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名义:我祁同伟,妻小艾姐陈淑婷 > 第73章 痴痴地看着他的背影

“哦对了,洗衣机里的衣服记得看看……”

说完,人已经消失在出租屋里。

陈淑婷没动,痴痴地看着他的背影,嘴角挂着淡淡的笑容。

她知道再见他一面不容易了,但能在京海遇见这样的人,也是一种福分。

陈淑婷心里美滋滋的。

……

调职通知来得比想象中快。

祁同伟还以为要等几天,结果刚拿着保温杯回到队里,调职文件就到了。

“祁同伟同志,经组织考察,决定调你到粤东省厅禁毐局任职。”

刚进支队大门,就听见张彪拿着任命书在宣告。

这是人事调动。

既非卧底任务,也不需保密,同事们开了几句玩笑,没什么大事。

“祁队,恭喜……”

张彪咧嘴笑着,露出一口白牙,热情地凑过来:“任命书下来了,郭局刚才说了,让你回来后去一趟。”

“你小子是不是闲得慌了?”

祁同伟摆出领导的样子,接过调令,进了办公室。

“朱伟,安欣,你们俩进来。”

听到这话,刚才还打趣的人瞬间散开,安欣和朱伟对视一眼,走进了队长室。

门一关,两人还在笑。

“祁队,找我们什么事?”

“我有个想法。”

祁同伟转身坐到椅子上,问大家:“昨天表彰会上了电视,你们看没看?”

“看了。”朱伟茫然地点头。

安欣反应快,忽然说:“对了,祁队,为什么咱们专案组拿奖的时候没出现在电视里?”

“全京海市局就他一个人的领奖过程播了。”

“我也正纳闷这个事呢……”

被提醒后,朱伟也觉得好奇。

昨晚汉东台直播表彰会时,京海市局集体一等功的画面直接被剪掉了。

“是我提议的。”

祁同伟放下保温杯,说:“粤东那边有个地方叫东山塔寨,你们听说过吗?”

“嗯,知道。”两人懵懂地点点头。

“那里是个出名的制毐窝点,这些年上面和当地一直打,但都没根除。”

“祁队,这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祁同伟轻轻眨眨眼。

“这两个月扫黑我上了好多次电视,加上这次领奖,我都快成名人了。”

“所以呀,我要是去粤东,想查什么都挺难的。”

“我就跟李维民焗长说了个想法,想让你们两个……换个身份。”

“别瞎想,不是让你们去卧底……”

“就是让你们装成小商贩,在东山待一阵子。”

“主要任务是当线人,我得有几个本地的帮手。”

“虽然有李维民罩着,但我是个外地警察,还是个半红不紫的公众人物,做什么都被人盯着。”

“就算想找人帮忙,也找不到可信的……”

“你们俩,就是我带去东山的两张暗牌,都要听我的指挥。”

不安排安欣和朱伟去卧底,理由很简单。

去塔寨卧底,那就是找死。

林耀东这种人精多得很,连自家亲戚都不一定信。

再说,塔寨三房各自打着小算盘,更别说外人进去当卧底了。

简直就是在刀尖上跳舞。

东山和内地不一样,扫黑也不一样。

祁同伟自己试过单打独斗,明白一个道理:

没人帮忙,什么都干不成。

他虽然是外来人,但也懂这个理儿:

警察办案最终还得靠证据。

自己刚调到东山,还没干什么就被一群人盯上了,处境很被动。

比在京海、绿藤时还要被动。

所以,他需要自己的人,在暗处帮他查。

安欣和朱伟最合适不过。

说完这些,两人都激动得不行。

他们性格一样,满腔的警察使命感。

参与粤东扫毐行动,比在京海养老强多了。

就是玩心跳的事。

计划敲定后,祁同伟就彻底跟京海市局告别了。

没耽误时间,办完手续后,当天傍晚他就登上了开往粤东的列车。安欣和朱伟提前出发,乘飞机去了。从今天起,他们要脱下警服,换上便装,融入东山普通人的生活,晚上出去闲逛,收集情报,结交朋友,为接下来的大行动做准备。祁同伟的列车第二天上午十点才抵达东山车站。

中秋的时候,内地天气已经凉爽下来,但南方依旧炎热。他穿着简单的t恤配牛仔裤,脚蹬运动鞋,还戴了一副墨镜。拎着小包走出车站时,他正盘算着怎么去省公安厅,却见路边停着一辆黑色SUV,车旁站着个短发女子。

咦,这不是马雯吗?她身材娇小,还戴着墨镜,靠着车门,双手抱胸站在那里,远远地看着他。透过墨镜,两人目光一碰,都愣了一下。祁同伟认得她,她自然也清楚他是谁。

“嗨!”马雯笑着挥手,“李局让我来接你。”

“你好。”祁同伟走近,主动伸出手,“你是马雯吧?”

“哎呀,你知道我?”

“猜的!”

“猜的?”马雯惊讶地说,“李局是不是把我的资料给你了?”

“上车吧。”祁同伟没回答,转身上车拉开副驾门坐进去,开始看窗外景色。这座城市比北方更繁华,但秩序也更混乱。短短时间里,他已经目睹了好几个扒手作案。不少北方来的游客,被那些小偷热情地称呼为帅哥美女,钱包就被顺走了。治安状况堪忧,但他选择视而不见。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东山火车站治安混乱,市局怎么会不知道呢?或许是管不了,或是背后有人撑腰,祁同伟可不想掺和这种复杂的事。他现在的首要任务是禁毐,上级非常重视,他可不想还没完成任务就惹出别的麻烦。

街道上飘散着肠粉、猪脚饭的香气,还有卖双皮奶的小贩沿街吆喝。处处透露着粤东的独特风情。祁同伟收回目光,马雯发动车辆缓缓驶离。

“李局什么时候到的?”

“昨晚,比你早一点。”马雯依然戴着墨镜,“不过李局以前就在粤东省厅工作,前两年被调到汉东,专搞刑侦的。”

“现在这边案件多,上面又把他调回来了……”

说到这儿,马雯侧头瞄了他一眼,“听说你在汉东表现不错,李局一眼就看中你了?”

“你们东山治安这么差吗?”

祁同伟没接她的话,眼睛一直看着窗外。

马雯忍不住笑了一声,“一路上看到的不是小偷就是站街女。”

“我的天,还有飞车党,明抢都没人管?”

祁同伟点点头,“十年前的东山,你去了就知道了。”

“懂了。”

马雯的笑容消失了,“东山市局的问题很严重。”她开始认真地向祁同伟介绍接下来的情况。

“现在大家都盯着禁毐那个案子,自从咱们加入世贸组织……”

“看看沿海这边,贸易像火箭一样飞涨。”

“东山港的贸易量,一年比一年翻几倍。”

“这时候,全省、全国到处都是做生意的人,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

“可我们的法律没跟上趟,所以坏事总是比法律跑得快。”

“要说东山的治安问题,其实禁毐才是最大的麻烦。”

祁同伟连连点头。

东山的制毐窝点塔寨不是唯一的,周围好几个村子都参与了。

这种犯罪现象一旦扩散开,就变成了大难题。

找证据、查案子还好办,关键是怎么抓人?抓谁?关哪?

当地人祖祖辈辈靠打鱼为生,穷了几十年,现在终于找到赚钱的路子,谁还会在乎什么法律、危险、人命。

再说,抓人容易,可那些老弱妇孺也都卷进去了,怎么处理?

更麻烦的是,汉东省公安厅里有人给制毐村撑腰。

这局面复杂得很,不是几句话能说得清的。

不过塔寨在这种情况里名气不小,管理也算严格。

表面上看,塔寨的就业率、脱贫率和禁毐成果都是全市标杆。

“你们来之前……”马雯继续开车,“东山市局禁毐队的一个警察昨天出事了。”

“谁?”

祁同伟突然紧张起来。

“叫宋扬。”

马雯语气平淡,“在一次抓捕行动中失踪了,后来我们发现他还活着。”

“然后有个同事偷偷去救他,又被埋伏了。”

“宋扬死后,从他身上查出的东西,是禁毐队另一位同事的枪打死的。”

“简单来说,东山市局的人,谁都别全信。”

“禁毐队、刑警队都有问题,但要想查清楚是谁干的,太难了。”

“而且市局里很多警察本身就是制毐村出来的……”

宋扬死了?

依我看,八成是李飞开的枪。

事情发展到这里,李飞自然成了最大的嫌疑对象。

祁同伟一听,立刻问道:“那位同事到底是谁?”

“就是李飞。”

祁同伟心里暗自点头,果然不出所料。

马雯接着补充:“他是李局的养子……”说着,她朝祁同伟挤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不过你可别想多了,李飞绝对没问题,最起码在我这里,他过得去。”

随后她继续说道:“事发之前,李飞和宋扬一起去塔寨村抓人了。”

“他们抓到了一个叫林胜文的嫌犯……”

“可没想到的是,他们没能把人带回来,反而是被整个村子的人围住了。”

什么?祁同伟愣住了,一脸疑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