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世界再荒诞:唯有妹妹好 > 第1章 凉薄婴孩

世界再荒诞:唯有妹妹好 第1章 凉薄婴孩

作者:名为企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2 09:09:06 来源:小说旗

【叠甲,兄妹在此世界观上默认成年,若年龄不符全按读者来,不骨科,会甜。

作者想围绕月霞为剧情推进要素,所以文章节奏可能会比较慢,叙事比较无聊_(:3」∠)_

文内会添加点伪科幻元素,可能会有点跳脱。

而在后面,会出现同位体,克隆人的概念,会稍微复杂且刀了点,但还是会围绕兄妹来写,虽然有时候会绕一卷的剧情才会回到妹妹…

我能够保证,不会有替身文学结果,毕竟我最终还是希望,本我的瑞萨能够和月霞…

愿君日览数页,如春园之涉,日有所得;更宜抒怀论道,若清谈之宴,往来切磋。慎勿使书册寂寥,作仓廪之鼠耗也!

1993年的春天,梅州郊外的天空像被泼了墨一般阴沉。

当第一缕黑色黏液从地底裂缝中渗出时,两位梅州研究所的普通检测员,还天真地以为那不过是某种新型矿物。

他们错了。

那些粘稠的金属液体像活物般蠕动着,贪婪地吞噬着接触到的所有物质。

树木在它面前枯萎扭曲,岩石被腐蚀出蜂园状的孔洞,而动物……哦,那些可怜的生物会发出人类无法理解的尖啸,它们的血肉与骨骼被重组为某种介于晶体与腐肉之间的诡异物质。

那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十年。

而在2002年的冬天,林瑞萨的生命像风中的残烛般摇曳不定,这时候瑞萨还只有三岁,因接触熵浊物质被感染。

医院的白炽灯在头顶嗡嗡作响,三岁的瑞萨躺在隔离病房里,身上连着十几条管线。

他的皮肤呈现出一种病态的透明感,青紫色的血管清晰可见,仿佛随时会破裂。

最让医生们困惑的是他胸口那片珍珠母色的结晶区域——那里没有心跳,却诡异地维持着生命。

“林太太,您儿子的情况……”主治医师推了推眼镜,病历上“熵浊病晚期”几个字被反复修改过,“理论上存活率是零。”

母亲苏雯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她请了长假,日夜守在病房。

公司打来慰问电话时,她正用棉签蘸水湿润儿子龟裂的嘴唇。

瑞萨的睫毛上凝结着细小的冰晶,每次呼吸都会在隔离罩上留下一片霜花。

“妈……妈……”孩子的声音像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苏雯把耳朵贴在隔离罩上,嗡鸣声传讯而来,模糊地听清孩子的呻吟。

泪光绽开在透明的玻璃上,如花期盛开,祝福着瑞萨有朝一日能够焕然生机。

直到2003年初,当秦符安博士颤抖着宣布“共存理论”时,研究所里爆发出一阵压抑太久的哭声。

可命运总是如此讽刺。

就在希望初现的时刻,熵浊瘟疫爆发了。

数千人在一周内死去,他们的尸体成为瘟疫最佳的温床——那些曾经亲密的同事、邻居,转眼间就化作爬满晶状体的可怖传播源。

瑞萨的母亲永远记得那个抱着婴儿的母亲,在隔离病房里化作一尊尖叫的黑色雕塑的模样。

“我们别无选择。”秦符安博士在紧急会议上说这话时,声音像被砂纸磨过般嘶哑。

共存技术就像一剂剧毒的良药,它能阻断传染,却要以患者的生命为赌注。

当第一批受试者被送入治疗舱时,瑞萨的父母紧紧相拥——他们四岁的儿子正躺在其中一张病床上,皮肤已经开始呈现那种可怕的半透明。

半年后,当小瑞萨奇迹般地走出病房时,他胸口的逆熵结晶在阳光下闪烁着珍珠母般的光泽,而之后的日子里,逆熵结晶逐渐在他胸口退化,宛如从未出现一般消失在胸口上。

这个活下来的孩子,成为了人类短暂喘息期的象征。

全球各国不得不放下枪炮,在实验室里缔结新的盟约——毕竟那些被驱散的黑色物质从未真正消失,它们只是暂时蛰伏在地底,像冬眠的毒蛇般等待着反扑的时机。

而梅州研究所的档案室里,瑞萨父母的工牌依旧挂在墙上,只是再没有人敢提起那个春天——当人类第一次意识到,他们面对的不仅是灾难,更是一场关乎存亡的进化战争。

而此项研究,奠定了融合战士的发展,未来战争的格局,国家之间的立场,局势的动荡...

......

在那之后的无论多少年,林瑞萨至今仍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妹妹时的情景。

那是2005年的深秋,梅州医院产房外的银杏叶金黄灿烂,父亲抱着刚出生的林月霞从产房出来,脸上带着如释重负的笑容。

“瑞萨,来看看你妹妹。”父亲的声音里透着疲惫与喜悦。

六岁的瑞萨踮起脚尖,看到襁褓中那张小小的脸。

与其他新生儿不同,月霞没有哭闹,只是安静地睁着一双清澈的大眼睛,淡漠地注视着这个世界。

那一刻,瑞萨感到心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她好安静。”瑞萨小声说,生怕惊扰了这个安静的小生命。

“是啊,你妹妹很乖,除了刚生下来后,就没怎么哭过。”父亲笑着说,语气中带着几分庆幸。

这个“乖”字,后来成了月霞童年最贴切的形容词。

不同于其他婴儿的吵闹,月霞就像一个人形玩偶,不哭不闹,不需要哄,也不需要玩具。

父母把她放在婴儿车里,她就能安静地待上几个小时,直到尿不湿需要更换才会发出轻微的动静。

瑞萨却对这个安静的妹妹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兴趣。

每天放学回家,书包都来不及放下,他就跑到婴儿车前,对着里面的小人儿说话。

“月霞,哥哥回来了。”七岁的瑞萨趴在婴儿车边缘,眼睛亮晶晶的,“今天老师教了我们一首新歌,我唱给你听好不好?”

婴儿车里的月霞只是用那双过分清澈的眼睛淡淡地看着他,没有任何回应。

但这丝毫不减瑞萨的热情,他依旧每天坚持对着妹妹说话、唱歌,甚至模仿电视里的主持人给她“播报新闻”。

父母很快习惯了月霞的“省心”,甚至有时会忘记按时喂奶。

那天中午,瑞萨放学回家,听到婴儿房里传来微弱的动静。

“妈,妹妹是不是该喝奶了?”瑞萨跑到厨房问正在做饭的母亲。

母亲愣了一下,看了看墙上的时钟:“天啊,已经过了半个小时了!”

她匆忙冲好奶粉,但当她把奶瓶喂到妹妹嘴边时,却突然改变了主意,“瑞萨,你愿意喂妹妹吗?”

“好~”

从那天起,喂月霞喝奶成了瑞萨每天中午的固定任务。

周末时,他更是开启了全天候的“带娃模式”。

父母乐得轻松,常常把月霞完全交给瑞萨照顾,自己则忙于工作或其他家务。

瑞萨从不觉得这是负担。

他喜欢把妹妹的婴儿车推到书桌旁,一边写作业一边对她说话。

虽然月霞从不回应,但瑞萨相信她能听懂。

“今天数学考试我得了满分哦,”瑞萨一边写作业一边说,“老师说我是班里最聪明的学生。月霞,你长大后肯定比哥哥还聪明。”

婴儿车里的月霞依旧面无表情,但瑞萨注意到,当他说话时,她的眼睛会微微转动,像是在认真聆听。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半年多,月霞即将满周岁。

父母曾带她去医院检查过,担心她的情感淡漠是某种发育障碍。

但医生检查后表示一切正常,只是说“这孩子可能不擅长表达情绪,长大些就好了”。

瑞萨记得那个改变一切的下午。

他像往常一样放学回家,放下书包就跑到婴儿车前。

“月霞,哥哥回来了!”他习惯性地说,然后愣住了。

因为婴儿车里的月霞——那个从未对任何人有过表情反应的妹妹——正对着他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

那笑容很淡,几乎难以察觉,但瑞萨确信自己看到了。

“妈!爸!月霞会笑了!”瑞萨激动地大喊,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喜悦。

父母匆忙赶来,但当他们站在婴儿车前时,月霞的表情又恢复了平日的淡漠。

无论父母如何逗弄,她都不再有反应。

“瑞萨,你是不是看错了?”父亲有些失望地问。

“不,我真的看到了!”瑞萨坚持道,然后俯身靠近妹妹,“月霞,再笑一个给哥哥看,好不好?”

令人惊讶的是,月霞真的再次露出了那个浅浅的笑容,虽然转瞬即逝,但足够让全家人都看清了。

那一刻,瑞萨感到一种奇妙的成就感。

仿佛他通过了一场漫长而艰难的考验。

而月霞,这个对外界漠不关心的小生命,选择向他——也只有他——敞开心扉。

父母既欣慰又愧疚。

他们开始尝试花更多时间陪伴月霞,希望能得到与瑞萨相同的回应。

但无论他们如何努力,月霞始终保持着那种令人心碎的冷漠。

她只在瑞萨面前才会展露那珍贵的笑容。

甚至后来学会的第一个词也是“哥哥”,而不是“妈妈”或“爸爸”。

爸妈对此很愧疚,觉得给女儿的陪伴还没儿子给的多,决心陪她。

可妹妹依旧冷漠,也很好带。

他们还是没忍住一边带她,一边做其他事。

所以慢慢的,又回到了原来的模式。

林月霞学走路的时候,比一般孩子要晚一些。

不是因为她笨拙,而是因为她对“走路”这件事本身毫无兴趣。

大多数孩子会兴奋地扶着桌角、沙发,跌跌撞撞地迈出第一步,然后咯咯笑着扑进大人的怀里。

但月霞不一样,她只是安静地坐着,任由奶奶和妈妈在旁边拍手鼓励。

眼神却始终淡淡的,仿佛这一切与她无关。

直到有一天,瑞萨放学回家,看到妈妈正扶着月霞站在客厅中央。

“来,月霞,走到妈妈这儿来。”妈妈蹲在不远处,张开双臂。

月霞站着没动,目光却越过妈妈,落在了刚进门的瑞萨身上。

“哥……”她轻轻喊了一声,声音软软的,像是试探。

瑞萨放下书包,蹲下来朝她笑:“月霞,过来。”

然后,她迈出了第一步。

不是朝着妈妈,而是朝着瑞萨。

她走得并不稳,摇摇晃晃的,但眼神却格外专注,像是只认准了他一个人。

最后几步,她踉跄了一下,差点摔倒。

瑞萨赶紧上前接住她。

“好棒!月霞会走路了!”妈妈在旁边惊喜地拍手。

可月霞根本没看妈妈,只是仰着小脸,盯着瑞萨,嘴角微微翘了一下。

那是她为数不多的笑容,只给他一个人。

后来,瑞萨发现,月霞只有在他在场的时候才会表现出情绪。

如果她摔倒了,旁边只有爸妈或者奶奶,她会自己默默爬起来,拍拍膝盖,继续走,连眉头都不皱一下。

可如果瑞萨在场,她就会回过头,眼眶红红的,可怜巴巴地伸手要他抱。

“哥……”她小声叫他,声音里带着一点点委屈。

瑞萨每次都会立刻把她抱起来,揉揉她摔疼的地方。

然后她就会把脸埋在他肩膀上,安静地靠一会儿,再若无其事地继续玩。

她不是不会哭,只是选择不在别人面前哭。

如果爸妈工作不忙的话,她或许可以是开朗的孩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