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 > 第417章 传教士:娘娘懂日心说?

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 第417章 传教士:娘娘懂日心说?

作者:酥小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4 16:27:06 来源:小说旗

毓庆宫的栀子花染了墨色,胤礽捏着西洋进贡的珐琅望远镜,镜筒里映着钦天监漏刻房歪斜的日晷。他忽地想起康熙三十二年监修《历象考成》时,那些被墨汁浸透的星图——如今这具太子妃的躯体里,还烧着当年校订黄白交点的灼热。

\"娘娘万安。\"廊下传来生硬的汉话,罗马教廷特使范礼安披着黑袍跨过门槛,胸前银十字架晃得胤礽眼眶发酸。那传教士身后跟着个抱浑天仪的随从,铜铸的二十八宿在日光下泛着冷光。

范礼安瞥了眼案头翻开的《崇祯历书》,忽然嗤笑:\"太子妃竟在研习伽利略的日心说?\"他指尖划过书页间夹着的宣纸,那是石静娴用簪花小楷誊抄的《天体运行论》摘要,\"恕我直言,贵国钦天监至今还在用三百年前的《大统历》,娘娘怕是连黄赤交角都算不明白。\"

胤礽抚了抚绣着百子千孙的云肩——这劳什子比甲胄还沉。他记得康熙三十五年监修《历象考成》时,正是用黄赤大距算准了日食时刻,让那群鼻孔朝天的汤若望门徒闭了嘴。此刻喉头却泛起腥甜,太子妃这副身子连握算筹都颤。

\"范大人可知《周髀算经》卷下七衡图?\"胤礽忽地将望远镜倒转,镜片在青砖上投出一圈光斑,\"汉朝人用七衡六间推算冬至夏至,可比你们哥白尼早上千八百年。\"光斑随着他手腕轻移,正落在浑天仪的地平圈上,\"至于日心说...\"他猛地扯开《崇祯历书》,露出夹层里泛黄的《授时历》残页,\"徐光启大人修订历法时,早将第谷体系融进黄道坐标!\"

范礼安的脸涨成猪肝色。他当然认得那残页上的朱批,正是当年汤若望与徐光启论战时,被明朝官员用《授时历》驳斥的铁证。此刻窗外忽起喧哗,小太监扯着嗓子喊:\"太子爷带着南怀仁大人的《坤舆全图》往乾清宫去了!\"

***

太和殿前的日晷投下斜影,石静娴抚过南怀仁亲手铸造的青铜基座,指尖在\"康熙八年制\"的铭文上顿了顿。她今日特意穿了胤礽监国时的石青蟒袍,腰间玉带上悬着当年他校订历法用的象牙算筹。

\"殿下真要推行新历?\"索额图的老脸在冕旒后忽明忽暗,\"钦天监那帮吃洋饭的...\"

\"吃洋饭的该是索相门生吧?\"石静娴突然翻开户部账册,\"去年广东海关孝敬您的三船暹罗米,走的是不是南怀仁测算的航道?\"她故意把\"航道\"二字咬得极重,满意地看着老狐狸额头渗出冷汗——那航道图还是胤礽当年用第谷火星运动表算出来的。

乾清宫里,康熙正摩挲着葡萄牙进贡的地球仪。听到太子求见,他故意将地球仪转了半圈——湛蓝的欧罗巴正好对着御座。石静娴却径直跪下:\"儿臣请重修《历象考成》。\"

\"保成也懂历法?\"康熙的手停在莱布尼茨写给白晋的信匣上。

\"当年皇阿玛命儿臣监修《历象考成》,儿臣在灵台观星三月有余。\"石静娴掏出胤礽藏在太子妃妆奁里的观测手札,\"您看这页,戊寅年三月初七,金星过日面的黑子记录...\"泛黄的宣纸上画着工笔日晕,旁注正是胤礽的字迹:是日保成随驾南苑,见日中有黑子如卵。

康熙瞳孔骤缩。他当然记得那个春日,太子握着望远镜的手被晒得通红,却固执地要记录每个光斑。此刻地球仪突然\"咔嗒\"轻响,机关弹开露出暗格,里头躺着胤礽当年呈上的《黄赤经纬异同考》。

\"传旨!\"皇帝突然起身,\"命太子总理历法修订,翰林院那帮写八股的就别掺和了——\"他瞥了眼追进殿的范礼安,\"让钦天监的洋和尚都去观象台候着,朕倒要看看,是伽利略的望远镜准,还是大清的浑仪灵!\"

***

暮色染红观象台的简仪时,胤礽正踩着花盆底登上晷影堂。石静娴派人送来的紫檀算盘缺了一柱——正是他当年砸向汤若望门徒的那把。范礼安还在喋喋不休:\"...地圆说乃圣教根本,娘娘若不信...\"

\"本宫信啊。\"胤礽突然打断他,\"《周髀算经》说'天似盖笠,地法覆盘',这盘不正是圆的?\"他抓起晷影针在沙盘画了个标准圆,\"倒是范大人,可知我朝如何测子午线?\"不待对方回答,他蘸着朱砂写下\"南至交趾,北尽铁勒\",那是贞观年间僧一行在河南平地测量的范围。

远处突然传来钟声,石静娴带着钦天监官员登上观象台。她故意用胤礽的声线背诵《历象考成》序言:\"夫治历者,当顺天以求合,非为合以验天...\"每背一句,便有一名官员将洋教士的星图扔进火盆。当背到\"西洋之法盖亦前代差率未精\"时,范礼安终于瘫坐在地——这正是当年康熙在《历象考成》御批里羞辱汤若望的话!

夜色降临时,第一颗星子亮在紫微垣。胤礽倚着浑仪望向东宫方向,那里隐约传来石静娴教小阿哥背《步天歌》的声音。他突然想起当年监修历书至三更天,太子妃提着羊角灯送来参汤,灯影里她的睫毛像此刻的星图般颤动。

\"孤原以为...\"他摩挲着晷影针上的刻痕,那是康熙三十五年与太子妃共测日影时留下的,\"这世上最准的历法,不过是把她的时辰刻进黄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