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 > 第282章 黄河汛期,太子连夜画等高线图

寅时的更鼓刚敲过三响,毓庆宫的书案已堆起半人高的河防舆图。石静娴捏着狼毫的手悬在半空,一滴朱砂墨\"啪\"地落在《豫省黄河堤工图》上,恰染红了开封府那段弯曲如肠的河道。

\"殿下,南河总督八百里加急!\"侍卫顶着夜露跪呈塘报。她展开染着泥腥味的奏折,指尖抚过\"兰阳铜瓦厢水位日涨三寸\"的字迹——这分明是1855年黄河大改道的前兆!

烛火\"哔剥\"爆了个灯花,映得她眉间沟壑更深。真正的胤礽此刻应当蜷在太子妃寝殿的锦衾里,抱着鎏金手炉咒骂月事腹痛,而她这个冒牌太子,却要对决这条悬在千万人性命之上的天河。

\"取本宫的《水经注疏》来。\"她忽然将塘报按在案上,惊得打瞌睡的小太监撞翻了青玉笔山。书页翻到郦道元记载的\"禹河故道\"时,她瞳孔蓦地收缩——北宋河道与此刻的黄河走向竟在归德府重叠,那里有片前朝留下的月堤遗迹。

\"备马!去钦天监!\"

马蹄踏碎紫禁城的晨雾时,监正梅文鼎正用西洋象限仪观测昴宿星团。老人被破门而入的太子惊得白须乱颤,却见这位素来厌恶西学的储君夺过他的《御制数理精蕴》,指着浑天仪上的经纬线道:\"借贵监的《皇舆全览图》一用,要带等高线的。\"

当二十七幅拼接的绢本地图铺满观星台,石静娴抽出插在发髻里的银簪,沿着太行山余脉的等高线缓缓划动:\"梅大人可曾发现?凡黄河决口处,必是等高线由密转疏之地。\"

梅文鼎浑浊的眼陡然睁大。那些他奉旨测绘的弧线,此刻在太子簪尖下竟成了治河密钥——等高线密集处山势陡峭,泥沙易淤;疏散处地势平缓,堤防难固。兰阳险工恰恰卡在五丈等高线断崖处!

\"殿下如何参透此道?\"老监正声音发颤。

\"昔年靳辅治河,以'测水法'定分洪口,其理相通。\"她将簪子点在月堤遗迹,\"若在此处重开禹王旧道,使洪水分流至废黄河,可减兰阳水势三成。\"

梅文鼎的西洋怀表指向卯时正刻,石静娴已伏案勾勒出新河道走向。她用宋代\"计里画方\"法将等高线转为治河舆图,朱砂标出七处分洪闸,墨笔绘就束水攻沙的月牙堤。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时,她忽然将图纸按在浑天仪上:\"速誊十份,六百里加急送南书房!\"

乾清宫的早朝钟声里,康熙正用西洋望远镜眺望太和殿屋脊的吻兽。梁九功捧着誊抄工整的《兰阳分洪图》跪呈御前,皇帝的目光扫过那些蚯蚓般的等高线,突然抓起案头《行水金鉴》——书页间夹着张鹏翮的治河奏折,与太子所绘竟有七分神似。

\"保成何时精研起河工了?\"皇帝摩挲着图纸上鲜红的\"束水冲沙\"朱批,想起前日索额图密奏\"太子私通南河总督\",嘴角浮起玩味的笑:\"传旨,摆驾兰阳!\"

黄河的咆哮声十里可闻。石静娴策马立在铜瓦厢堤顶,看混着麦秸的浪头啃噬石工。民夫们正按她的图纸重筑月堤,工部侍郎却揪着等高线图嚷道:\"殿下纸上谈兵!这'等高线'闻所未闻,岂能用作治河凭据?\"

她抓起把黄泥拍在堤坝裂缝处:\"侍郎可识得此土?\"对方凑近细看,褐色胶泥里竟掺着细碎蚌壳:\"这是...明代沉船层的夯土?\"

\"正是!\"她挥鞭指向河道,\"百年前黄河改道时裹来海底淤泥,胶结后本可固堤,尔等却为取直河道削去月堤,使等高线走势陡变——\"鞭梢在空中划出惊心动魄的弧线,\"好比削去山脚却指望峰峦不倒!\"

对岸忽然传来山崩般的欢呼。但见分流至禹王故道的洪水卷走淤沙,主河道水位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一骑快马冲破烟尘,梁九功扯着嗓子喊:\"皇上驾临,太子爷接驾!\"

石静娴转身时,正撞上康熙深邃的目光。皇帝手中攥着被浪打湿的等高线图,图上朱砂晕染如血,却盖不住她批注的\"以水治水\"四字。

\"保成这图...\"康熙抚过被泥沙磨毛的绢面,\"倒是让朕想起圣祖爷的治河手札。\"

她心头一跳。史载康熙曾六次南巡视察河工,此刻却将她的图纸与先帝并论。未及开口,皇帝已解下金丝蟒纹大氅披在她肩头:\"传旨,自今日起,南书房增设河工测绘处,太子领衔!\"

落日将黄河染成金鳞巨蟒时,石静娴摸到袖袋里胤礽偷塞的纸条。展开是熟悉的簪花小楷:\"月事将尽,腹痛稍缓,已命光禄寺备参汤待君归。\"她望着正与梅文鼎讨论等高线的康熙,忽觉这错位人生,竟比史书更跌宕三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