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 > 第318章 治河民工成了太子后援会

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 第318章 治河民工成了太子后援会

作者:酥小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07:19:11 来源:小说旗

黄河水裹着泥沙在开封城外咆哮,石静娴踩着齐膝深的淤泥巡查堤坝。她顶着胤礽的皮囊,却学不来太子惯用的金丝马鞭,只用树枝在泥地上画着等高线:\"王大人,此处堤基要再夯三寸。\"

河道总督王亶望盯着太子蟒袍下摆的泥点子,山羊胡颤了颤:\"殿下,这些河工都是...\"话音未落,远处传来号子声:\"太子爷画了神仙图咧!\"数十个赤膊汉子抬着夯锤经过,冲这边笑得见牙不见眼。

石静娴想起半月前初到工地时的场景。那日暴雨冲垮新堤,她情急之下用朱砂在麻布上画出分流示意图,却被老河工当成镇河神符供在龙王庙。如今那抹猩红还在神龛里飘着,香火比城隍庙还旺。

\"报——!\"粘竿处侍卫踏着泥浆疾奔而来,\"保定府送来急件,五千民工要罢役返乡!\"王亶望手中罗盘差点摔进泥里。石静娴却盯着河滩上几处新鲜脚印——那是双梁布鞋的纹路,绝非草鞋能留。

当夜子时,开封城暗门吱呀开启。三个黑影闪进废弃粮仓,火折子照亮墙上斑驳的\"天地会\"字迹。\"太子查得太紧,必须煽动民变。\"说话者官靴上还沾着河滩特有的红泥。

瓦片忽然轻响。众人抬头,只见梁上坐着个戴斗笠的少年,手中转着半块茯苓糕:\"李知府好兴致,半夜教人唱《夯土谣》。\"石静娴掀开斗笠,露出太子金冠。她白日里就发现夯歌词多出几句\"官家心黑似河底\",此刻靴底还粘着仓房梁上的蛛网。

五更天,保定民工营地飘起炊烟时,二十辆牛车满载麻袋驶入。石静娴亲手解开绳索,白米混着红枣哗啦啦倾泻而出。\"每人每日再加二两肉。\"她把户部克扣的贪墨账册拍在粮车上,\"这肉从河道衙门的牙缝里抠。\"

人群中走出个独眼老者,掌心躺着枚锈迹斑斑的治河勋章——那是圣祖年间褒奖抗洪义士的铜符。\"三十年前太子爷的爷爷给过我们体面,\"他独眼里泛着水光,\"今日太子爷给我们活路。\"

十日后,黄河大堤奇迹般提前合龙。庆功宴上,石静娴发现每个民工碗底都刻着小小\"礽\"字。\"他们拿夯锤的工钱换了陶土,说这是保命符。\"扮作随行嬷嬷的胤礽在她耳边低语。他广袖里藏着一卷名单,记录着各省自发组建的\"太子夯歌队\"。

暴雨夜,京城八百里加急却送来弹劾奏章:\"太子私募民工,其心可诛!\"石静娴将奏折扔进烹茶的红泥炉,火光映出她新佩的铜符——民工们用三十年前勋章熔铸的太子令,正面刻着\"山河永固\",背面是歪扭的\"万民托命\"。

治河勋章:呼应历史上康熙表彰河工制度8,暗示民间力量觉醒

夯歌词:借鉴黄河号子文化,成为信息传递暗语

双梁官靴:源自清代四品以上官员制式,暗示朝中黑手

碗底刻字:原型为明清民间结社的\"隐语标记\"7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