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兰强忍着才没让自己笑出声来,就她这副模样,估计自己也是心不甘情不愿,又不得不来,怕是卖不了几天就得黄。
亏自己先前还在担心多出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原来不过是虚惊一场。
弄明白这些事情之后,张秀兰顿时没了继续和桑榆闲聊的心思,简单敷衍几句后便寻了个借口回摊位忙碌。
桑榆偷瞄好几眼,见她真的不再关注自己,顿时长舒一口气。
她自然是故意卖惨,把自己说得惨一些,示敌以弱才能让对方放松警惕。
能不惹麻烦卖掉东西最好,若是真不小心惹上麻烦,她也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早上正是坊市一天之中最热闹的时候,人来人往,不停有人穿梭在坊市之中,小贩的叫卖吆喝声不断。
有要卖糖的客人沿路走过来,瞧见两个相邻的卖糖摊子,自然得好好打量一番,看看哪家的质量更好。
见有客人在摊位前止步,张秀兰立马热情地招呼起来:“客人可是要买糖,我家做糖的手艺三代相传,谁吃了都夸,要不要来上点?”
三代相传当然是没有,也就近两年家里富裕起来,她们夫妻二人才做起这卖糖的买卖。
从别处进些便宜的糖,回家后再稀释加工,利润比正儿八经卖糖要高出一大截。
至于水加多了稀释的糖浆颜色浅,加些染布的染料,谁也看不出纰漏。
听她一番叫卖,站在原地踌躇不定的那人顿时有些心动。
不过他还是耐住性子,将目光投向另一边的桑榆,眼神中的意思不明而喻——她介绍完了,你不介绍介绍?
桑榆忍不住抽抽嘴角,就买一份糖你还挑上了。她只当看不懂对方的眼神示意,低下头轻轻地将一块糖敲成碎块。
不用敲得特别碎,敲至每块约莫有指甲盖大小,之后再用一张树叶垫着放在摊位旁。
做好一切之后,她也开始吆喝起来:“自家做的饴糖,先尝后买,不甜不要钱。”
她今天可不是来玩的,全指望着卖糖补上建房的资金缺口。
先尝后买?
这个口号可不得了,现在物资匮乏,哪怕是生活在城里的人也得省吃俭用,一文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
何况人的本性里就有占小便宜的习惯,向来只听说过卖东西的少秤,倒是从未听说过不花钱就能先尝尝味。
附近半条道上的人纷纷围了过来,将桑榆和张秀兰的摊位围了个水泄不通。
吓得张秀兰半个身子扑在面前的糖块上,大声嚷着:“走开走开!我这不让尝。”
她心中惊惧生怕别人趁她不备抢走糖块的同时,也不免觉得自己先前猜测的果然没错。
这小姑娘哪是个能安生做生意的主,怕不是一直被家里人欺负,如今怄气要将带来的糖全都给半卖半送出去。
虽然这个举动可能会影响到她今日的生意,但做生意的日子还长,少做一天生意无妨,可不是天天都能看见好戏。
听她说不让尝,围着她的众人顿时没了兴趣,朝着桑榆的摊位围拢上去。
众人在桑榆摊位前围成一圈,瞧着面前年纪尚小的女娃娃,有位头发半白的老奶奶好心提醒:“小娃娃,你刚刚是不是吆喝错了,买了才能尝?”
桑榆感激地朝她笑笑,却没附和着对方的话往下说:“不,我这的糖就是先尝后买……”
话还没说完,立马就有一人迫不及待的插话:“那先给我来一块尝尝。”
饴糖可是好东西,平日里谁舍得吃,难得遇到个傻子白送。
她都说了先尝后买,这里这么多人,他就是尝了不买也找不着他。
他的小心思桑榆不可能想不到,为了防止这类人白嫖,她提前想好了办法。
“我话可还没说完,诸位别心急。”
桑榆不慌不忙地将自己先前砸好的小碎糖拿到手心里,继续说:“糖的确是先尝后买,但有个要求,只给孩童尝。尝完他们要是说不甜就不用钱,要是说甜嘛,就得买上一两。”
她这主意和上次卖糖时用的法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孩子的家庭,花六文钱给孩子买点糖还是舍得的。
更何况众目睽睽之下,再怎么爱贪小便宜的人,也不会教自家孩子撒谎说糖不甜。
就算她运气不好,真遇上这种厚脸皮的人,亏进去的也不过是块碎糖,完全能承受这种亏损。
随着她的条件说出来,围拢的人群并没像她预想中一样四散开来,反而纷纷点头觉得有理。
天下哪有白来的馅饼,有条件才是正常的。若是什么条件都没有,他们反而不敢去尝那块免费的糖,鬼知道里面有没有下毒。
带着孩子的顿时上前一步,没带着孩子的则懊悔不已,怎么今日出来就没带上自家小子呢,白白亏了次吃白食的机会。
桑榆一边给孩子们分糖一边维持着秩序:“小妹妹你拿好,大家别挤,都有都有。”
这种场面别人可能会紧张会害怕,但她是谁,网红博主!
线下探店的时候,若是提前预告过位置,光是来偶遇的粉丝,数量就比这里的人多出好几倍,能把她围个里三层外三层,手都差点握秃噜皮。
人越多她反而越镇定,本该手忙脚乱忙不过来的场面,却硬是让她搞成有条不紊,该品尝的品尝该买糖的买糖。
街上绝大部分人都围在桑榆的摊位前,哪还有人会光顾自己的生意。
李秀兰盖好自己的糖以免被偷后,就一直伸着脖子想看桑榆的笑话。
却没想到笑话没看成,拎着一包包糖块出来的客人是越来越多。
她一开始还觉得是偶然而已,这么多人白吃白喝,总有人抹不过面子买上一两。
但随着拎着糖出来的客人越来越多,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满意、幸福的微笑,她渐渐坐不住了。
这些人是傻子不成!白吃白喝还不够,居然真的会买她的糖。
糖可不像盐一样是必需品,城里总共就只有这么多人,每月的需求量就那么多。
从桑榆那儿买完糖,短期内就不会再买她的糖,无形之中她就少挣了好多好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