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韩娱:我在欧美男团出道 > 第115章 记住这壶酒怎么来的

韩娱:我在欧美男团出道 第115章 记住这壶酒怎么来的

作者:听雨清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2 22:32:38 来源:小说旗

**京城冬日的晨雾还未散尽**,刘明浩站在垂花门下数瓦当上的积雪。青砖墁地的庭院里,母亲正指挥着几个穿藏青制服的人往廊下挂灯笼,红绸在晨风里轻轻摇晃,映得她鬓角银丝泛着暖光。

\"浩浩,杵在那儿当门神呢?\"母亲转身时瞧见他,话音里带着江南特有的温婉,\"好不容易能好好休息一下,怎么不再多睡会儿?\"

刘明浩笑着迎上去,黑色羊绒衫的袖口沾了片金箔,是刚刚帮忙时粘上的,他伸手帮母亲理了理披肩上的流苏:\"太爷爷今儿大寿,我哪睡得踏实。\"

正说着,东厢房的雕花木门\"吱呀\"一声开了。穿深灰中山装的管家周叔捧着鎏金铜盆出来,蒸腾的热气里浮着柏枝清香。刘明浩嗅着这熟悉的祝寿香,突然想起十年前太爷爷九十大寿时,自己还是个躲在月洞门后偷看宾客的少年。

“妈,给多少人发了请帖啊?”刘明浩看着大院里的座椅说道。

“没给多少,都是和家的人有关系的,但是好像那几位也会来。”白岺雪思考了一下说道。

“他们不都挺忙吗?还都来啊。”刘明浩有些惊讶。

“‘说句难听的那时候的老将军们,现在没几位还在世了,更不用说我们家有两位,他们不管是出于尊重还是什么都会来的。”白岺雪检查着四周,看哪里还有不妥的地方。

“对了,等会儿你去门口看着。”白岺雪突然想到了什么说道。

“我去干嘛,不是有周叔在吗?”刘明浩吃着手中的橘子,含糊不清的说道。

“老周毕竟只是管家,有的事情他不好做主,你去看着,没问题就当玩了,有问题就解决,既然不睡觉就发挥一下作用。”白岺雪一巴掌拍在刘明浩的背上。

‘“疼,说就说,别动手呀。”刘明浩连忙往门口跑。

刚过中门,忽然听见前院传来一阵骚动。刘明浩穿过月洞门,看见穿对襟绸褂的周叔拦着个举手机的青年:\"林先生,真对不住,寿礼一概不收,这是老太爷定的规矩。\"

\"那我捐给老兵基金会总行吧?\"青年急得额头冒汗,定制西装前袋插着的镀金钢笔在晨光里晃眼,\"就说是以刘老名义...\"

\"明浩少爷来得正好。\"周叔如见救星,\"这位林总非要...\"

\"林先生的心意我替太爷爷领了。\"刘明浩接过烫金信封轻轻推回,腕间沉香手串碰到对方镶钻的腕表,\"不如入席后尝尝豌豆黄?听说您祖上是保定府的,我们特意请了白运章的老师傅。\"

正说着,东厢房突然传来中气十足的笑声。退役的空军中将拄着黄花梨手杖踱出来,肩章上的将星早换成和田玉平安扣:\"小林啊,当年你爷爷给前线送冬衣,可是往我们政治部拍个条子就走的。\"老将军的手拍在互联网新贵肩上,把人拍得矮了三分,\"如今时代不同喽,但有些道理,比5G信号传得还远。\"

\"明浩哥!\"穿藕荷色旗袍的表妹白希芸从月洞门钻出来,发间珍珠步摇晃得厉害,\"太爷爷说要你带着相机去西花厅,王奶奶她们等着合影呢!\"

转过三进院子,喧闹声忽然静了下来。西花厅前站着一位穿军装的中年人,正在和二叔低声交谈着什么。刘明浩认出是某集团军的参谋长,前些年见过的。对方显然也认出了他,颔首微笑时肩章上的金星微微一闪。

寿宴主厅设在第三进的正厅。二十张花梨木八仙桌按辈分排开,最上首的紫檀云龙纹条案上供着三尺高的寿桃塔。刘明浩扶着太爷爷入座时,老人枯枝般的手指在他腕上顿了顿:\"小浩,你爹像你这么大时,给我刻过一尊松鹤延年的根雕。\"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唱礼声:\"故宫博物院贺礼到——\"众人瞩目间,四位蓝衫工作人员抬着红木雕花食盒鱼贯而入。揭开盒盖的刹那,满室惊叹。九十九只掐丝珐琅寿桃在琉璃宫灯下流光溢彩,最大的那只桃尖上缀着颗鸽血红宝石,正是太爷爷当年捐赠给故宫的那批文物中的样式。

紧随其后的是首长林平等人,走了进来。

太爷爷起身相迎,“老爷子,您坐,我们都是晚辈。”林平上前连忙扶着太爷爷。

“这不一样,你们现在代表着国家的颜面,我作为长辈更应该以身作则。”太爷爷说道。

“我们是国家的颜面不假,但也是你们这些前辈,还有红色家族的付出,我们才能有这颜面呀。”王强也是笑道。

“是啊,老太爷你们刘家一门三将,蕴文年纪轻轻也已经是大校,前段时间又立功勋,您可得好好保重身体,看到这刘家一门四将啊。”林平扶着太爷爷就坐的同时也是开口说着说道。

“哈哈,好,我肯定得保重身体,但不是为了什么一门四将,他们为国家奉献是应该的,我保重身体只为了看到我的这些个曾孙辈们,结婚生子,我好五代同堂。”太爷爷和二太爷爷两人硬朗的笑声响彻正厅。

酒过三巡,曾孙辈开始献寿礼。刘明雅呈上亲手绣的百寿图,太爷爷用放大镜细看针脚:\"比你太奶奶那会儿差远了,不过心意到了。\"

当刘明浩捧着黄花梨匣子上前时,满厅忽然静了。匣中是一幅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绘制的星图拓片,泛黄的桑皮纸上二十八宿熠熠生辉。\"康熙八年太爷爷,这是您最爱讲的典故。\"刘明浩单膝点地,\"您说中国人最早把星星画在绢帛上,后来传教士带来的望远镜...\"

\"好!\"太爷爷突然拍案,震得翡翠扳指在指节上跳了跳,\"比你爹强!他去年送个瑞士表,说是能测什么心率。\"老人从怀中摸出个紫檀木盒,\"这个你收着,咱们刘家的算盘传到你这辈,整四代了。\"

木盒启开的瞬间,刘明浩闻到淡淡的桐油香。乌木算珠温润如墨玉,黄铜包角上刻着\"慎独\"二字。刘明瑜凑过来惊呼:\"这不是太爷爷书房那个...\"话没说完就被二叔用眼神截住。

宴席将散时,宾客走的差不多时,管家周叔抬出珍藏多年的女儿红。太爷爷执意要亲自给曾孙们斟酒,琥珀色的酒液在哥窑杯里泛起涟漪。\"当年打锦州,\"老人忽然说起旧事,\"我用这个壶给伤员喂水...\"他摩挲着酒壶上的弹痕,\"你们现在这些不管是从军的,从政,从商,还是搞艺术的,都要记住咱们家这壶酒怎么来的就行。\"

子夜时分,全家人在后院百年紫藤下拍全家福。刘明浩扶着太爷爷坐在红木太师椅上,听见老人在快门声中喃喃:\"你太奶奶最爱这株紫藤...\"话音未落,一阵穿堂风过,垂花门上的铜铃叮咚作响,恍若旧时光里的琴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