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 第81章 弹劾

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第81章 弹劾

作者:姐依旧潇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2:08:13 来源:小说旗

“两百万两!不错……不错!”朱栩钧看着手里的折子,开怀大笑。

仅仅大半年的时间,朝鲜的事情就得到了圆满的解决,这让他感到无比欣慰。这场战争不仅没有花费朝廷的一分钱,反而还为国家赚取了一大笔财富。两百万的战争赔款随着萧如薰的凯旋而归,正在押送的途中,即将成为国家的囊中之物。

朱栩钧心情大好,他慷慨地只收取了五十万两银子,其余的全部都交给了户部。这一举动让户部的王尚书欣喜若狂,他笑得合不拢嘴,仿佛捡到了天大的便宜。毕竟,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还是头一次见到打仗能赚钱的!户部自然是乐开了花,对朱栩钧感恩戴德。

……………………

半个月后,辽东经略宋应昌历经奔波,终于抵达汉城,在一处幽静的宅院内和萧如薰见了面。

“宋大人,别来无恙啊!”萧如薰拱手行礼,脸上带着几分亲切的笑意。

“呵呵,季馨,老夫为官几十年,还是第一次碰到如此之事,真是让老夫大开眼界!”宋应昌捋着胡须,神色间满是感慨。

“大明如今内忧外患,要不是前首辅张阁老……”萧如薰话音未落。

“季馨,慎言……”宋应昌大惊失色,连忙打断他的话,张居正的事情乃是万历朝的大忌,根本不是他们二人可以在私下随意讨论的。

“唉,既然此路不通,只有另辟蹊径了……”萧如薰无奈地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愿闻其详!”宋应昌迫不及待地问道,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好奇。

“祸水东引……”萧如薰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决然。

“祸水东引?”宋应昌低声重复着,像他们这样的文官大佬,满腹经纶,自然很快便明白了萧如薰的意思。

“可穷兵黩武不是长久之计啊!如此下去,绝非我朝之兴啊?”宋应昌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叹了口气,觉得萧如薰如此剑走偏锋,生怕他走上歪路。

“大人,俗话说死道友不死贫道!不试一下又怎么能知道呢?”萧如薰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我大明向来以天朝自居,看不上其他野蛮之地。可如今不一样了,想当年三宝太监七下西洋,海外万里之外,早就不是蛮荒之地。如今百年已过,西洋人的文化,经济,甚至武力,都已经不输大明。我们若还一味地固步自封,只怕会被时代所淘汰。如今局势危急,若不兵行险着,又如何能挽救这危局?”

萧如薰越说越激动,继续说道。

“且先不论其他,单就前些年的缅甸而言,其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土司罢了,竟然胆敢公然攻击我大明的边境!即便时至今日,云南地区依旧不得安宁。然而,我堂堂天朝大国,又有谁真正重视过这一情况呢?

萧如薰面起一张舆图,平铺在案几之上,然后用手指着地图上的各个方位,向宋应昌讲解道:“诸位大人请看!我大明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无一不是强敌环伺。然而,朝堂之上的那些大老爷们,却依旧以天朝上国自居,自以为是,完全没有意识到局势的严峻。他们仅仅将北方的蒙古鞑子视为最大的威胁,却对其他方向的敌人视而不见!这是何等的荒谬?”

“天下兴,百姓苦,天下亡,百姓亦苦。有些人只看着国内,如今让他们知道,天下之大,不是他们想象的蛮荒之地。”

萧如薰站了起来,走到门口,大声说道。

“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大明!”

“好,好好!”宋应昌抚掌而笑。“季馨有此之志,实乃我大明之兴啊!”

……………………

战争终于落下帷幕,硝烟散去,大地重归宁静。萧如薰作为这场战争的主要指挥官,与各个部队的头领们会面,共同商议如何分配这场战争的功劳。

在众多将领中,李如松的战功最为显赫,他率领的军队在战场上表现英勇,立下赫赫战功。吴惟总紧随其后,他的指挥才能和军事策略也为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相比之下,安在国就显得比较容易打发了,他对金钱的渴望超过了对功名的追求,只要能得到足够的财富,他便心满意足。

萧如薰深知这些将领们的心思,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将朱栩钧赏赐的五十万两银子全部分发下去。这一举动让各路人马都喜笑颜开,对萧如薰的慷慨大方赞不绝口,心中的满足感溢于言表。

此时的朝鲜境内,一片欢腾,人们为战争的胜利而欢呼雀跃。士兵们凯旋而归,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和赞扬。然而,在遥远的京师,情况却截然不同。

勋爵武将这里自然是兴高采烈,特别是有子嗣在军中的,功劳肯定是免不了的。

然而,内阁中的王锡爵心情却异常沉重。他看着那如雪片般飞来的弹劾宋应昌的折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忧虑。这些折子纷纷指责宋应昌在援朝之战中对军队失去了有效的控制,放纵武将胡作非为。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弹劾萧如薰的折子也接踵而至。这些折子称萧如薰不尊重藩王,甚至敲诈勒索,简直是丢尽了天朝上国的脸面。更有甚者,竟然有人指责萧如薰私自与日本进行和谈,怀有不臣之心……

这些弹劾折子的作者,无一不是七品给事中。虽然他们的官职并不高,但权力却不容小觑。他们拥有风闻奏事之权,即便是六部的堂官也难以抵挡。有时候,连皇帝都会被这些人怼得下不了台。

朱元璋当初设立这个官职的本意本是良好的,旨在让他们对六部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纠察其中的失误和弊端。然而,事与愿违,这个官职最终却沦为了明代党争的急先锋。

王锡爵知道,这些弹劾的都是无中生有,而且他们明知道萧如薰和日本和谈是内阁同意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