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名媛夫人助我平步青云 > 第215章 翻江倒海的能人

名媛夫人助我平步青云 第215章 翻江倒海的能人

作者:一颗水晶葡萄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3 04:56:21 来源:小说旗

李默扭过头,看到了这位曾经前倨后恭的吴校长,他自然也是笑脸相迎:“吴校长可别折煞我,就喊我小李就行了。”

“可以啊,上次来党校的时候,还是四级主任科员,现在都已经是正科了。这充分说明,我们党校成材率是相当高。早上别排队了,我那边已经准备好了,跟我一起过去坐。”

吴雨对李默很热情,拉着他去旁边的大桌。至于管好学,根本没有入吴雨的眼,把他当作空气了。

管好学小肚鸡肠,不过他也是有眼力劲的,看到人家把自己当成空气,他就走到一边默默排队,仿佛真的变成了透明人。

吴雨来之前,食堂已经有人将早点都摆上了大桌。这张桌子,几乎可以称为VIp桌。

看到一桌子上丰盛的早点,李默说道:“还有客人要过来吧?”

“李部长还有省委党校黄校长过来督学,这不拉你一起作陪么。”

吴雨说话的时候,眼睛也一直盯着食堂入口。

没一会,果然看到李清梅跟一个儒雅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李默这边刚起身,吴雨不知道何时已经出现在入口处,伸手与儒雅中年男人握手:“欢迎黄校长前来指导工作。”

李默认了出来,这个人是省委党校副校长黄继学。之所以能够认出这个人,是因为此人在安北省政界有一定的名气,之前担任某市常务副市长,后来被直接调到了省委党校担任副校长。

虽然从职级来说,是属于平调过去的。但是熟悉官场的都知道,黄继学等于被闲置了。从实权副职到了党校,不亚于被发配。

在李清梅和吴雨的陪同下,黄继学走了过来。

李清梅看到李默之后,笑着给黄继学说道:“这是老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李默,上一轮科级干部培训班还是优秀学员,没想到这一轮处级干部培训班,他又来了。”

李默开玩笑道:“学习使人进步,只能说我这个人太想进步了。”

黄继学笑着点头,算是打了招呼了。

五个人往这里一坐,黄继学对吴雨说道:“吴校长这个安排有问题,李默同志是学生,应该坐在上座。毕竟李默同志是我们服务的对象。”

从黄继学开玩笑的态度来看,应该是性格比较随和的。

李默赶紧接过来:“那可不行,各位领导应该坐上座,都是我学习的对象。你们是老师我是学生,哪有让老师坐在下座的。”

李清梅笑而不语,她知道李默这小子看起来闷,实际上反应速度还是很快的。给他一个发言的机会,他肯定不会让话掉在地上。

黄继学觉得李默也有点意思,便没有再调侃他,而是聊起了老山县的情况:“说起老山县,我倒觉得这个小县城有点不简单。半年之内,惊动省里两次,能够被省里记挂在心,说明这县里面有能人啊。”

黄继学所说的惊动省里两次,一次就是幸福村的项目,因为成为典型案例,后来反转再反转,又有省人大过去,算得上是惊动省里了。

还有一次,就是不久前的水沙乡扫黑事件。大多数人只知道万天集团涉黑,实际上一系列问题,正在逐步解决。而且省里因此对乡镇一些履历造假,都在严查。

真正的大问题,反而以无声无息的方式正在逐步处理。

黄继学说省里记挂在心,自然是问题还没有解决。证明这件事的内情,黄继学是清楚的。

所以他说的能人,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很难评价了。

李清梅闻言,瞥了一眼李默:“的确有能人,翻江倒海的能人。”

黄继学所说的两件事,都和李默有一定的关系。幸福村项目就是因他而起,至于万天集团涉黑事件,他就是调查组组长,而且还是他把关键证据直接递交到了省里。

只是这两件事,给庆州市和老山县,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李清梅这个能人,是带着讽刺口吻的。

李默干笑一声,不敢再说什么。

不过他这个行为,自然引起了黄继学的注意,他看向李默:“李默同志是老山县的人,看来对这两件事比较了解,不如具体跟我们说说。”

这就难倒了李默,李默自然对这两件事非常了解,甚至可以说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他都了解。但是让他来说的话,无疑是自曝家丑。

可如果说不大清楚,黄继学如果知道了自己在这两件事上扮演的角色,那肯定会直接说自己耍滑头。

李默看了一眼李清梅,指望这位“姑姑”帮自己解嘲。

结果李清梅很有兴致地看着这边,丝毫没有帮忙的意思。吴雨对于这些情况了解不深,所以秉承着不说话不出事的思路,假装木头人。

李默只能硬着头皮说道:“这两件事怎么说呢,我觉得有句话说得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两件事,看似暴露了问题,实际上是为了刮骨疗毒提供了条件,为下一步振兴发展夯实了基础。”

李默只能硬扯,人家想要知道一些细节问题,但是他偏偏绕着细节走,专门说大的。

黄继学笑容玩味,显然听出了李默的敷衍。

“按照李默同志的话,就是交了学费是吧?贫困山区想要发展,必然要走过的阶段。”

黄继学这话听起来是顺着李默的话说,不过却是设了一个陷阱,因为“学费论”显然有轻视代价的意思,过度美化造成的损失。

面对黄继学的语言陷阱,李默不由想起昨晚看俞天骏新闻中曾说过的一句话,他说道:“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

地方发展要顺天时,通地气,符合客观规律。而发展的规律,向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发现问题到重构系统,再到创造新知,才能让地方浴火重生,甚至是凤凰涅盘。”

李默引用的这番话,是多年前安北省连续出事,俞天骏回答记者的一番话。他借用过来,觉得还算是比较完美回答了问题。

却没有想到,李默回答了这番话之后,黄继学明显愣了一下,目光有一瞬间变得凌厉了起来。李默不由心里一跳,不知道哪里踩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