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乔的话一出,在场除了李静言之外的女人们都惊喜极了。
大家纷纷起身行礼谢恩:“多谢侧福晋!”
虽然她们如今的份例够用,但是如果有更多份例的活,那她们的日子就能过得更好一些,谁能拒绝过更好的生活呢!
曹琴默和费云烟自然是不用说,她们觉得侧福晋是最好的,这些年也一直兢兢业业地帮着侧福晋管家,在侧福晋的照顾下,她们生活得非常滋润。
冯若昭和吕盈风跟侧福晋向来是井水不犯河水,她们遇到侧福晋的时候,该恭敬就恭敬,该行礼就行礼,但是要说她们和侧福晋的感情有多好?其实也就比陌生人强一点。
她们俩个万万没有想到,她们和侧福晋的相交淡如水,侧福晋居然还想着给她们提高待遇,她们觉得受宠若惊,内心很是感动。
一个请安下来,李静言心情很好,曹琴默和费云烟的心情很好,冯若昭和吕盈风的心情也很好,她们越发对侧福晋心悦诚服了。
请安结束之后,乔乔看着乖乖陪着自己的弘历,想到他已经三岁了,按照这个朝代的皇家规矩,他这个时候应该启蒙了。
乔乔思考着该给弘历请个什么样的夫子来启蒙。
之前三阿哥弘时的启蒙夫子已经完成了使命功成身退了,所以这会儿她还得重新找一个夫子来给弘历启蒙。
她认识的读书人虽然不多,但是她父亲年暇龄可是正统科举出身的读书人,她大哥年希尧也是科举出身,而别看她二哥如今是武将,他也是考科举入仕的,总之,年家其实算得上是书香门第,他们认识的读书人自然不少。
于是,乔乔写了一封书信给了年家,年家很快就送来了一个夫子,该夫子是一位举人,乔乔让他给弘历试着讲课,她旁听,发现这位夫子上课不会特别严肃,讲课幽默风趣,弘历也喜欢听这位夫子上课。
既然这位夫子还行,乔乔就定下了他为弘历的启蒙夫子,至于束修自然是给得足足的。
弘历开始启蒙,乔乔自然是关注的,她发现弘历小小年纪,居然能够坐得住,这就很了不得了,而过了几天,弘历的启蒙夫子说弘历非常有学习的天分,简直是天赋异禀。
乔乔没有多想,她之前可是给弘历吃过启智丹的,吃了启智丹,弘历聪明也是正常的,所以她并没有感觉多吃惊,只是欣慰于儿子小小年纪就能够自律,这可是很多成年人都办不到的事情。
因为弘历足够聪明自律,他的启蒙课程学得很好,基础打得特别扎实,而他学会所有启蒙的知识只用了一年多时间,比三阿哥启蒙所用的时间少了一半,启蒙的课程学完,夫子就自动离开了雍亲王府,夫子他自己是举人,他其实也是要考进士的,他来当弘历的启蒙夫子是因为欠了年暇龄的人情,如今功成身退,人情也还完了。
这时候的弘历已经五岁了,五岁的弘历已经学会了挺多知识,对乔乔是一如既往地孝顺和贴心,虽然弘历还小,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孝顺。
乔乔乐于弘历围着自己转,只是看着弘历的新发型,她觉得很是不适应。
乔乔摸着弘历的辫子,难受道:“弘历啊,为什么你们男子要把脑袋前半部分的头发剃光?脑袋后半部分的头发又要留成这么长来扎辫子?还必须得留这个发型!”
弘历不解得问道:“这有什么问题吗?这是咱们大清朝规定的男子发型啊!”
乔乔实话实说道:“可是这发型很丑!额娘每次进宫看到许多半光头的时候,都觉得委屈了自己的眼睛了!”
她对这种半光头的发型实在是不忍直视,欣赏不来。
弘历:“……真的有这么丑吗?”
乔乔点点头:“反正额娘欣赏不来。不过既然是规定,你还是留着这个发型吧,额娘看着看着就习惯了。”
弘历默默点头,心里下定决心,等以后他有权力了,他一定要改了这个统一发型的规定。
弘历的启蒙已经完成,乔乔还在想着怎么进行弘历的下一步学业,是让弘历去学堂念书呢,还是继续请夫子上门教导呢?
正当乔乔纠结的时候,宫里来了旨意,康熙皇帝下旨让弘历去宫里读书,每天早上去上课,下午下课了就出宫回府。
瞬间,乔乔就不纠结了,既然皇上已经有了旨意,还是对弘历好的事情,她自然是支持的。
于是,弘历开始了在皇宫上书房读书的日常,每天早早地就要起床去上学,傍晚回来吃了晚膳之后还要复习功课,每天学习的时间很长。
乔乔看到弘历小小的一个人儿读书这么辛苦,可把她心疼坏了,弘历却甘之如饴,于是她也只能听之任之,只每天让小厨房给弘历准备营养丰盛的饭菜,并督促弘历每天早点睡觉。
弘历在上书房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为了众位在上书房学习的皇孙中成绩最好的那个人,端的是鹤立鸡群,并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赞赏。
康熙皇帝把弘历叫去考校了一番,对弘历的学习情况很是满意,对弘历的为人处世也很是欣赏。
于是,当天弘历回来雍亲王府的时候,后面跟着来宣旨的太监,皇上把弘历册封为雍亲王世子,以后可以继承雍亲王的亲王爵位。
乔乔感觉惊喜极了,她搂着弘历说道:“弘历,你真争气!你以后就是亲王了,只是你要继续勤奋好学哦,这样皇上才会更加喜欢你!”
有了皇上的喜欢,弘历的未来一定会更加光明。
这倒不是乔乔对弘历的期盼太高,而是她看出来了弘历的野心,弘历他不是甘于平凡的人。
乔乔看着向自己保证一定会再接再厉的弘历,想到弘历没有父亲的帮助,皇上这个玛法对弘历虽然挺好,但是她可是看得出来皇上的寿命不长了,要是皇上不在了,上位的一定是皇上的某个儿子,她的弘历还小,那时候弘历的日子一定不如现在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