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 > 第220章 户部尚书:殿下,臣真的没私吞棺材本!

寅时三刻的晨雾还未散尽,石静娴握着太子金印踏进户部值房,目光扫过架阁库堆积如山的黄册。李光地捧着热茶迎上来,三品孔雀补服下摆沾着墨渍,活像只落了水的锦鸡。

\"殿下亲临核查河工账目,实乃万民之福。\"老尚书躬身时,袖口隐约露出半截《金刚经》——这位日日烧香拜佛的户部掌印,三日前刚将三十万两治河银划进\"孝惠章皇后冥寿祭祀\"项下。

石静娴径直走向紫檀算盘,象牙珠子碰撞声惊飞檐下麻雀。她想起穿越前在刑侦队比对银行流水的情形,此刻摊开的《赋役全书》上,\"永定河疏浚\"字样竟在直隶、山东两省账册同时出现,连耗羡银比例都精准到毫厘不差。

\"李大人可知何为'大数定律'?\"她突然发问,指尖停在算盘第七位上。这是《九章算术》未曾记载的西洋词,却暗合《周易》\"大衍之数\"的精妙。

老尚书捧着茶盏的手一颤,青花瓷盖叮当作响:\"老臣愚钝......\"

\"那便说说这河工银两。\"石静娴抓起两本黄册拍在案上,惊得架阁库梁柱落灰,\"直隶省奏报挑挖河道用夫五万,山东省呈文称征调民夫三万,可两省拨付的'每夫日给银八分',加起来正好是三十万两整——\"1

满屋子主事齐刷刷跪倒,李光地佛珠绷断,檀木珠子滚进炭盆迸出火星。石静娴踱到窗前,望着太和殿方向勾起唇角。这是她上月从詹事府故纸堆里翻出的破局术:将《营造法式》中的\"功限\"计算法,嫁接在《大清会典》的赋税核验上。

\"更妙的是,两省呈报民夫数相加恰为八万。\"她突然转身,蟒袍玉带掠过算珠发出清越声响,\"八万夫役每日八分银,百日工期该是六十四万两才对,怎的账上只支三十万?莫不是李大人在阴间也设了河工衙门?\"8

李光地突然剧烈咳嗽,竟呕出半口血来染红白须。石静娴冷眼看他瘫软在地,想起三日前粘竿处密报:这位\"清廉尚书\"在通州的别院里,藏着二十口描金寿棺,每口都填满南洋珍珠。

\"殿下明鉴!\"仓场侍郎王掞突然扑到案前,\"李大人上月确将余银存入天银号生息,说要为八旗孤老置办义冢......\"

石静娴抽出袖中《鱼鳞册》甩在他脸上,江宁织造进贡的云缎刮出红痕。册页翻动间露出密折朱批:\"查顺天府宛平县义冢地亩,较康熙二十三年反减三百亩。\"这是胤礽扮作太子妃去慈宁宫请安时,从太后与宜妃的闲谈中套出的要情。3

\"好个义冢!\"她抬脚碾碎滚落脚边的佛珠,\"拿死人钱养贪官,也不怕佛祖降个雷劈?\"话音未落,天际当真传来闷雷。王掞裤裆渐湿,李光地彻底昏死过去,官帽滚落露出光秃头顶——那戒疤分明是新烫的。

康熙踏着惊雷迈进户部时,正瞧见太子拎着李光地衣领往铜盆里按。水花四溅中老尚书悠悠转醒,睁眼就见皇上明黄袍角,竟又吓得背过气去。

\"保成何时学的查账绝技?\"皇帝摩挲着翡翠扳指,目光掠过案头堆叠的账册。那上面朱笔勾勒的异常数据,竟与暗卫密奏分毫不差。

石静娴跪呈《河工稽核疏》,袖中藏着胤礽昨夜塞来的帕子,上面绣着歪扭的满文:\"已买通李光地小妾,其卧房暗格藏有外省冰敬账簿。\"她深吸口气,照着帕子背面的提示开口:\"儿臣近日研读《算法统宗》,悟出'四柱结算法'可验虚实......\"

窗外忽起喧哗,粘竿处侍卫押着个抱妆奁匣的妇人撞进门来。匣盖震开瞬间,几十张当票雪片般飞出,最上面那张赫然写着:\"抵押寿棺十口,借银五万两。\"4

\"好个吃斋念佛的李光地!\"康熙一脚踹翻铜盆,热水浇醒的老尚书哆嗦如风中残烛,\"传旨!即刻查封户部架阁库,着太子总理清查全国钱粮亏空!\"

石静娴领旨时瞥见梁九功捧着的奏折,封皮上\"请废太子\"四字墨迹未干。她摸着袖中胤礽绣的帕子暗笑:这棺材本埋得妙,倒给自己埋出个总理大臣的头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