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诛仙贰 > 第66章 孤坟夜泣别恩师 阴霾骤起覆河阳

诛仙贰 第66章 孤坟夜泣别恩师 阴霾骤起覆河阳

作者:何曾吹落北风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2 15:31:55 来源:小说旗

月华如水,静静地倾泻在青云山脉的连绵峰峦之上。通天峰的喧嚣与忙碌,大竹峰的沉静与疗伤,似乎都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未能侵扰到后山那片更为幽静肃穆的所在。

张小凡并未如陆雪琪所想,在短暂的交谈后便立刻离开。他的身影无声无息地穿梭在熟悉的山林间,最终停留在了一处僻静的山坡上。这里,没有虹桥的壮丽,没有玉清殿的威严,只有两座并排而立的普通石碑,静默地矗立在月光之下。

石碑上,清晰地刻着:田不易与苏茹的种种过往。

这些字,如同带着千钧之力,重重地压在张小凡的心头。他站在坟前,身形挺拔,却又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萧索。月光勾勒出他略显苍白的侧脸,那双曾经清澈如今却饱含沧桑的眼眸,深深地凝视着冰冷的石碑,仿佛要透过这坚硬的岩石,看到那两个曾经给予他温暖、教导、甚至严厉斥责的身影。

风,带着夜的凉意,拂过他的衣袍,也带来了松涛的呜咽,像是低沉的挽歌。

他想起了初入大竹峰时的懵懂与笨拙,想起了师父那张总是板着的、不怒自威的脸,想起他手持赤焰仙剑,声色俱厉地呵斥自己修炼太慢,却又在自己被罚时,悄悄让师娘送来食物和伤药。他想起师父在七脉会武上,看到自己侥幸取胜时,那隐藏在严肃表情下的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与骄傲。他想起师父为了维护他,不惜与其他首座争执,甚至顶撞掌门。

那是外冷内热、如同山岳般沉默却又坚实可靠的师父。

他又想起了师娘苏茹,那个永远温柔娴静,待他如同亲子的女子。想起她温和的笑容,想起她手把手教导自己入门道法时的耐心,想起她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想起她端来的那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想起她在自己失意时轻声的安慰,想起她看向师父时眼中的脉脉温情,想起她最后追随师父而去的深情……

那是温柔如水,却又坚韧如丝的师娘。

他们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他在这个世界上仅有的、如同父母一般的存在。然而,他们的死,却与他有着千丝万缕、无法割裂的联系。若非他身负天书,引来魔教觊觎;若非道玄真人为除心魔,动用诛仙剑阵;若非那场惊天动地的正魔大战……或许,师父师娘此刻仍在大竹峰的灶房前,看着弟子们嬉笑打闹,过着平凡而安宁的日子。

一股难以言喻的愧疚、悲痛与悔恨,如同汹涌的潮水,瞬间将他淹没。他再也无法维持那份表面的平静,双膝一软,“噗通”一声,重重地跪倒在两座坟茔之前。

“师父……师娘……”他低声呢喃,声音嘶哑,带着哽咽。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珍珠,无声地滑落,滴落在冰冷的泥土上,洇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

“弟子……弟子不孝……”

“弟子……回来了……可是……可是你们却不在了……”

他想说很多话,想倾诉自己这数百年的经历,想告诉他们自己心中的痛苦与挣扎。但千言万语,到了嘴边,却只化作了一声声压抑的呜咽和不断重复的“对不起”。

他伏在地上,额头抵着冰凉的泥土,肩膀剧烈地颤抖着。月光将他孤单的身影拉得很长,投射在墓碑上,仿佛是迟来的拥抱,却又带着无尽的凄凉。

他在这里跪了很久很久,仿佛要将心中积压多年的所有情感,都在这个寂静的夜晚,在这两位长辈的墓前,彻底宣泄出来。他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那些温暖的、严厉的、快乐的、悲伤的片段,如同走马灯一般在脑海中飞速旋转。

他知道,这里曾是他心灵的港湾,是他无论在外漂泊多久,都始终可以回来的家。但如今,这个家,只剩下了冰冷的石碑和无尽的回忆。

不知过了多久,月已西斜,天边泛起了一丝鱼肚白。山间的雾气开始弥漫,带着清晨的寒意。

张小凡缓缓抬起头,脸上泪痕未干,但眼神中却多了一丝决绝和平静。他知道,自己不能永远沉浸在悲伤之中。师父师娘的期望,青云门的恩情,还有那些因他而起的纠葛,都需要他去面对,去承担。

他再次深深地看向那两座石碑,像是要将师父师娘的模样永远刻在心底。然后,他挺直了背脊,对着坟墓,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每一个头,都磕得异常用力,额头触地,发出沉闷的声响。

“师父,师娘,弟子……走了。”

“他日……若有机会……弟子定会再回来看望您们。”

“请您们……安息。”

说完这最后几句话,他缓缓站起身,最后深深地望了一眼这片承载了他少年时光和深厚情感的土地,毅然转身。他的身影没有丝毫犹豫,几个起落间,便如同鬼魅般融入了黎明前的最后一抹黑暗之中,彻底消失在青云山的范围之内。

这一次,他是真的离开了。带着满身的伤痕,满心的疮痍,以及一份沉重到几乎无法呼吸的责任与迷茫,踏上了一条未知的、或许更加艰险的道路。

五百年了,纵然他已是这世间顶有的陆地仙人,回到大竹峰后便还是当年那个赤子之心的普通少年。

青云山大战的余波,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久久未能平息。青云各脉在惊魂甫定之后,一边救治伤员,清点损失,一边也在密切关注着魔教的动向,尤其是那神秘莫测,手段诡异的幽冥道。

三日之内,青云门与河阳城的劫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遍了整个中原大地,所有正道门派皆受到了震动。

河阳城,灭!

这座紧邻青云山脉,繁华了数百年,作为正道门户,商贸往来不绝,居住着数十万平民百姓的雄伟城池,竟然在一夜之间,化为了一片死地!

消息最初是由几个侥幸逃脱的、惊恐万状的行脚商和江湖散修传出的。他们语无伦次,眼神涣散,反复描述着如同地狱般的景象——冲天的红光,诡异的嘶嚎,无法抵抗的力量,以及……彻底的死寂。

起初,人们还抱着一丝怀疑,认为或许是夸大其词,或者是某种误传。毕竟,河阳城距离青云门如此之近,谁敢在青云眼皮底下,做出如此丧心病狂之事?而且,要屠灭一座数十万人口的大城,需要何等恐怖的力量?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消息汇聚,随着一些冒险前往查探的正道弟子传回的、更加确凿和令人毛骨悚然的情报,所有人都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河阳城,真的没了!

不是被攻破,不是被占领,而是被彻底地、干净利落地屠戮一空!城墙虽大致完好,但城内却找不到一个活口!无论是守城的兵丁,还是普通的百姓,无论是富商巨贾,还是贩夫走卒,甚至是襁褓中的婴儿,圈养的牲畜……全都消失了,或者说,是以一种极为诡异的方式“死亡”了。

根据冒险进入城内的探子描述,城内街道上空无一人,房屋门窗紧闭,仿佛居民只是暂时离开了。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形容的、令人作呕的死寂和淡淡的血腥味,以及一种更加阴森诡谲的、仿佛能渗透骨髓的冰冷邪气。偶尔能在角落发现一些散落的衣物和物品,却找不到任何尸体!仿佛数十万生灵,连同他们的魂魄,都被某种恐怖的存在瞬间吞噬、抹除!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杀戮,这是一种近乎于神魔手段的、令人不寒而栗的种族灭绝!

消息传开,整个正道为之哗然,继而是滔天的震怒和深入骨髓的恐惧!

青云门首当其冲,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耻辱。河阳城就在他们的山脚下,却在他们眼皮底下被灭,这简直是对青云门最响亮的耳光!萧逸才真人本就因黑水玄蛇和幽冥道尊主的袭击受到重创,听闻此讯,更是心神剧震,险些再次引发旧伤。其余各脉首座,无不面色铁青,怒火中烧。刚刚经历大战的青云门,立刻再次进入了最高级别的警戒状态,护山大阵全力运转,巡山弟子增加了数倍,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而其他正道门派,如焚香谷、天音寺等,更是被这突如其来的惨案彻底激怒。这已经超越了正邪之争的范畴,这是对整个神州凡人生存底线的挑战!魔教,或者说,做出此事的幕后黑手--幽冥道,其残忍和疯狂,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一时间,谴责的声浪如同海啸般席卷中原。无数修士义愤填膺,纷纷请命,要求彻查此事,誓要将凶手碎尸万段,为河阳城数十万无辜亡魂报仇雪恨。

在这片愤怒与恐慌交织的浪潮中,天音寺的反应尤为迅速且引人注目。

作为正道三大支柱之一,天音寺向来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为己任。河阳城如此惨绝人寰的悲剧,深深刺痛了每一位佛门弟子的心。

在接到消息的次日,天音寺方丈,德高望重的法相上人在与其他寺内高僧紧急商议后,立刻做出了决定。

他没有立刻召集人手喊打喊杀,而是宣布将亲自带领五百名修为精深的寺中僧侣,即刻赶往河阳城。

他们的目的,并非是去追查凶手,也不是去与可能潜藏的敌人厮杀,而是去做一件在当前形势下,看似“无用”,却又无比重要的事情——超度亡魂。

五百名天音寺僧人,身着整齐的明黄色僧袍,手持念珠或法器,在法相的亲自带领下,离开了须弥山。

这支特殊的队伍,如同一条金色的河流,缓缓流淌在中原大地上。他们所过之处,经声不断,佛光隐现,仿佛要用这慈悲的梵音,去洗涤弥漫在天地间的戾气与怨恨。

沿途所见,尽是惶恐不安的百姓和行色匆匆的江湖人士。看到这队僧侣,许多人自发地停下脚步,双手合十,默默祈祷。这并非仅仅是对佛门的敬畏,更是在这恐怖阴影笼罩下,对善良、慈悲和希望的一种本能的渴求。

法相走在队伍的最前方,他面容平静,眼神中却带着深深的悲悯。他知道,这一路,他们将看到的,是怎样的人间惨剧。他也知道,仅仅依靠超度,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悲剧,更无法阻止可能再次降临的灾难。

但是,他们必须来。

因为,佛门弟子,当以慈悲为本。面对数十万无辜惨死的亡魂,面对那弥漫在河阳城上空,久久不散的怨气与绝望,他们有责任,也有义务,用佛法的力量,去抚慰那些破碎的灵魂,引导他们往生极乐,脱离苦海。

这不仅仅是对死者的告慰,也是对生者的警示,更是对那隐藏在幕后的邪恶存在的一种无声的宣告——即使黑暗笼罩大地,慈悲与光明的力量,也绝不会退缩。

数日后,当法相带领着五百僧侣,终于抵达曾经繁华无比,如今却死寂一片的河阳城外时,即便是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的众僧,在亲眼目睹那座空城的惨状时,也无不心神剧震,倒吸一口凉气。

残阳如血,映照着斑驳的城墙。巨大的城门洞开着,却看不到一个人影。晚风吹过,卷起地上的尘土和纸屑,发出呜呜的声响,如同无数冤魂在低泣。空气中那股阴冷、死寂、混杂着淡淡血腥与腐朽的气息,几乎令人窒息。

站在城外,眺望那座曾经喧嚣热闹,充满生机的城市,如今却如同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数十万生灵。饶是法相修为精深,心境沉稳,此刻也不禁双目微闭,低声诵念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

他身后的五百僧侣,亦同时双手合十,齐声诵念佛号,声音汇聚在一起,带着一股庄严、肃穆而又慈悲的力量,在这片死寂的土地上空回荡。

他们知道,一场艰难而漫长的超度仪式,即将开始。他们将用自己的佛法与信念,在这片被黑暗与死亡笼罩的废墟之上,点燃一盏属于慈悲与往生的希望之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