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谍战:我有读心术 > 第174章 绝境逢生的情报博弈

谍战:我有读心术 第174章 绝境逢生的情报博弈

作者:草原一只羊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2 15:15:34 来源:小说旗

陈默深知局势已到千钧一发之际,武器运输情报关乎党组织的战略布局,而林宇和李强的安危又关系到整个情报网络的存亡。他必须在这错综复杂的局面中找到一条出路。

陈默决定兵分两路,自己亲自设法寻找武器运输码头的线索,同时安排林宇和李强暂时隐蔽,避开军统的追查。林宇和李强虽心有不甘,但也明白此时不能意气用事,听从了陈默的安排。

陈默开始从江城的水路运输相关人员入手。他乔装成一个普通的船夫,穿梭于江城各个码头之间,与码头工人、船老大们闲聊,试图从他们口中套出关于秘密码头的信息。然而,几天过去了,他一无所获。这些码头人员似乎对所谓的秘密码头都一无所知,或者是因惧怕国民党的威严而不敢透露。

就在陈默感到一筹莫展时,他突然想起了一个人——老吴。老吴是江城水运行业的一位资深从业者,曾经参与过许多重要物资的运输安排,对江城周边的水路和码头了如指掌。虽然老吴早已退休,但陈默觉得或许能从他那里得到一些有用的线索。

陈默几经周折找到了老吴的住所。老吴住在江城郊外一个偏僻的小院子里,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陈默表明身份和来意后,老吴警惕地看着他:“周老板,你说的这事可危险得很。现在国民党到处抓人,我可不想惹麻烦。”

陈默诚恳地说道:“吴老,我知道这很为难您。但这件事关系到无数人的生死,只有您能帮我们了。国民党的**统治让老百姓苦不堪言,我们只是想为大家做点实事,推翻他们的反动统治。”

老吴沉默了许久,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亲眼目睹国民党的种种恶行,心中一阵感慨。最终,他缓缓说道:“周老板,我信你。江城下游有个废弃的木材码头,多年前被军方接管了,外人很少知道。我曾听一些老朋友提起,那里偶尔会有一些神秘的船只停靠,说不定和你要找的秘密码头有关。”

陈默心中大喜,连忙问道:“吴老,您知道具体位置吗?还有,最近有没有听说那里有什么异常动静?”

老吴说道:“具体位置我说不太清楚,但你沿着下游河道走,看到一个有巨大石狮子的路口,往左拐进去就能找到。至于异常动静,最近没听说什么,但既然是运武器,肯定会很小心,不会轻易让人察觉。”

陈默谢过老吴后,立刻赶往下游。他沿着河道仔细寻找,终于看到了老吴所说的有石狮子的路口。顺着路口进去,果然发现了一个看似废弃的码头。码头周围杂草丛生,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地面上有新鲜的车轮印,还有一些被掩盖过的货物搬运痕迹。

陈默确定这就是他要找的秘密码头,但他不知道武器运输的具体日期和时间。他决定在附近潜伏下来,观察码头的动静。

与此同时,军统对林宇和李强的追查仍在继续。军统虽然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他们与陈默的关系,但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认定他们是重要突破口。军统加大了对两人的监视力度,甚至开始对他们身边的亲朋好友进行调查。

林宇和李强躲在陈默为他们安排的安全屋中,心中焦急万分。他们担心陈默的安危,也担心因为自己的缘故给整个情报工作带来损失。

“我们不能一直躲在这里,得想办法帮周老板。”李强说道。

林宇点点头,“但军统盯得太紧,我们一出去就可能被发现。”

两人思索片刻,决定冒险给陈默传递一个消息,告知他军统的追查情况,同时提醒他小心。他们通过一位可靠的中间人,将消息送到了陈默与他们约定的秘密联络点。

陈默收到消息后,心中一紧。他知道军统的追查会越来越紧,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必须尽快确定武器运输时间,然后将完整的情报传递给党组织。

在码头潜伏的第三天晚上,陈默看到码头突然忙碌起来。一群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士兵开始在码头周围警戒,随后,几艘伪装过的船只缓缓驶入码头。陈默知道,武器运输行动开始了。

他悄悄靠近码头,听到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在大声指挥:“动作快点,这批武器必须在天亮前装完船,明天一早出发。”

陈默心中大喜,终于确定了武器运输时间。他小心翼翼地离开码头,准备将这个重要情报传递给党组织。但他知道,军统在江城的搜查如此严密,情报传递将面临巨大风险。

陈默决定采用最原始但相对安全的方式——亲自将情报送出江城,交给党组织的联络点。他乔装成一个渔民,趁着夜色,驾驶着一艘小船顺流而下。

然而,军统似乎预料到陈默可能会有所行动。在江城下游的河道上,他们设置了多个关卡,对过往船只进行严格检查。

陈默远远看到关卡的灯光,心中暗暗叫苦。他知道,想要蒙混过关几乎不可能。但他不能放弃,这份情报太重要了。

陈默将情报藏在一个防水的竹筒里,然后把竹筒绑在船底。他深吸一口气,朝着关卡驶去。

“什么人?停下检查!”关卡的士兵喊道。

陈默装作惊慌失措的样子,停下了船。士兵们上船对他进行了仔细搜查,并没有发现异常。就在陈默以为可以顺利通过时,一个眼尖的士兵发现了船底的竹筒。

“这是什么?”士兵伸手去拿竹筒。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陈默看到远处一艘装满货物的大船正朝着关卡驶来,似乎是因为失控而横冲直撞。关卡的士兵们见状,纷纷跑去查看情况,陈默趁机解开竹筒,将它扔入河中,然后赶紧划船离开。

原来,这是陈默事先安排好的,他让一位可靠的同志驾驶大船制造混乱,为自己争取机会。

陈默顺着河道继续前行,终于摆脱了军统的关卡。他在约定地点将情报交给了党组织的联络人。

党组织收到陈默的情报后,迅速做出战略部署。一方面,安排力量在武器运输途中设下埋伏,准备截获这批武器;另一方面,根据国民党即将在名为“鹰嘴岭”区域发动进攻的情报,提前调整了己方的兵力部署,做好了应对准备。

“鹰嘴岭”地处三县交界之处,地势险要,山峦起伏间仅有几条蜿蜒的道路可供通行。其南侧紧邻一条宽阔的河流,是重要的水源补给地,对于大规模军事行动而言,控制水源至关重要。西北方向则是广袤的平原,一旦军队在此处展开行动,便于大规模兵力的集结与调度,但同时也容易暴露作战意图。

国民党之所以选择“鹰嘴岭”作为进攻区域,是因其战略位置极其关键。若能成功占领“鹰嘴岭”,便能以此为据点,辐射控制周边大片区域,对**的根据地形成包围之势,进而逐步压缩**的活动空间。

而对于**来说,“鹰嘴岭”周边有着复杂的地形可以利用。山林茂密,便于隐蔽兵力和开展游击战术;山谷纵横,能够设置各种防御工事和埋伏圈。然而,由于该区域范围较大,全面防守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防守难度不容小觑。

陈默深知“鹰嘴岭”的重要性,所以在获取国民党将在此发动进攻的情报后,不顾艰难险阻也要传递出来。党组织基于这份情报,对“鹰嘴岭”周边的地形进行了详细分析,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将兵力分散部署在几个关键位置。在靠近平原的一侧,安排了擅长阻击的部队,利用有利地形构建坚固防线,准备迎击国民党军队的正面进攻;在山林深处,则潜伏着机动部队,随时准备对国民党军队进行侧翼包抄和骚扰。同时,还组织了当地的民兵力量,协助主力部队进行后勤保障和情报传递工作,确保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中,能够充分利用地形优势,有力地应对国民党的进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