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醉笑落花 > 第67章 意已决

醉笑落花 第67章 意已决

作者:公苏扶柳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5-22 18:35:42 来源:小说旗

翌日早朝,百官早早便来到了朝堂等候。有一句话叫“上行下效”,也正是因为皇帝勤于政事,从不懈怠朝政,只要身体允许,从不缺席早朝,所以百官也都从未将早朝怠慢过。

百官来得差不多了,立在最前的依旧是那几位。

不知是否是谢瑾的错觉,凌烟阁众阁老今日看谢瑾和谢玄的目光,都带上了一丝异样,特别是武将之首黄凤麟,黄老将军一生心直口快,但今日见到谢瑾时,却是接连几次的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谢玄的脸上依旧看不出什么变化,一如既往地淡然,对一切的淡然,对所想之事下定决心的淡然。

百官自是听说了昨日皇帝分召谢瑾、谢玄以及凌烟阁所有阁老去尚书房议事的事情,虽然参与的人都对此绝口不提,但百官还是隐隐猜到了些什么,所以一来就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储君”“太子”“明王”之类的字眼不绝于耳,但参与的人却都默契地保持着沉默,让那些没有参与其中的大臣浮想联翩。

百官齐至,皇帝也在太监的搀扶下缓缓走进朝堂。

这位戎马半生为大唐打下半壁江山,一生杀伐果敢,让所有人忌惮三分的皇帝此时老态尽显,头发似乎在几日之间变得花白,又可能是从前就白了,但是他精神尚好,所有人也便没有将“老”这个字与这位不可一世的皇帝联系在一起。

但他确确实实的老了,而且已如风中残烛,说不定命运中的那一股风就会将其吹灭。

但当他坐上龙椅的那一刻,佝偻着的背重新直起来,睥睨群臣,他依然是当今不可一世的皇帝。

如果说太祖皇帝是让大唐在春秋乱世中脱颖而出,成就一方霸业,与四国分庭抗礼的话,开创万世之基的话,那这位皇帝就是征战四方,注重民生,力压其余三国,使四方来朝,为大唐打开了千秋霸业的宏伟蓝图。

对他的崇敬自心底油然而生,百官拜伏在地,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轻轻点头,道:“众爱卿平身。”

声音已经苍老了不止一点,仿佛这位与太祖皇帝皇帝比肩的尊者仅仅几日,便过完了几十年的光阴。

对于此,有人无感,毕竟他们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当然也有人神伤,这是无可避免的。

皇帝微阖双眼,一身不可匹敌的王者气质荡漾开来,感受到的人无不心生敬畏,俯首称臣。

这是谢瑾第一次感受到皇帝所带来的这种压迫感,有些令人窒息,就好像不论何时,只要他在,所有人都不得不俯首称臣。

谢瑾也明白了,为什么黄凤麟当年第一次进宫面圣时要数着沿途所见到的羽林卫来缓解心中恐惧。

百官起身,罕见地没有再打口水仗,都是手持笏板恭恭敬敬地候着。

皇帝也没有说那句像是场面话又像是催促的:“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而是睥睨群臣,一手扶额,像是累了,又像是老龙将眠。

群臣依旧鸦雀无声,皇帝轻轻笑了一下,笑声并不大,但是在落针可闻的朝堂上依旧清晰地传进了每个人的耳朵,不少人不由得身躯一震。

皇帝缓缓开口,道:“众爱卿,你们有得是虽太祖皇帝起事,到我这里已经是两朝元老,有些也是资历颇深,已经在官场摸爬多年,有些则是近几年的新科进士,初入官场,虽有大才,却还欠缺火候。”皇帝声音平缓,就像是……像是在烛火前,给别人讲着那些过去很久的故事。

百官不知皇帝说这些所为何意,但还是恭敬地听着。

皇帝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想当年啊,朕随太祖皇帝征战四方,历经大大小小战役无数,势头甚至超过一众战将,后来先皇崩于渤海,朕登基之后有那么些日子,都叫朕,马上天子,哈哈哈哈。

但是他们却忘了,朕不仅武功强盛,文治也是不差,登基以来发展民生、轻徭薄赋,使得四方安定,国库充盈,军事上,西拒西楚,北征后金,东南联合东越,使得四方来朝,开创了一个盛世,众爱卿觉得如何?”

百官齐声道:“陛下圣明。”

皇帝轻笑出声,道:“你们的奉承话,朕着实听腻了。朕确实,文治武功都远超前朝,可是朕,也犯过不少的错啊。”

百官以为皇帝要在这个时候做自我检讨。

“朕,将自己的功过都看得明白,你们,朕自然也是看得清清楚楚。”皇帝的声音突然变了,变得威严无比,继续说道:“你们一个个,要么争名,要么争利,要么争权,步步为营,见风使舵,费尽心机。就连储君一事都闹了不知多久,沸沸扬扬,折子如同不要钱一样堆在朕的书案上,如同小山一般,你们以为你们是爱朕,是爱这大唐江山?不!你们爱的是自己,名声、财富、权力,你们都是为了自己!”或许是因为一口气说了太多话,皇帝又剧烈地咳嗽起来。

百官也因皇帝的话而心生恐惧,一方面是因为皇帝确实说中了他们的心理,一方面,是怕皇帝将他们送上刑场。毕竟皇帝将崩前血洗朝堂的例子不是没有过。

谢瑾和谢玄也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要说这些,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

谢瑾看向立在文臣之首的李孝恭,递出一个询问的眼神,李孝恭却只是轻轻摇头。

百官齐齐跪倒在地,喊道:“望陛下明鉴。”

皇帝缓过气来,继续说道:“呵呵,但是,这些都无可厚非,毕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既然能亘古长存就一定有它的道理。”百官此时已经彻底捉摸不清皇帝到底想要说什么了,一些资历尚浅的官员更是吓到喘着粗气,心如擂鼓。

皇帝继续说道:“你们不管是争名也好、争利也罢,但是你们却都是切切实实为大唐做了事,对大唐都是忠心的,不然,朕也不会留你们到现在。

但是,有些事争得时间长了,就没意义了,对吧,韩昌龄、杨世平。”

皇帝突然点名,不仅百官吓了一跳,就连这两位也是猛地一哆嗦,回过神来之后都齐齐说道:“陛下说的是。”

皇帝摇了摇头,道:“近些年来,你们为了储君之事闹得最凶,吵的最狠,上的折子也最多,你们不累,朕也有些累了。

所以,储君之位,朕做好了决断,也免得你们这事吵得天翻地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