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下嫁后,过上了想要的生活 > 第49章 跑县城去

下嫁后,过上了想要的生活 第49章 跑县城去

作者:欣星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3 02:07:06 来源:小说旗

杨西半夜起来上厕所,发现四房屋里亮着,加上还有收拾东西的声音,担心出什么事儿,就去敲门询问,“咋地啦?出啥事了,要帮忙不?”

林歆听出声音是杨西的,连忙出声回答,“三哥,没事儿,孩子生病了,我和孩子他爹打算带孩子去镇上看大夫,等爹起床后要是问起,你就如是说好了,如果没问的话,就不用主动提了。”

杨西答应后,确定自己是真的没有能帮上忙的地方,就又回去睡觉了。

林歆自从杨北出门口,就一直注意着外边的动静,听到声响后,就带着孩子出去。

一家人架着牛车往镇上赶,也幸亏现在的月光足够亮,不然连牛车都加驾驶不了,到时候去镇上也只能选择走路去。

走路要比牛车慢不少,最后导致的结果可能会耽误病情。

这个镇上只有两家医馆,杨北在这里混过,对两个医馆的大概情况也算是了解,于是驾着牛车直接去了口碑和医术比较好的那家。

听到敲门声,医馆内的人出于警惕询问了一声是谁,来干什么的。

听到是带孩子来看病的,动作麻溜将门打开,让人进来。

在他们这个地方,一般人生病了也不会舍得花银子看病,大部分人生病了都是熬,熬过去就好了,熬不过去就没了。

所以大半夜带着孩子来看病的,只能是孩子情况危急。

来镇上这会儿功夫,孩子的体温更热了,林歆抱着孩子,时不时将脸蛋贴到孩子的额头上,是最直观感受到孩子体温的变化的。

随着孩子体温不断升高,林歆心里也愈加焦灼。

老大夫看到孩子只是一个几个月大的奶娃娃,皱了皱眉,这孩子这么小,生病了也是不能吃药的,把过脉后,得出孩子是因为受到惊吓,所以才导致风寒入体的结论。

老大夫先是让夫妻俩用井水浸湿绢布敷在婴儿额头上让她降温,要是情况没有好转的话,用他家的炉子烧些开水,兑成温水后,再擦拭孩子的颈部、四肢、背部等地方,最后开了退热的药方,熬了让大人喝下去,通过母乳将退热的药喂给孩子。(注意:现实不要尝试,生病了就找医生,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干。)

看夫妻俩还带着一个半大的孩子,孩子的脑袋还一点一点的,显然是困得不行,于是就心软了,“你们这孩子和我孙子一般大,要是你们放心的话,就让他去和我孙子睡一起。”

杨北立马就答应了,并对老大夫的行为表达感谢,对他们现在来说,孩子能睡舒服再好不过。

就怕一个休息不好又生病,到时候他们夫妻照顾两个孩子可能会忙得脚不沾地。

看杨濯睡过去后,林歆照顾生病的杨穗,杨北去熬药。

平时里喝药怕苦的人,这回不用人劝,眉毛都不皱一下就将一整碗药给喝下去了。

杨北看到这一幕,心里酸酸的,闷闷的。

自己的孩子有这样疼爱她的母亲,是她的幸运,也是自己的幸运。

同时对自己妻子更加心疼,对杨老太的不满也越多,她对自己怎么样无所谓,反正他从小到大都习惯了,但是孩子是无辜的啊!

孩子才满打满算才六个月,她怎么敢,怎么能这么狠心。

在两人的精心照顾下,天大亮的时候,杨穗的体温已经恢复到和平时一样,夫妻俩提了大半宿的心也放了下来。

杨北去买了几碗馄饨回来当早餐吃。

另一边的赵家村杨家,杨老太早上起来像往常一样率先去敲四房的屋门,敲了半天,没见里边传来起床的动静,嘴里又开始骂了起来。

杨西出来,沉默一会儿,才上前道:“娘,四弟和四弟妹不在家,她们带着孩子去镇上看病去了。”

杨老太骂人的话在听到三儿子这话时戛然而止,心虚一闪而过,不会是因为自己昨天拧了那赔钱货的大腿,所以才生病的吧?

应该不是,乡下孩子个个都皮实得很,这么想着,心里又释然了,肯定不是因为自己。

不过,这老四和老四媳妇哪来的银子,家里所有银子都在她们两个老的手上,没银子她们怎么看病?

不对,就算有银子也不能浪费在一个赔钱货身上啊,那两人当银子是大风刮来的不成?

一点小毛病就吵着闹着要去医馆,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杨老头在饭桌上没看到四房人几人,问了一嘴,知道是带娃儿去镇上看病,点头表示自己知道,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可惜今天少了一个劳动力。

殊不知,不只是今天,未来好几天都会缺少一个劳动力。

等孩子病好后,杨北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去县城住几天,现在不回去了,直接回县城,如果可能的话,将商铺和庄子的事一起解决。

林歆巴不得不回去。

杨濯还小,嗯,爹娘去哪他就要去哪儿。

于是杨北拜托镇上的一个朋友将牛车赶回赵家村还给叶宝根,顺便给杨老头带个话,就说孩子的病要去县城找大夫看,过几天孩子好了他再回来。

杨北给了三十个铜板给那朋友,叮嘱他给十个铜板给牛车的主人,剩下的二十个铜板就当是他帮忙的辛苦费,那朋友很高兴的应下了。

就跑一趟传个话的功夫就有二十个铜板的收入,不亏还赚到了。

将昨晚带出来的东西放到镇上的房子后,杨北就带着妻子去镇上租车的地方租了一辆马车送他们去县城,去县城一个人要二十文,租下一辆马车的话要二百文。

为了舒服,杨北直接租了一辆马车,要是不租车的话,车夫是马车车厢内能塞多少人就塞多少人,不会考虑顾客舒不舒服。

在杨北等人去县城的路上时,杨北的朋友也将牛车和铜板送到叶宝根家,还去地里给杨老头递了话。

他传话的时候是在地里,那时候有很多村民都在地里干活,听到杨北要带着孩子去县城看病,心里不禁疑惑,昨天他两个孩子还好好的,咋今天就严重到要去县城看病的程度了呢?

这也太突然了。

一些人觉得他传话传得不清不楚的,这杨北有两个孩子,到底是哪个孩子病了啊?

那朋友也回答不出来,不想再听这些大娘婶子你一嘴她一句的提问,说了杨北昨晚带孩子去看病的医馆,让她们想知道就自己去问,然后就跑了。

众人心里虽然觉得好奇,但也不会多此一举去询问,对她们来说,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春耕,这是关乎全家人下半年能不能吃饱的大事,现在有什么事情都要为春耕让步。

杨老头虽然对四房的孩子有那么一丝的担忧,但最遗憾的是未来几天少了一个壮劳力,人少了,家里仅剩的三个男人要干的就多了。

杨北和林歆直接去了县城的房子,是一个一进的院落,有正房、东西厢房以及四间耳房、前面的倒座房。

目前一家人都住在正房,东西厢房还空置着,打算等孩子长大后给孩子住,四间耳房有两间空置着,一间用来当茅房,一间当厨房,倒座房用来放置杂物。

和林家三进的院子比起来不大,但是够一家几口住的了。

这个院子还是林歆及笄的时候,她嫂子送她的礼物。

她二姐及笄的时候,嫂子还没嫁进来,但后来在嫁妆那里给她添上了。

她其实挺佩服大嫂的,明明没比她们大上几岁,但却能管理好那么一大份家业。

因为孔家财富多,不免会引起小人觊觎,所以孔家的几个女儿都是挑的读书人嫁出去,广撒网,有一个有出息的,他们都不算吃亏。

这事孔氏嫁进门的第二天,在敬茶的时候她就向在场的林家人坦诚了,所以林歆也知道。

也正是因为孔氏为人坦诚,林母也不是什么刻薄的婆婆,所以孔氏和林家的人都能相处的不错,没有什么明显的冲突矛盾。

更不用说她进门就为林家诞下长孙,三年后又给林家添了孙女。

林牧本来考中秀才后想再等个几年再考举人的,但因为妹夫读书太有天分,一路顺顺利利的考上了进士并且当官,加上媳妇想要自己能有出息,希望他能早日进入官场,为孔家提供一点的庇护,于是只能将计划提前,头悬梁锥刺股的读书了。

准备了那么多年,林牧对于自己的学识还是有信心的,之前不考是因为想多沉淀几年。

但是后面,两座大山压在肩膀上,就顾不上沉淀了。

没嫁人的时候是租出去的,后面嫁人后就收回来了,就是为了以后到县城的时候有地方住。

最开始的时候,林家父母其实是想让女儿女婿住在这房子里的,但是杨北和林歆不愿意,一是林歆顾及杨北的面子,二是杨北觉得自己父母知道这事后,肯定会像蚂蝗一样牢牢扒在自己身上吸血,以此来补贴儿子。

看两个孩子都不愿意,林父和林母也就没有强求。

到县城的时候,时间已经不早了,所以没有去林家,而是直接去自己的房子。

杨北每次来县城,都会住在这里,顺便打扫卫生,所以房子不是很脏,只有薄薄的一层灰尘。

杨穗一直黏着林歆,所以房子的卫生是杨北打扫,杨濯跟在屁股后边帮忙。

趁孩子睡觉的功夫,林歆上街买菜回来做饭,粮食厨房里还有一些,所以用不着买。

第二天林歆就带两个孩子去林家,林父和林牧去书院了,家里只有林母和大嫂在,看到林歆,两人都很诧异,“咋没带个信就回来了?”

林歆就将孩子生病的事说了出来,孔氏看向小姑子怀里的奶娃娃,“现在是好了吧?”

“病是好了,但是吃的好像没有以前多了。”

林母安慰,“没事儿,现在病刚好,胃口肯定是没有以前好的。”

“对了,你们现在来县城,千万要看好小濯,昨个儿又有人报案说孩子不见了。”孔氏提醒,“现在我都不让两个孩子出门了。”

“行,我知道了,谢谢嫂子提醒。”

杨濯对大人的谈话不感兴趣,和林歆说想去和表兄玩。

孔氏就让身边的丫鬟带他去找人。

林家虽有一定的家底,但是丫鬟小厮却不多。

孔氏没嫁到林家前,家里几个读书人每人配备一个书童,林歆母女身边也有一个丫鬟,然后有一个专门做饭和看大门的大叔,家里人口极其简单。

孔氏嫁进来后,陪嫁的丫鬟有两个,铺子管事那些林歆也不清楚到底有几个。

一家人又聊了一些其他的,林歆想起这次来县城的目的,“对了嫂子,之前不是托人带话给你,拜托你注意有没有谁家要卖铺子吗?还有田地的事,现在有消息了没?”

孔氏点头,但有些犹豫,“有消息,但是铺子的位置和田地都不怎么好,不是很建议你买,有这个银子不如去府城买。”

林歆迟疑,“可是府城离这里太远了,我们也不好管理。”

“这个不是问题,要是你买了,以后我去巡视我的嫁妆的时候可以帮你看看,不用经常盯着,找人管理就好了。”

“那是铺子还是田地?”

“有铺子也有庄子,是我没出阁时认识的一个朋友出售的,她丈夫要去江南地区做丝绸生意,但是还差一点银子,就想着卖掉一部分嫁妆来帮助丈夫,因为着急卖出去,所以价格比平时要低不少。”

“那庄子相当不错,背靠大山,又有一条小河从庄子贯穿而过,作物的灌溉不用担心,恰巧你又传话来说有买地和铺子的想法,所以就想着给你提提。”孔氏解释着,“要是后面你不想要,我是打算着买下来的。”

“那庄子多大?要多少银子才肯卖?”林歆很挺心动,但是不知道手上的银子够不够。

“足足有二百一十八亩,统一按照十两一亩来卖。”

林歆点头,这个银子倒是可以拿出来。

“我晚上和杨北商量一下,要是确定的话,明天就来找你一趟。”

“行,你们夫妻俩好好商量。”

林歆带着两个孩子在娘家待了一天,傍晚杨北来接才依依不舍离开,林母挽留,让一家人就在林家住下来。

但林歆拒绝了,她已经出嫁了,偶尔住娘家还行,但是经常住的话,不合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