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流放三千里,我靠厨艺带飞全家 > 第六十二章 婶子这秤可准了

火堆已经升好,可以开始熬糖。桑榆坐在火堆旁,不断搅拌着锅内的液体。

桑兴皓悄悄凑过来,脑袋放在她的膝头,眨巴着圆溜溜的眼睛盯着她看。

“阿姐,你明日去城里,我也不带吗?”

他可是阿姐的好帮手,每次称重都称得特别好,为何阿姐这次去卖糖却不带他呢。

桑榆早就注意到他暗戳戳在盯着自己,还以为他会等到明早再来上上次那一出,抱着她的腿不松手,却没想到现在就等不及凑上来。

她手上动作不停,没把桑兴皓当成个不懂事的孩童,笑着软言同他商量。

“这次阿姐还有些事,带着皓儿不方便。等下次再带你一起去,好不好。”

闻言桑兴皓有些不高兴地扁起嘴,但最终还是答应下来:“那好吧,下次阿姐一定要带上皓儿。”

隔日清晨,桑榆将昨晚做好的糖块放入篮子中码放整齐,拎着篮子一路往东行去。

她今日来的时间早,进入岭南城时,路上连行人都不多。

为了以防万一,她没去上次的永和坊。

同行人问过之后,来到一处坊市入口,坊市牌匾上书三个大字——永兴坊。

这次桑家夫妇摘回来的金樱子分量不少,足足熬制出近十多斤的糖块,具体有多少斤桑榆就估算不出来了,得称重之后才知晓。

家里还有之前剩下的糖没吃完,于是这次她将新熬出的糖全都带了过来。

依旧是熟悉的小房子,排队进门、登记货物信息、称重、交税,一套流程行云流水。

直到称重的时候,桑榆才知道原来这次一共制出十六斤三两的糖,交完三十三文钱后,她领到了一块牌子。

牌子上和上次永和坊的几乎一模一样,就是背后的字不同。她今日来得早,领到个靠前的号码,乙区二十七。

此时时间尚早,坊市内小贩的数量远比行人要多得多,一个个都在忙着将自己带来的东西摆放出来。

桑榆寻到位置的时候,心中便暗道不妙,二十六号摊位上,卖的也正是饴糖。

俗话说得好,同行是冤家。哪怕间隔一个摊位都还好些,靠得如此之近,怕不是连对方一次卖出多少糖都能听见看见。

她有心想回去换个远些的摊位,却看见有人越过她,在更后些的摊位陆续摆放起东西。

若是现在再去换,回来指不定排在哪,到时候生意有多惨淡可想而知。

她一咬牙,将手上的牌子挂在后面墙上,从篮子里拿糖出来摆放。

价钱一样,位置差不多,客人买谁的不买谁的,那看的就是品质,怎么也怪不到她头上。

原本二十六号摊位上的妇人还在懒洋洋地打哈欠,日日都得起早过来占位摆摊,人是到了,脑子还没睡醒。

不经意地扫过桑榆面前的东西,她瞬间精神起来。

哟呵,今儿还真是巧了,遇见个同样卖糖的,看成色品质还挺好,那她今日的生意可就落不得好。

摆好三堆小糖山之后,桑榆环视一圈,很快瞄准自己摊位斜对面卖醋的一人。

她装了几块有些磕碰的糖,走到对方摊位前,脸上带笑礼貌发问:“姐姐,我是在旁边卖糖的。没带秤,不知可否用糖借您的秤用用。”

卖醋的是个二十出头的妇人,见她年纪小会来事当即同意下来:“行,我也不常用。”

售卖这些需要称量又定期会来坊市里做生意的人,都是自己买的秤。

又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有生意,借给旁边没秤的摊贩用用倒也无妨,更别提桑榆还主动带着谢礼上门。

借到秤,桑榆终于安下心来,不用担心有人买她却卖不了。

按理来说,她问跟自己一边摊位的人借秤是最方便的,就像上次一样。

但旁边卖糖的会愿意借她秤?估计巴不得她没秤用才好呢。

桑榆刚回到自己摊位,旁边卖糖的妇人便伸着脖子同她说话:“哟,小姑娘,你怎么不向我借秤呢,婶子这秤可准了。”

桑榆的眉头一挑,这是怎么回事,她听着怎么那么像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什么好心呢。

再抬起头时,她却是满脸的懵懂,像是才反应过来般捂住嘴巴:“啊?还可以向婶子借吗?我还以为婶子会不喜欢我呢。”

果然不过就是个又小又傻的女娃娃,妇人心中窃喜,脸上还是维持着那副和蔼模样。

“当然能借,咱们卖的东西虽然一样,但我和你无冤无仇不是。”

桑榆摸不清她到底想做什么,顺着她的话往下说:“可我已经跟那边的姐姐说好了,怕是只能辜负婶子这份好意。”

“没事没事。”张秀兰浑不在意地摆摆手,她也就是说说而已,真让她借秤她也得收钱才行。

她又假模假样的和桑榆闲聊了一会儿,终于切入正题,似是忽然想起一般的问:“你家大人呢,怎么让你一个小娃娃过来卖糖?”

她更想问的其实是,糖是谁做的?能做多少?出糖率高吗?以后会每天都来卖吗?

但她心里清楚,哪怕是看起来是不过十岁上下的桑榆,在听见她如此直接的问题后也会察觉到不对。

循序渐进,慢慢来,她总能套出这些东西。

张秀兰还真不相信,自己活了三十多岁,还糊弄不了一个小姑娘。

然而有些话,哪怕她没有直接说出来,桑榆也能看出来。

她眨了几下眼,想努力挤出些泪水来,却连一点泪花都没能挤出来,看得张秀兰还以为她被风沙迷了眼。

行吧,挤不出来就不挤了,没眼泪也能继续演。

桑榆用力揉红了眼,贝齿紧咬着下唇,一副泫然欲泣的模样,哑着嗓子说:“家里人……我来卖糖挣钱给大哥建房子。”

句句都是实话,又句句都不是实情。

她中间哽咽了一下,没说出声音来,张秀兰却自动脑补上了几个字——不在了。

啧啧啧,这小娃娃怕不是家里长辈出了事,只剩下叔伯婶子,他们逼着她来卖糖挣钱。

这可真是……太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