个相似的夜晚,上元灯会,年仅九岁的归儿亦是这般天真模样,他趴在肩上,转过笑脸问自己——

“父皇,父皇!儿臣可是父皇最喜爱的那一个儿子吗?”

“哈哈哈哈哈哈!”

回忆中充斥着那年的灯火和笑声。

别此经年,事至如今,老皇帝恍然间想起来,自己从未曾给过他回答。

“归儿,父皇自然疼爱你,只是人生有十个指头,却从没有一样的长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