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名媛夫人助我平步青云 > 第69章 就是玩真的

名媛夫人助我平步青云 第69章 就是玩真的

作者:一颗水晶葡萄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3 04:56:21 来源:小说旗

车子开到铜石镇,铜石镇在老山县算得上是大镇了,各方面情况比水沙乡要好。

不过他们前往的地方并不是镇政府,而是一个叫作幸福村的村子。

前往这条村子,路就难走得多。不过好在车子是公家的,李超也不心疼,碰到坑坑洼洼的敢往前闯。

这个村子地势比较高,在半山腰上,能够远远看到已经废弃的矿山。矿脉裸露的山体被荒草覆盖,铁锈色的岩层在阴天下显出斑驳的灰褐。

“这里是幸福村,以前叫作矿山村,后来矿山停了之后,这里的人改从事农业生产。”

车子停在村子外面,林艾兵给两人介绍了起来。

李默对此并不稀奇,一般这样的村子,都是早期依矿而建。后面矿采完了,或者因为各种原因不给采了,村子里的人故土难舍,或者没有经济来源去县里面居住,所以依然住在村里。

只是脱贫攻坚的时候,按说应该解决公共设施等问题才对。

李默问出这个问题,林艾兵让他去村子里面看看就知道了。他随着林艾兵往里面走,方才明白他所说的意思。这里的村民,竟然大多都有些残疾的。

林艾兵解释:“这里以前是矿山的残疾职工安置点,后来才形成了村落。脱贫的时候给了兜底政策,并且也通了水电,就是这条路不大好弄。”

听到修路两个字,李超在旁边嘿嘿一笑:“老林,你不会让我们给他们修路吧,咱们是科技服务,可干不了修路这样的大事。”

李超的话 有点刺耳,但是李默也是这么想的,虽然说要挑战困难,却不代表他什么困难都敢挑战。修路这个事情,他去干的话,属于吃力不讨好。

县科协的工作,还是在科技下沉上,修路那是地方的事情。

林艾兵却摇了摇头,带着李默继续往村子里面走,一直走到村子后面的时候,看到这里很多田地。而在这些田地之上,有一个小小的玻璃棚子,感觉非常突兀。

林艾兵就是将李默等人带到了棚子这边,他一边走一边介绍了这个棚子的情况。原来这个棚子是幸福村一个退役军人搞的一个智能温室大棚。

林艾兵提到这个退役军人的时候,颇有些感慨。这个退役军人叫作董辉隆,军人退役之后就来到矿公司上班,后来在一次见义勇为中受伤残疾。

由于在外面出的事,不归矿公司管,不过好在矿公司将他安置在幸福村,也帮扶了一段时间。后来矿停了,公司也撤了,地方上对他进行了帮扶。

而且按照政策,董辉隆是可以搬到县里面安置的,但是他一直没有离开幸福村,而是在搞智能温室大棚,想要带着村民一起致富。

李默皱眉问道:“为什么他想起来要搞这个?”

林艾兵叹了一口气:“因为幸福村残疾人很多,如果能够搞智能大棚的话,非常方便残疾人耕作,你进去看看就知道了。”

李默听完,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他是个利己主义者,但是内心的良知却让他对这些努力照亮别人的人,心怀敬意。

进入这简陋的“小棚”之后,这里也就十来个平方,不过一进来就感觉到温度舒适。不同于在电视上看到的高大上智能大棚,这里面很多材料明显都是家用电器改造的。

进来的时候,李默看到一个中年人带着两个村民在研究着什么。

听到声音,中年人起身看过来,然后露出了干净的笑容:“林主任,你怎么来了?”

中年人就是董辉隆,他一站起来,众人都能看到,他一条小腿是一根木棍代替的。林艾兵在路上介绍,董辉隆是救一个孩子的时候,车祸导致一条小腿截肢。

林艾兵向董辉隆介绍李默:“这是我们县科协专职副主席李主席。”

董辉隆闻言,也向他伸出了手。

李默握着他的手,只觉得他的手掌很大也很有力。

林艾兵抓住机会说道:“小董带着我们李领导转一圈,谈谈你这个大棚。现在乡村振兴科技服务这一块,他就是分管领导。”

林艾兵有意这么介绍,其实也是把李默架起来。你不是要挑战困难么,现在就把困难给你挑战。看他这个架势,应该不止一次这么干了。

果然,董辉隆眼睛一亮,然后热情拉着李默开始讲解了起来。

总共也就十来平方的地方,按说没有多少东西,但是董辉隆却滔滔不绝。他这个智能大棚的灵感来自集装箱植物工厂,也就是在废旧集装箱里面用多层立体种植系统,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不同阶段的种植和收获,从而大幅提升产量。

不过这里面涉及很多设备,例如营养液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环境控制系统等。李默哪怕不懂行,也知道这样一套整体下来,价格在十万左右,甚至有可能高达一二十万。

然而董辉隆介绍完之后,在提到成本的时候,他说通过回用二手材料,能把价格压到五万不到,甚至是能够压到三万以内。

而一个这么大的地方,一年产量相当于两亩地的产量。

李默突然感到有些惭愧,在不久之前,他与县长郑宏云讨论科技的时候,又是deepseek,又是机器人。可是真的到一线来,他觉得自己远不如董辉隆这样的“土专家”“田秀才”。

自己说得那些,看似高大上,实际上与一线的结合点都找不到。人家学历不高,但是真正通过实践,在农业上做出了科技文章。

李默突然的沉默,让众人说话的声音不自觉小了下来。

“需要多少钱,能干出规模来?”李默突然看向董辉隆。

董辉隆一愣,然后露出了欣喜的神情,他没有想到对方直接提到资金。这些年林艾兵也陆续带来过不少人,但是真正能够感兴趣的人不多。

有一次带了一个老板过来,口头上答应要投资,最后也就象征性转了五百块钱,说是投资不如说是施舍。

一些干部过来虽然送上很多精神鼓励,但是真正能出资的少之又少。初期的时候,林艾兵通过铜石镇以科技下乡的名义,从别的地方节约了一些资金过来,但是资金到了镇里也就不了了之了。

因为这个项目要做到规模化,不仅需要资金量大,而且还涉及修路、销售渠道等等。项目倒是好项目,但是敢于去做的不多。

李默是唯一一个,直接开口问总资金投入的。而且从他神色来看,对方是认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