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虽然是还叫着钱家村,但如今村里钱姓人家却不是最多的。
最多的是王姓。
其次是鲁姓,再次是钱姓。
最后就是其他散姓,比如只有刘永一家的刘姓。
而虽然有几家姓钱,但和林雅此世的钱家却没什么关系。
可能是觉得王姓人最多,自己不会吃多大的亏,底气稍微有些足的王四是最先行动的。
先是在林雅收山货时,几次试探出钱家祖宅里的确人不多。
然后,某次卖山货时非说自己的东西是奇珍,漫天要价,强买强卖……
只是最后。
被林雅身边的一个会武艺的侍从给狠狠打一顿扔了出去,并放话说以后不会收王四家的货物。
村里的人家包括王姓人家,自此后都远着王四家,他家也被村里其他人家慢慢抛在后面了。
要知道,林雅收钱家村里人的山货时,只要质量好,给的价钱可是比市面上要高一点的。
就算只多一两个铜板,对于没什么收入的普通农村百姓来说,也足够欢喜了。
而且村里人得了山货直接就能卖给本就住在村里的林雅,不用跑老远的路去镇上或者是县里,蹲个一天有时候东西还卖不完只得贱卖或是往回带。
林雅直接买了,可是省了他们不少事。
而王四家,如今仍然要像以前一样艰难的卖东西。
这样一对比,幸福感就出来了。
不少人心里就很庆幸,辛亏有王四先探路啊……
此外,林雅不仅喜欢听村里小孩讲有趣的故事,她还喜欢收集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
不管是老人、少年、大人、小孩,只要拿来的东西林雅看上了,都会出钱买。
这对村里人来说,也是一笔意外收入。
自从林雅来了之后,或许是看着村里孩子实在太苦,不仅年节时到林雅这儿来的小孩有喜钱和小礼物(喜钱也就是几个铜板,小礼物则是一些花绳头花、最次等的笔墨纸张、糕点果子、针线玩具等),平时林雅也会让带来的厨娘做点心零嘴时多做一些,偶尔散步时遇见了村里小孩,分些给他们吃,或者也会给孤寡老人、艰难人家送点物资。
当然,这些都不是白给的。
小孩子会让他们用劳动换,比如找漂亮的石头花木,或是抓新鲜的泥鳅鱼虾黄鳝等等。
老人则是半送半换,艰难人家则会偶尔雇他们做活。
林雅很好的把握着度,不会让人觉得她有钱,这些东西就该白给对方。
有过王四家那件事的震慑,村中人倒是不敢说林雅的坏话。
虽然有的仍然觉得林雅人傻钱多,但毕竟得了好处的是自己,也只是偶尔有眼皮子浅的人嘴里说几句,谁家的孩子节日里多得了几个铜板。
说到林雅,只会说她善良心好。
只是偶尔也会有人觉得林雅有些奇怪。
比如现在。
就有妇人疑惑地问道:“你们说钱大小姐怎么喜好那么奇怪,上次你家四妮不是在山里捡了个长相奇怪的木头吗?拿去给钱大小姐玩,竟然得了9个铜子!”
“就是,就是,上次那谁家小子,在河里玩,捡着个石头,也不是多稀罕,就样子好看点,巴巴地给钱大小姐送去,还得了六个铜板呢....你说说,一个石头都快顶小半只鸡了....”
“那也不是什么石头,钱大小姐都要的,后来不也有人捡了石头就想做大梦换钱吗?结果一文没有,还是钱大小姐心软,给了个果子.....”
“是啊,还有上上次,那个.....”
“.......”
一群农村妇人闲的没事儿干,都在八卦着钱大小姐也就是林雅的喜好,虽然聊得欢,但还是能看出来不少人都时不时地期盼看着钱府的方向。
直到……
“娘,我们回来了。”
远处的孩子还没看清脸,就开始喊。
“我家里有事,先回了。”
“我家也....”
“我家...”
“我....”
“......”
刚刚还围在一起闲聊的妇人们,见到了自家孩子的身影,都默契的各回各家,也不管找的借口有没有人听见。
孩子们和大人们都带着点兴奋回了自个儿家。
这个时候,当然是瞧一瞧自家能白得多少钱最重要了。
虽然得了喜钱,每次都会上交父母,但孩子们也至少能留一个铜钱在手上。
这得归功于林雅了。
大人们还是怕林雅知道孩子的钱全被大人拿走了会生气,下次就不给了,虽是农村人,但为了长久得利,这点智慧还是有的。
不过,若是有那开明大方疼孩子的长辈,也会多留一两个铜板给孩子。
当然,各家都是在悄悄地数钱,毕竟财不露白嘛,虽然一家总共也就十来个铜板,但仍然足以令人开心了。
从这一点来说,钱家村人或者说这个时代的普通百姓还是很容易满足的。
而林雅为什么在这三年间,一直让小孩儿给自己讲他们见到或听来的各种有趣故事,还会收集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呢?
这绝不单纯是因为,林雅想听八卦打发无聊时间。
更深层原因是,当初给原身小姑娘算命的大师是真大师啊。
人家可不是忽悠人的骗子。
只不过林雅来到这具身体时,那位算命高人早已离开,不知踪影了。
而林雅一直待在钱家村,也是因为钱家村附近山上就有一个道观。
她打听过了,道观里的道长是个有名有实的高人。
就是吧。
道教。
主张顺应自然,清静无为,追求天人合一。
简言之就是。
喜欢随心所欲,到处晃悠。
林雅来时,山上道观的大门就已经上锁了。
她等了三年,门仍然还没开。
但是听了三年的各色小故事,林雅也确定了在这个世界,她可以学习自己期待已久的新技能了。
什么奇门遁甲,相面测命,符篆风水,她都能有机会深层次接触了。
林雅有所猜测后,也不是没花钱让人在外打听其他有特殊能力的人。
但打听来的,大多,要么是骗子,要么就是能力不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