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醉睡着的后果就是醒来的时候头疼得要炸开。
感觉也没喝几杯,怎么就这么晕。
不过好歹也算是睡了一觉。
起床洗漱,走去院子看了看清查的情况。
有条不紊进行中。
楚龄说,挑选的人都还不错,讲了以后理解很快,做事认真细致,确实能帮上忙。
官员考评记录太多,看到可疑的又要去查是否属实。
涉及刑案的要去大理寺或者刑部借阅相关卷宗查证。
涉及赋税农田户籍的又要去户部查阅。
水利、道路、漕运等涉及工部。
科举礼仪等又涉及工部。
……
地方官员的政绩考评从各方面考察,各部都会有相应记录。
时不时就要去其他几部复核,看是否对应。
若不对应,便要重新去查。
便是对应,看到有不合常理的,也要再查一次。
事情又多又细,查起来也不是那么快速。
明晏整理了清查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写了一封长长的奏折,呈报给了成元帝。
提议新增一司,独立各部各司之外,专门负责巡察官员考评政绩。
一来可以和吏部考核相对应,二来可以综合借调各部卷宗,更能发现官员考评是否合适。
这样既不占用吏部的人手,也可避免因吏部疏忽,造成部分官员考评失当。
且由皇帝亲自管理,相当于多了耳目,更能清楚知道大雍官员的情况。
成元帝看着她的折子,思索良久,认为可行。
又问她可有详细计划。
明晏又说马上回去整理,从上到下,怎么安排,需要再详细想想。
成元帝点点头,称赞了她做事勤勉。
想着她被罚俸一年,偷偷塞了点儿钱,让她出宫了。
又拿着她写的折子看了许久。
最后召了穆原进宫。
……
回了府,明晏在书房一待就是一整日。
等温承下了值,又把他喊到书房讨论。
有关新司设立一事。
温承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若要新设巡察司,势必要将熟悉各地政令,每司每部运作流程,才能更好发现问题。
可他们回京时日并不长,论熟悉各部完全谈不上。
若要设立新司,还是要先找个熟悉的人问清楚,这样才能知道巡察,到底需查什么。
毫无疑问,这人,非穆相莫属。
明晏已经在书房待得头晕脑胀,看着天色渐晚,也不想再继续去想,打算明日再找他商议。
瘫在书房双目无神揉着太阳穴,烦躁不安。
沈繁星端了下火安神的汤药来,明晏直接一口就干了。
窗外的知了叫个不停,喝下去的药感觉也没多管用。
盯着窗外那棵高大的树,明晏忍无可忍,抽出匕首上了树。
势必要将那吵人的知了满门抄斩。
莫姚看得好玩,也上了树说要和她一起找。
沈繁星看着树上的一主一仆,无语到摇头。
近日公主都睡得不好,每晚辗转反侧,燥得慌,屋中放了冰块也不济事。
脾气暴躁,动不动就要发火。
可昨晚似乎睡得还挺好,思索了下昨夜的事,悄悄出了门。
明晏带着莫姚在树上找到黄昏,才将树上的知了敲了下来,一脚踩死。
又去演武场和孟西切磋一顿,出了一身大汗,沐浴完,心气终于顺了些。
坐在主院院子摇椅中吹着晚风,旁边小几上摆放着莫姚从外面买回来的薄荷酥山。
手拿绢扇轻摇,薄荷清凉上顶,燥热总算消下去些。
抿下一口,摇着扇子看着漫天星辰,惬意无比。
泠泠琴音响起,潺潺如水,缓慢流淌心间,闻之如同置身山间,躺在溪流之中。
清凉流水缓缓漫延全身,抚慰疲惫与燥意,心慢慢宁静下来。
明晏看向琴音来处。
有一似乎有些眼熟之人盘膝坐在树下,面前琴台上摆放着一架七弦琴。
白皙修长的手指熟练拨弄琴弦,面色淡然,对上明晏看过来的目光颔首微笑,令人如沐春风。
沈繁星缓缓走来,在摇椅边蹲下,“殿下,如何?”
“什么如何?”
“若笙的琴音听着,是不是没那么大火气了?”
明晏也记起了这人,舒舒服服躺在椅子上,“是好多了。”
沈繁星嫣然一笑,拿过她手中的扇子替她打着扇,“殿下回房睡吧。”
明晏起身,回房换了寝衣,上了床。
若笙在院中弹琴,琴音穿过半开的窗户透进来,声音不大,刚刚好眠。
沈繁星在屋中待了会儿,看着平时翻滚半夜都睡不着的殿下,没多久就安静了。
轻手轻脚掀开床帐,听到她轻缓平稳的呼吸,觉得她找若笙来弹琴简直是太对了。
等她彻底睡熟,才让若笙停下,安排了马车送他回聆仙楼。
明晏一夜好眠,连梦都不曾做一个。
沈繁星来叫她起床之时,她还尚在熟睡。
手脚伸开,拉伸了全身,这才坐了起来。
沈繁星挂好床帐轻纱,笑道:“殿下总算能睡安稳了,近日睡不好,连带脾气都大了些。”
明晏晃了晃脑袋,神思确实清明了些,“若笙有些本事,听着他的琴音很放松。”
“那今日再让他来弹?”
“嗯,”应了一声,又想起什么,“他好像是头牌,不便宜吧,咱们有钱吗?”
沈繁星笑道:“这就不用殿下操心了,有钱,穆相给了那么多呢。”
提到穆原,明晏无奈笑了笑,起身换衣穿鞋,准备去上朝。
睡得好了,情绪也稳定些,今日吏部官员就发现,靖安公主好像没那么暴躁了。
下了朝,穆原又去了户部,正好明晏带着温承一起和他请教朝中各部之事。
穆原确实清楚得很,昨日也听成元帝说了她想新设巡察司,便一起讨论着,帮着完善。
“陛下的意思是,既然要新设巡察司,那若只用来监测官员有些浪费了,还可以做别的事。”
明晏一点就透,“既然是为巡察而设,那么只要是朝廷想知道政令实施的具体情况,都可以用上。”
一拍即合,讨论起来也是围绕如何设立新司,需要哪些人才,又如何运作展开。
谈得兴起,甚至忘记吃饭,一直等到屋外光线暗下来,四周人也走得差不多了,才大致定了方向。
设立新司也不能一蹴而就,需得思虑清楚,免得新增起来浪费国力。
谈得差不多,腹中饥饿,明晏便提议一起去吃饭。
人多热闹,又让孟西去叫施凝云和明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