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 > 第七十章 十年三步走计划

金銮殿中。

群臣肃穆,气氛安静而又压抑。

注视着那龙椅一侧,笔直挺立的身子,一众朝臣不由得左顾右盼,均是疑惑万分。

早朝已过,临近申时。

在这个时候,司马昭阳如此紧急的召集他们,必然是发生了了不得的大事。

而且,楚逍自讨伐反王回到王城之后,就不曾上朝。

这让众人心中不由得更多了一抹凝重。

不多时,一众朝臣齐聚金銮殿中。

黄玄龄,于瀚清两位重臣各站两侧,站在最前方。

“陛下,不知如此着急我等,到底发生了何事?”黄玄龄不由问道。

他虽是询问司马昭阳,但是目光却落到了楚逍身上。

在场的每一个人心中都明白,楚逍,肯定是有大事要商议。

不然,也不会在赵常春等大军刚一回到王城,便急匆匆的将他们召集起来。

司马昭阳沉沉叹了口气,她取出一份奏折,交到太监手中,递给黄玄龄,于瀚清两人。

“两位爱卿且先看看吧。”

黄玄龄,于瀚清两人对视了一眼,心中惊疑,便接过奏折,细细查阅起来。

“畜生!”

突然,黄玄龄一声怒喝,打破了大殿之内的平静。

于瀚清看过奏折之后,也都气的脸色铁青,浑身直发抖。

“褚天侯这畜生,竟枉顾凉州无辜百姓性命于不顾,纵然死上百次,也难以恕清他的罪责!”于瀚清不由得破口大骂出来。

一众朝臣都被吓了一跳,稍有惶恐,都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情,能让丞相跟御史大夫如此愤怒。

待于瀚清说明缘由之后,所有人的脸色都极其难看起来。

这时,黄玄龄站了出来,躬身拱手道:“陛下,凉州之急刻不容缓。”

“微臣建议,先由并州,司州筹集粮草,并向各州征集粮草,驰援凉州。”

“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凉州发生如此大患,来年我国粮草必定紧张,还需提前准备,向天水王朝采购粮草,有备无患。”

黄玄龄条理清晰,做出了长远的打算。

“臣附议!”

上下百官齐声附和,不禁都有些心焦。

楚逍望着下方众人,暗自点了点头。

黄玄龄的想法,倒是跟他不谋而合。

“爱卿所言甚是。”

司马昭阳点了点头,继而道:“诸位不必担心,摄政王早已命人前往凉州赈灾,粮草一到,凉州定能平安度过此次大灾。”

“只不过...”

说到这里,司马昭阳话音一顿,望向楚逍,“向天水王朝购粮之事,摄政王觉得如何?”

楚逍瞥了司马昭阳一眼,淡淡道:“自当如此。”

听到楚逍点头答应,众人心中顿时长舒了一口气。

就在近日,赵常春率人将一箱箱金银财帛送入摄政王庭之中,他们可是早有耳闻。

可以说,如今的楚逍,不仅手握大军,更是富可敌国。

有了楚逍的首肯,解决凉州的危急,自然是不成问题。

然而,正当众人以为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之时,却听楚逍话锋一转,再度开口。

“不过,还不够好。”

话音落下,一众朝臣,乃至黄玄龄都不由得面露疑惑。

这几乎已经是最为周全的解决之法。

他们不理解楚逍这话是什么意思。

“莫非摄政王还有良策?”黄玄龄挺直了腰板,不由问道。

不是他自负。

他为官多年,更是身居丞相之职,对诸多朝政早已是驾轻就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还真不相信,楚逍能想出比这样还好的解决办法来。

他目光轻瞥了瞥楚逍,多有些不服。

楚逍却是不以为意,淡声道:“向他国购买粮草,自然是必行之事,不过,只可解燃眉之急,却是不可长久。”

“诸位可曾想过,如今我大魏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是什么?”

最严峻的问题?

众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就连黄玄龄,于瀚清两人,也都是摸不着头脑。

反倒是司马昭阳诧异的看了楚逍一眼,沉声道:“每逢战事,天下百姓便多受战乱之苦。”

“五州之地,更是民生艰难,家中青壮或死于战乱,或从军入伍,耕地无人照管,百废待兴。”

闻言,饶是楚逍,心中也不由得暗自赞赏。

“不错。”

楚逍点头,道:“这便是最严峻的问题。”

众人恍然,好似如梦初醒一般,频频点头。

“原来是这样...”

“陛下与摄政王思虑周全,臣等佩服。”

众人心服口服,纷纷称赞。

黄玄龄微微一愣,顿觉眼前一亮。

他原以为,楚逍再厉害,对治理安民这一方面,也多会有所缺漏。

然而,楚逍,却是远比他想象之中还要全面。

黄玄龄心生佩服,没有了半点轻蔑,不由虚心朝楚逍请教道:“那摄政王以为,我等该当如何?”

与此同时,司马昭阳也紧盯着楚逍。

这是她一直担心的问题。

也同样没想到,楚逍虽未亲临朝堂,却能早早思虑良多。

她同样,也想知道楚逍会怎样解决这些难题。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齐聚在楚逍身上,静待下文。

楚逍整了整衣襟,理所当然道:“自然应当安民生,兴水利,联通南北江河灌溉,以做长远之计。”

当今大魏存在诸多隐患,这也是楚逍细细思索之后,得出的解决之法。

农田耕种,必兴修水利。

如此,才可确保人人耕种,年年有粮。

至于劳动力缺乏的问题,也倒是不难解决。

只需兴农策,每家每户,以耕田数目为准,以做奖赏,有了保障,百姓便不必担心天灾旱涝。

不止如此,还可有效吸引外来人口,解决大魏如今人口不足的问题。

为此,楚逍特地拟定了“兴农六论”以及“南水北调方论”,并特命名为“十年三步走计划”。

经过一夜打磨,倒是并无太大缺漏,分发到每个人手中。

“实现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

“朝廷奖励耕田奖励,以田亩为准...”

“九卿农官到家到户,配发粮种...”

“...”

“妙啊!实在是妙啊!”

“这十年三步走计划,不仅可解我大魏诸多问题,更能兴农强国,农兴,则国盛,实在是秒啊!”

众人越看越心惊,越看越钦佩,双眼放光,连连赞叹。

楚逍不由得有些得意。

这可都是精华中精华,好比天书,花费了不少功夫才整理出来。

能不妙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