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玄幻:万界聊天群,我靠投资封神 > 第169章 鹊巢鸠占

韩跑跑兴致勃勃地说:“这个技能听起来很厉害,你卖给我,我去试试效果如何。”

天残平静地回应:“好主意。

我已经上传了,没想到价值百万积分,确实令人惊叹!”

张太玄冷静分析:“很正常。

这简直是一种神通级别的能力,能直接吸收天地能量供自己使用,确实是个绝妙构思。”

苏小小补充道:“不过也有缺点,它只能即时吸收利用能量,不能储存或炼化。

否则的话,严真早已达到另一个境界。”

张太玄点头表示同意:“没错。

在一个普通的武道世界里,即便存在长生法则,资源总量有限。

按常规方式去炼化这种力量,无异于给拖拉机装了个飞机引擎,勉强运转倒是可以,但强行操作只会导致崩溃。”

苏小小笑道:“还好严真懂得控制,没让自己陷入危险。”

天残感慨:“身为特异功能部的老成员,严真不可能毫无判断力。”

张太玄继续介绍:“这是基于吸收天地能量开发出的新武技,大家可以尝试体验。

即便在缺乏灵气的地方,也能有效提升修炼速度。”

苏小小疑惑:“之前不是已经有类似的功能了吗?这是不是重复设计?”

胡一菲思考片刻:“也许两者关注点不一样?”

张太玄摇头解释:“并非如此,而是原理有所差异。

过去的技能源自玄幻或仙侠背景,强调的是转化精华为更高层次的能力;而如今的技能更倾向于技术方向,能吸收恒星甚至宇宙射线等强大能量,应该是特导组借助特殊能力加上精密设备研发而成。”

他进一步说明:“虽然具体机制不同,但实际上结果相似。

无论是恒星能量还是宇宙射线,本质上都属于广义上的天地精气范畴,因此都能被这项新技能吸收。”

小埋好奇追问:“那这样岂不是没什么特别之处?”

韩跑跑坚定地说:“怎能说没用呢?两条路径相互对照,能够领悟的内容数不胜数。”

叶黑点头附和:“确实如此。

听道君解释后才明白,我们仅知表面,未究根本。

不如购置一部 弟子,亲身体验其奥秘。

这部 弟子 极为神奇,天地间的精气原可细分出诸多种类,如恒星能量、宇宙射线以及阴阳两极等。

这对圣人之上的修炼者来说,是参悟法则的一大助力。”

叶黑感慨道:“这部 弟子 开启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让我们得以从全新视角审视宇宙。”

韩跑跑表示赞同:“叶黑已然察觉到这部 弟子 的精妙之处。

从不同角度观察天地,所得之果自会不同,能更透彻地理解天地运行之道。”

张三丰赞叹不已:“太妙了!没想到阴阳之力在科技层面竟有如此表现,若将此理念融入我的太极拳中,定能使之臻于完美。”

张君宝随声附和:“此言甚是。”

苏小小疑惑地问:“你们怎么就悟出了,而我却毫无头绪?”

王抄解释道:“也许是因为苏姑娘更适合按部就班地修炼,而非深入悟道。

我可以证实,这部 弟子 确实蕴含深意,它能从全新角度解析修炼之路,不愧是道君的手笔。”

张太玄谦逊道:“其实我只是随意创制了一门 弟子,并未多想。

但你们能从中窥见宇宙的另一面,说明你们已迈入高阶修炼者的行列,不再盲目追随他人见解。”

苏小小追问:“太玄兄难道也未曾发现这一面?”

张太玄答道:“并非未能发现,而是早已知晓。

别忘了,传统的武道术原本就能吸纳天地能量。

我只是未用科技规律来诠释这些发现罢了。”

张太玄补充道:“如今,以吸收天地能量为核心的武道术,才真正以科技规律阐释了宇宙的本质。”

苏小小恍然大悟:“原来太玄兄早有发现,我还以为你和我一样懵懂无知呢。”

小埋调侃道:“哈哈,苏小小你太逗了,居然觉得太玄兄和你一样迟钝。”

苏小小不服气:“难道你有所突破了吗?”

小埋坦言:“没有,我既买不起 弟子,又对自己悟性缺乏信心,索性作罢。”

苏小小认同道:“你这话很有道理,我买这部 弟子 是不是亏了?”

张太玄建议将一部能直视宇宙本源的神秘典籍卖给国家,认为这样或许能让修炼体系更加神奇。

苏小小觉得这可能是武道与科学的结合,胡一菲猜测是磁场转动,而亚丝娜则担心这种方式可能带来危险。

天残发现这部典籍在他这里修炼效率极高,甚至比以往提升了十倍以上。

张太玄解释说这是因为典籍与他的宇宙高度契合,而非完全不匹配。

苏小小由此想到是否所有修炼方法都可以调整至完全契合个人宇宙。

张太玄认同这一观点,但提醒修改典籍并非易事,需要谨慎。

胡一菲警告苏小小不要轻易尝试,因为这不是简单的事。

苏小小表示只是好奇,并非真的打算自己动手,而是由擅长领悟之道的人来完成。

叶黑指出即使他们调整出契合自己宇宙的方法,对别人也未必适用,因为各自宇宙不同。

他还提到道君来自这个世界,所以创造的典籍自然与他的宇宙完全契合,这也解释了他为何修炼速度更快。

韩跑跑补充说虽然占了些优势,但这同时也是深入理解自身宇宙的机会。

金蛇精则感叹自己连基本的修炼都困难重重,至于完全契合天地更是奢望。

照桥心美提到自己的修炼速度也很快,张太玄解释这是因为她是天道之女的缘故。

小埋质疑道:“这是在开玩笑吧?”

苏小小回应:“原着里那种发光效果还存在吗?现实中有谁能发光呢?除非是修炼或者神迹显现。”

照桥心美摇头:“我没发现有发光的情况。

即便普通人发光也太诡异了,不过我确实不普通。”

张太玄笑道:“发光是不存在的,但很多人看到你时不是都会发出惊叹声吗?”

照桥心美点头:“确实是这样。”

张太玄继续道:“在别人眼里,你就像自带光芒。

只不过这种‘光’看不见罢了。”

照桥心美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可为什么聊天群里的人见到我没反应呢?我是不是变丑了?”

她略显失落:“难道是我魅力下降了吗?”

张太玄安慰:“那是由于你们不在同一宇宙,他们不受你的影响很正常。”

照桥心美追问:“道君说的是真的?”

苏小上打趣:“就记住这句话了?”

小埋附和:“笑死,照桥,别只顾着这句话啊。”

照桥心美辩解:“我没忽略,只是这句话对我很重要。”

张太玄肯定:“你真的很漂亮。”

照桥心美兴奋:“哇!我的信心回来了!道君哥哥,给我个奖励呗!”

苏小小惊呼:“什么东西着火了!”

小埋提醒:“收敛点,群里这么多成员,还有小朋友呢!”

胡一菲批评:“照桥太过直白了吧!”

照桥心美反驳:“是你们太拘谨了!”

包拯疑惑:“现在的人怎么都这么直白?我们华夏向来含蓄。”

朱元璋解释:“照桥心美不是华夏人,他是樱花国人。”

包拯恍然:“难怪,樱花国人果然直接。”

小埋反对:“哪有,照桥是特例,我们也讲究含蓄。”

宫水三叶附和:“对啊,照桥,你不是喜欢齐木楠雄吗?”

照桥心美坦白:“还没注意齐木呢,我觉得道君更有趣。”

霞之丘诗羽叹气:“真是孽缘。”

包拯询问:“各位,关于我的事,有什么建议?”

苏小小反问:“建议?包拯那么聪明,还需要我们提建议?你该不会是冒牌货吧!”

包拯叹息:“我只是有些事拿不定主意。

唉,真宗皇帝的行为真是让人难以评价……”

苏小小对宋真宗颇有微词,称其为签订澶渊之盟、向辽国进贡岁币的皇帝。

包拯默认此说法,而胡一菲则指出真宗赵恒曾降低泰山封禅的规格,自他之后帝王便不再举行此仪式。

照桥心美补充道,宋真宗晚年沉迷宫观建设,追求享乐,且让刘皇后干预朝政,劳民伤财。

岳飞询问包拯是否要扶持真宗或转向下一任仁宗,得到肯定答复后,苏小小直言鄙视真宗,认为包拯若支持此人则令人失望。

赵匡胤对此表示不满,感叹丢人,却被朱元璋调侃其子孙同样无能,如沉迷炼丹、木匠等事务。

岳飞提议让太祖赵匡胤接手,以终结岁币政策并实现国家统一。

苏小小附和,认为相比真宗,其他选择显然更优。

随后,邀月建议包拯不必顾忌,投靠哪位君主皆属大宋体系。

李世民承诺给予世代荣华,但被赵匡胤指责挖墙脚。

朱元璋亦提出类似条件,却被苏小小提醒包拯并非普通臣子,追求仙道者不会甘于世俗富贵。

最终,包拯决定追随太祖赵匡胤,强调此举契合大宋血脉传承,毫无障碍。

赵匡胤对此表示赞赏,强调大宋仍拥众多贤才。

李世民提到唐朝的功臣众多,以凌烟阁二十四臣为例,对此颇为自豪。

朱元璋则反驳称自己的淮西旧部同样出色。

赵匡胤调侃朱元璋当年清理旧部之事,引发众人一阵笑声。

李世民也附和道,提及逝者不如着眼于未来。

朱元璋不满地回应,强调目前他的旧部依然健在。

此时包拯提出真宗的行为已对百姓造成困扰,建议商议对策。

赵匡胤随即表示愿意参与讨论,并要求启动穿越权限。

在庐州合肥,包拯早起时被母亲误以为异常。

他解释家中即将迎来贵客,但具体身份却迟迟未明。

经过一番猜测,母亲才得知是大宋太祖赵匡胤来访。

起初,包母对其言论持怀疑态度,甚至认为包拯可能精神失常。

但在亲眼见到包拯浮空后,她更为焦虑。

包拯连忙解释自己并未去世,而是通过某种特殊方式显现异象。

母亲听后仔细观察,确认其确实活着,这才放下心来。

最终,包拯向母亲讲述了近期加入聊天群的经历,并承诺会详细说明事情原委。

包拯无奈地摇头:“娘,您反应太快了吧,我还没解释呢。”

“哼!”

包母冷哼一声,转而问道,“这么说,太祖真要来了?”

“确实要来。”

包拯肯定地说,“我曾感叹当今官家劳民伤财,无意间在群聊里提到此事,结果太祖说要来整顿大宋江山。”

“从此以后,我们再也不用给辽国送岁币了。”

包母听后神情变化,急忙走到门口确认安全后返回,低声叮嘱:“这件事你可别对外人说啊。”

“我还没来得及说呢。”

包拯忙安慰。

“无论何时,都不能说出去。”

包母严肃道,“这种事传出去只会惹麻烦,只你我知道就好。”

“娘,您太谨慎了。

放心吧,我不说,连公孙策也不说。”

包拯保证。

见他答应,包母终于安心。

年轻人不懂人心复杂,即便太祖降临使百姓受益,也难保不会有人心生怨恨,把矛头指向包家。

“太祖要来,我们是不是该准备些什么?”

“准备什么?”

包拯疑惑。

“香案、神台之类的。”

包母自信满满。

包拯拍额笑道:“娘,太祖是真人,不用准备这些。”

话音未落,察觉到穿越权限启动。

“娘,来不及了,太祖来了!我们去迎接吧。”

出门一看,虚空裂开门户,一队气势磅礴的士兵鱼贯而出。

天空中,一位少年天子踏空而来,两侧有两名猛将随行。

“包拯拜见太祖陛下!”

“包氏见过陛下。”

“平身!”

赵匡胤满意点头,落地扶起二人,“包氏教导有方,包拯日后必成国家栋梁。”

“多谢陛下夸奖,小儿还需磨砺,难以担当重任。”

包母谦逊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