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 第124章 聪明的徐弘基

“阁老,还请指条明路!”

卫一凤看了一眼苏州知府张翼,张翼心领神会,小心翼翼地对着赵志皋拱手问道。

“本阁可没有什么明路给你,三个要求,一,粮草物资运输不能再出问题,二,商税必须收起来,三,南边不能乱!”

顿时,所有人都不吱声了!在江南收商税,这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明时期政府设置榷关(正名为钞关)对过往关卡的船只、商品征税,主要设在运河、长江、沿海等交通枢纽处,有户部关和工部关之分。

明宣德四年开始在运河交通枢纽处对过往船只、商品征税,设立钞关。初期管关官员的任命、期限、归属管辖及税收管理混乱,无定制。到弘治年间,由户部固定派遣官吏管辖,隶属于户部贵州司,官员多为主事、员外郎之类,一年一更换。明中期管关官员被中官垄断,他们对行商横征暴敛,激化了商民与政府的矛盾。

明代万历年间,户部管辖的运河沿线七大钞关包括崇文门、河西务、临清、淮安、扬州、浒墅、北新等,其中浒墅关就在江南地区。

上述这些都是过路费,缴了就缴了。可现在收到可是营业税,这可都是在他们身上抢钱啊!

这个消息一旦公布于众,那些商人们必定会联合起来罢市抗议,这无疑会引发江南地区的动荡不安,甚至可能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和国家根基的动摇。皇帝难道真的不担心天下会因此陷入大乱吗?

赵志皋看着他们默不作声,心中自然明白他们的想法。他微微一笑,接着说道:“还有一件事情,本阁在此先给诸位透露一下。这次晋商通敌卖国,证据确凿无疑。锦衣卫和东厂的厂卫们早已赶赴山西,相信此刻那些罪犯们应该已经被绳之以法了!据我所知,北方的势力已经盯上了军资运送的生意,要知道,这其中光是盐引一项……”

赵志皋的话还未说完,其他几人似乎尚未完全理解他的意思,然而徐弘基却最先反应过来。他猛地站起身来,满脸肃穆地说道:“阁老!晚辈这就立刻上折子,魏国公府旗下的所有商铺、船队,都会足额缴纳商税,绝不会少交一个铜钱!徐家世代蒙受国家的恩泽,莫说只是区区商税,即便是要我徐某人的性命,也绝对在所不惜!”

徐弘基年纪尚轻,今年不过二十七八岁,但他头脑聪慧,深谙世故。他心里很清楚,自己如此行事,恐怕会得罪南边的势力。然而,他也明白,如今北边的那些勋贵们早已紧密地围绕在朱栩钧身旁,形成了一个以朱栩钧为核心的利益圈子。

在这种情况下,徐弘基深知南边的勋贵们一直将魏国公为尊。所以,他认为只要自己主动向皇帝示好,皇帝哪怕是为了千金买马骨,也必定会对魏国公府加以褒奖。皇帝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笼络人心,分化南边铁桶一样的势力。

很幸运,徐弘基赌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