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明媚贵女入梦,太子将军齐齐沦陷 > 第230章 今晚月色真美

“承宁,你怎么来了。”

“在下的妻子舍弃我而去,我这是来寻她的。”

李扶音接过那龙凤呈祥的花灯,离他远了一些。

“那你找到了吗?”

“找到了,可是她似乎要远离我。”

“不远不远。”李扶音笑着靠近他,抱住他的肩膀,另一只手把花灯递给他,转移话题,“承宁,我们去放花灯吧。”

季允宸缓缓低头,在她发间嗅了嗅,叹息道:“先喝醒酒汤吧。”

李扶音还有些醉,不想听这些不喜欢的话,她撒娇:“承宁、夫君、相公,我不想喝。”

难得看她这副任性姿态,季允宸露出宠溺的笑容,他身形高大,很快护着她来到江畔,男人接过知春手中的药碗。

“嗯,不喝醒酒汤,喝糖水。”

李扶音接过,一口灌了下去,她皱着鼻子把药碗还给知春,叹了口气:“感情淡了,季承宁,我之前撒娇的时候,你任我做任何事情的。”

季允宸被她这倒打一耙的行为给气乐了。

“那我走?”

“不走不走。”李扶音拉着他的手,“你走了你就没媳妇了。”

“你也会没丈夫。”

“所以我不让你走。”

季允宸矜贵点头,他从姚忠正手中拿过毛笔,递给她。

“好了,娘子,许下你的愿望吧。”

李扶音抬起手,可怜巴巴道:“我手没劲,你来写。”

“写什么?”

“写:愿季氏承宁平安喜乐。”

季允宸手上动作一停,很快又郑重写下一行字,他蹲下来,点燃灯火,任由花灯飘走。

李扶音看着他安静的模样,有些好奇:“承宁你怎么了?”

男人没回答,只是护着她避开来往的行人,等来到一处寂静的巷角时,他忽然埋在女子的颈窝处。

“阿拙,你不用做什么,我永远都会在家里等你回来。”

季允宸想:不管此行的目的是什么,李氏扶音真的把他从身到心套牢了,他心甘情愿成为她的裙下臣,至死不悔。

李扶音轻轻嗯了一声,她抱住他的肩膀。

不一会儿,季允宸抬起头,表情已经恢复了正常,李扶音忍不住挠挠他下颚。

“我是真心想要你离开长安看看的,顺便过一段只有我们两个人的日子。”

季允宸当然知道她的心意,所以更觉得心中愉悦,他牵着妻子的手往行宫方向走。

“阿拙你看,今晚的星辰是不是跟长安不一样。”

“嗯。”李扶音仰头看着上方,繁星点缀下,他们只不过是凡间最普通的一对夫妻,“今晚夜色真美。”

季允宸侧头看她,朦胧月色下,勾勒出女子流畅的轮廓,漫天星辰坠入她的眼中,他不自觉说:“不及你一分。”

女子被逗笑了,荡了荡两人的手臂。

“季承宁,你刚才写了什么?”

男人沉默了一会,才说:“愿李氏扶音得偿所愿。”

“不对。”

“哪里不对。”

“你应该写:愿李氏扶音和季氏承宁平安喜乐、得偿所愿。”

“好,下次就写这个。”

——

翌日,李扶音和季允宸带着群臣前往农庄。

木维对此行的目的猜了又猜,他看着李朝行暗自走神的模样,思索这是否与他有关。

他冷哼一声,这李家小子一点都不坦诚,有什么事都不跟姻亲家说一声。

李朝行感受到他的怨念,打量了一眼四周,他撞了撞木维的胳膊。

“亲家公,待会有得你忙了。”

木维离他远了一步,神神叨叨的,有什么话不能直接说,果然是李向明那老狐狸的儿子,也不知他运气怎么那么好,两个儿子都成器,为了儿子的官职,赋闲在家退守一方,每日遛鸟斗鸡,日子不知道多潇洒呢。

不像自己,家里没几个成器的,他一个老头子还得在朝堂上发力。

哦不,他女儿如今的官职都比儿子高。

李朝行只当看不见他的态度,他叹了口气:“秋天真好,收获的季节,也不知道陛下和娘娘为何要去农庄,要是陛下问了什么,亲家公你可一定要答出来呢。”

木维眉眼一动,他突然想起之前皇后在朝堂中拿出来的不知名粮食,难道产量出来了?

“李家小子,一家姻亲的,你就别跟我卖关子了。”木维骑马靠近他,腆着脸道,“再说几句?”

李朝行低声跟他说了几句,占城稻是他找到的,产量多少心里大概有数,跟木维说一声免得坏了娘娘的大计。

听着他的话,饶是木维这个官场老手都不由露出一丝震惊,让其他人的视线明里暗里掠过这里。

忽然,姚忠正走过来。

“李大人、木大人,陛下和娘娘有请。”

李朝行和木维对视一眼,双双颔首,跟着姚忠正来到圣驾前。

姚忠正轻敲轿辇,有太监掀开圣驾的帷帐,露出季允宸和李扶音的面容。

李扶音探出头跟他们打了声招呼,才温声道:“木大人,我和承宁刚刚在讨论如今粮食的产量,有几个问题不甚明白,还请你解惑。”

木维作揖:“娘娘请问。”

“本朝的粮食主要以水稻、粟、豆、小麦为准,其中粟和稻是主要的农作物,木大人以为这粮食结构可会发生改变?”

木维没有立即回答,他思索了很久,终于,在即将抵达农庄的时候才回答:“回陛下和娘娘,纵观本朝之前的粮食作物结构变化,全在于当朝的气候原因。

若是气候寒冷,因着小麦和粟种植生长所需要的含水量较少,所以不管是关中还是其他地方,朝廷都鼓励百姓种植小麦和粟、豆等作物;

若是气候温润,降水量大,其容易保存的稻就成了百姓的主要粮食,臣从钦天监口中得知,本朝之后的数十年都处于较温暖的气候之下,加上娘娘兴建运河,与当地的水利工程结合,工部会建议百姓们以水稻为主,各种粮食为辅的农业结构,确保气候、政策变化下的基本口粮保障。”

李扶音知道他的意思,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历史上这个进度跟唐朝差不多的朝代确实是温暖期,这对生活在这个朝代的每个人确实是好事。

她微微一笑:“木大人说得对,但愿待会的东西能给你一点帮助。”

木维心中一动,他抬头看着前方守卫森严的农庄,隐约传来一股奇特的味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