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 > 第113章 天!上人民日报了!

当刘青山走到外面时,

水库旁边的空地上已经围了一群人,周水波、孙平、许民主、钱文通都在,他们围着杨天兴,正兴高采烈的说着什么。

原来是杨天兴来了。

刘青山便走了过去,走到近前,这才听清他们在说什么。

“黑暗给了我……”

得。

又是在朗诵!

刘青山感觉这段时间他耳朵都快起茧子了,现在又来。

“哎!青山来了!”

郭援朝看到刘青山,顿时脸色一喜,冲着他连连招手,“快来快来!”

杨天兴也看了过来,哈哈笑道:“青山,来。”

“杨主任。”

“哈哈,给,看看这个!”

杨天兴递过来一张报纸,刘青山有些诧异,随手接过。

只见这是一份《人民日报》,在背面的角落里,刊登了一首诗。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

在标题的下方,还写着:作者——青山。

看完之后,

刘青山也不禁喜上眉梢,心脏砰砰直跳,一股巨大的欢喜在他心中‘砰’的炸开,瞬间充斥四肢百骸。

虽然只是一片豆腐块大小的位置,但这可是《人民日报》啊!!!

天字第一号大报,中央喉舌,其地位以及其代表意义,那可就太多太多,太大太大了!!

“好小子!”

周水波一巴掌拍在他背上,力道大得让他往前踉跄了一下,“这次是真涨脸了啊!《人民文学》能过稿就非常不错了,没想到竟能刊登到《人民日报》上!啧啧……这下子,你算是全国都出名了!”

孙平挤过来抢报纸,眼镜都歪了:“让我再看看!《人民日报》啊!我看了几十年报纸,头一回见着能在上面登文章的活人!”

“青山之名,从今以后,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啊?!”许民主有些感慨。

钱文通点头,笑着说道:“这恐怕还只是个开始,我等《人民文学》刊登呢,没想到先等来了《人民日报》。等到《人民文学》刊登了,那青山之名……”

“可别忘了,青山那几首诗,照样是非同小可,无一不是惊艳之作!”

“好小子,我看好你!”

刘青山就笑,“钱教授谬赞,我还得多多努力才是。”

“好样的!”孙平将报纸还给他,眼中满是赞赏。

这时,

杨天兴说:“青山,还有件事想征求下你的意见。县里想拿你当典型,让你到各个学校做个演讲,鼓励学生们好好学习,向你学习。你看行吗?”

啥?

去全县各个学校演讲?

刘青山有些懵,然后就果断摇头,“这个……就算了吧杨主任。”

“为啥不想去?”

“我觉得我还没资格。”

“没资格?”

杨天兴皱眉,“咋会没资格?你的作品都能被《人民文学》录取,还能被《人民日报》看中!咱们县这么多人,你看看有谁做到了?没有!只有你一个!”

话虽如此,但刘青山仍然不想去。

他担心如果去了,万一被人问起:刘青山你这么厉害,这么有才华,那咋没有考上大学?

这不就很扎心?!

难道要说:我考上了,只不过被人冒名顶底了?

如果说了,绝对会引起轩然大波。

可时机未到!

那如果面对这种问题,保持沉默,心里又会相当难受!

所以,还是不去的好。

“杨主任,我想等考上了大学再说,这件事就……算了吧。”刘青山说。

杨天兴不禁叹了口气,也明白了他心结之所在。

他想了想,便道:“行,那额尊重你的选择,不过这件事县里还是要宣传一下的,你就不用出面了,这总可以吧?”

“当然可以。”

“哈哈,走,上车,额去看看老爷子。”

“哎。”

刘青山便上了吉普车,和杨天兴一同回弯河。

看到村口的岗哨,杨天兴不禁多打量了几眼,对于弯河目前实行军事化管理的事情,他听郭援朝说了。

这段日子他虽然不是经常来弯河大队,可郭援朝却是经常来的。

每隔几天,

郭援朝都会来一次,从刘福来那里了解下‘分田到户’的进展,然后回去给杨天兴汇报。

“青山,你们村这个军事化管理,负担大不大?社员都有意见没有?”

“没啥负担,每个生产队长组织三四个人每天轮换就行。至于意见,绝大多数人都是持支持态度的。”

“当真?你可得给额说实话啊!”

“哈哈。”

刘青山笑道:“比真金都真!整个村只有一小部分人反对,说影响他们的自由。不过占的部分很少,大概只有全村总人数的十分之一。而且,除了安排检查的人之外,其他乡亲们平时也会负责监督其他人。”

“换句话说,现在我们村每个人都是哨兵!”

杨天兴又有些不放心的问:“这只不过是权宜之计,也是没办法了。但无论如何,也要以劝导为主,坚决不能私自动用武力,这可是违法行为!不可取!”

“嗯,这我们都明白,我爷爷心里清楚着呢。”

提起刘树德,杨天兴就不担心了。

对于刘树德的为人,他还是非常信任的。

杨天兴点了点头,“那就好,熬过这一年就好了!”

到了刘树德家,正好赶上下工回来。

看到杨天兴又拿了一堆东西,刘树德埋怨了两句,便让刘青山回去喊人,让都来这吃。

妇女们做饭,男人们聊天。

杨天兴详细的询问了弯河大队今年秋收的收成,以及‘分田到户’的准备工作如何了。

刘福来说到目前为止,整个弯河大队一共有355户报名要承包土地,自行耕种。

这355户社员,已经全部都签字画押。

而且,各个生产队也已经将队里的土地都统计完,还做好了分配,就等秋收结束后,社员们抓阄分地。

另外,

对于38户表示反对‘分田到户’的社员,还有知青点的20名知青,也做好了安排。

给他们这些人按人头数,准备了一大块土地。

他们这些人以后将继续实行工分制,继续‘吃大锅饭’。

听完之后,

杨天兴很振奋,他高兴的连连点头,声音里都带着股喜悦,“好好好!那额就等你们的好消息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