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 第112章 晋商由来

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第112章 晋商由来

作者:姐依旧潇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2:08:13 来源:小说旗

王象乾叹了口气说道:“这次战败确实并非我之过错啊!我率领大军北上,击退鞑子,收复威武关,这可是完全正确的决策啊!”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至于太原失守,那是因为城中有内应所致,与我这个总督关系并不大。朝廷的十万大军总不能都龟缩在城里,坐等鞑子来攻吧?那样的话,太原周边的百姓又该如何是好呢?恐怕到时候,‘畏敌’的大帽子就要扣到我头上啦!”

萧如薰回忆起历史上的记载,王象乾其实还是有不少功劳的,尤其是在播州之乱中,他立下了赫赫战功。对于这样对国家有贡献的人,萧如薰内心深处总是希望能够保住他。

萧如薰对着王二微微点头,示意他们先离开房间。

待房间内只剩下他和王象乾两人时,萧如薰方才转过身来,面对着王象乾:“王大人,此时此刻,这里再无他人,本侯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王象乾苦笑一声,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无奈和苦涩。他长叹一口气,回答道:“我连请罪的折子都已经写好了,就等陛下的圣旨一下,估计都不需要经过三法司会审,我这颗脑袋怕是就要搬家咯!萧侯爷,你觉得我还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吗?”

萧如薰静静地听着王象乾的话,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开口说道:“王督其实不需要太过忧心!本侯定能全歼了这伙鞑子,王督只要上一道折子,本侯保证王督性命无忧!甚至还有可能因祸得福,立下大功一件!”

萧如薰的话透露出一种坚定和自信,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王象乾,似乎在观察他的反应。

必死之人突然有了一线生机,王象乾的脸部的肌肉跳了跳后,叹了一口气:“那有那么简单?”

“王公,晋商的事你该了解吧?”萧如薰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句。

“侯爷的意思是?”王象乾一时没有明白过来。

“这么说吧!晋党,王公应该知道吧?”

关于晋商的由来,那可真是一个漫长而又精彩的故事。话说在明朝时期,为了保障北方边境的军粮供应,朝廷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开中制。简单来说,就是商人可以通过向边地输送粮食等物资,来换取盐引,有了盐引就可以获得贩卖食盐的资格。

而山西这个地方,地理位置十分特殊,正好处于九边之地。当地的商人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商机,纷纷利用自己的地理优势,积极参与到开中制中来。他们不辞辛劳地将大量的粮食运往边境,换取了一张张珍贵的盐引,然后再用这些盐引去贩卖食盐,从中赚取了巨额的利润。

然而,在那个时代,商人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为了保住自己辛苦积累下来的财富,这些晋商们开始大力扶持本家族的后代参加科举考试。他们深知,只有通过科举,才能让家族的地位得到提升,从而更好地保护家族的财富和利益。

在这些晋商中,有两位代表人物不得不提,那就是张四维和王崇古。张四维甚至还在万历十年间做过内阁首辅。

可以说,晋商的财富已经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说他们富可敌国都算是小看了他们。在整个山西,几乎所有的中下层文、武官员都与晋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官员们或收受晋商的贿赂,或与晋商结成利益同盟,共同维护着晋商的利益和地位。

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晋商已经将整个山西经营得如铁桶一般,水泄不通。即便是强大如锦衣卫这样的机构,也无法逃脱晋商的影响。而朝中的官员们,更是与晋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难以割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