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 第135章 议政一

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第135章 议政一

作者:姐依旧潇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2:08:13 来源:小说旗

不过没想到的是,这事居然被朝堂上大部分人的反对。

龙椅上的朱翊钧攥紧了手中的奏本,指节发白——那是山西巡抚王汝训连夜呈上的万言书,字字泣血:\"大同、太原天亩虽多,然皇庄一立,膏腴尽入内帑,三晋必成饿殍遍地!\"

户科给事中杨恂已出列叩首,额角重重砸在青砖上:\"祖宗成法明令'民田不可擅夺',陛下若行此策,恐天下田土尽归宦竖之手!\"

朝堂上反对的声浪如潮水般翻涌。御史台的老臣们抖着疏奏历数前朝之祸:正德年间皇庄膨胀至三万七千顷,宦官纵马圈地,河北百姓的麦苗被马蹄踏碎,老农持锄拦驾反被锦衣卫杖毙于道旁。更有山西籍官员含泪陈情,大同乃九边重镇,卫所军户世代垦荒戍边,若将无主之地尽数划为皇庄,军屯必遭侵蚀,\"届时鞑靼铁骑叩关,边军却无粮可食,大明北疆危矣!\"

反对的奏章雪片般堆满御案,字里行间俱是血泪。工部主事**星在密折中揭发:去岁保定皇庄丰收,管事太监竟将七成收成充作\"损耗\",余下三成中两成孝敬司礼监掌印,真正入内库者不足半成。更骇人者,有庄头为扩田界,夜焚民宅伪作\"无主荒地\",致使蔚州十七户流离失所,幼子冻毙雪中。山西道监察御史冯从吾更痛陈:\"所谓无主之地,实为战乱抛荒之田,百姓避祸山林,春归则见阡陌尽插黄旗——此非陛下夺民口粮乎?\"

文华殿的铜壶滴漏声声催人,首辅王锡爵颤巍巍捧出《皇明祖训》,泛黄的纸页上朱元璋朱批赫然在目:\"凡皇庄所至,必生民变。\"老首辅白发萧然,伏地泣告:\"陛下可知蓟州皇庄庄户近日联名血书?三千人画押按印,难道陛下视而不见呼?\"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朱翊钧坐在龙椅上,听着朝堂上如潮的反对声,心中又怒又恼。他本以为推行皇庄之事能顺利进行,却没想到招来如此多的反对。他的目光扫过跪在地上的大臣们,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就在这僵持之际,司礼监秉笔太监突然匆匆入殿,在朱翊钧耳边低语几句。朱翊钧脸色大喜,猛地站起身来。

“刚刚来报,从倭国运来的一百五十万两白银已经抵达天津大沽口!”

“臣等恭喜陛下!”

“行了!客套话就不要说了,朕今日就好好地和各位爱卿谈谈心!”朱栩钧的声音略微有些高亢,显然他的情绪有些激动。

他环视了一下朝堂上的大臣们,继续说道:“诸位都以为朕设立皇庄是为了增加内帑?”他的目光落在了几位大臣身上,似乎在等他们回答。

然而,朝堂上一片沉默,没有人敢轻易开口。

朱栩钧见状,冷笑一声,接着说道:“这几百万顷的土地,朕要是不管的话,这些田能落到大明百姓手里吗?”他的语气越发严厉起来。

“你们看看,整个山西都成什么样子了?居然出现了通敌卖国的乱臣贼子!更恐怖的是,很多地方官员,甚至在座的很多都与他们有往来!”说到这里,朱栩钧猛地一拍龙椅,“你们当真以为朕不知道吗?”

他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让在场的大臣们都不禁心中一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