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 第183章 封王?

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第183章 封王?

作者:姐依旧潇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2:08:13 来源:小说旗

顿时,兵部尚书兼内阁成员的宋应昌心里咯噔一下,暗说遭了。

他是嘉靖四十三的进士,为官几十载。对万历皇帝非常的了解。皇帝此刻说出这样的话,表面上是对求情官员的批评,实际上却是对萧如薰的不满。

宋应昌原本也只是说萧如薰纳妾的事有前例,根本不算事。既然有人弹劾,自己作为阁臣,萧如薰又不在,有义务为萧如薰说句话而已,可没有想到居然有这么多文武百官支持。

宋应昌年纪大了,这些年在山东,辽东等地为官几十年,身体早就大不如前,忍不住咳嗽了几声。

“咳咳!”

宋应昌回头看了看求情的官员,或许有一部分勋贵是真心为了萧如薰求情,但是,多年的为官经验告诉他,绝不可能有这么多的文官这么好心。

要知道,山西土地归皇庄的土改制度,将来一定会全国实行的。朝堂上的这些大员们,那个不是手握大量的土地资源,绝对不可能帮助萧如薰说话的。

可事情偏偏就发生了!

这朝廷刚安定几天又要……

宋应昌顿时累了,作为内阁成员,居然一点预兆都没有发现,这也太诡异了!

“赵志皋吗?不对,他已经位极人臣,没有必要这么做!”

“王家坪?不对,没了萧如薰,这个财神爷什么都不是,就算自己会去陷害萧如薰,他都不会!”

“梅国桢?不可能,萧如薰倒台,他和自己也会跟着倒台!”

“石星?……”

宋应昌正在分析时,大理寺卿陈于陛巍巍地出列。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须发皆白,走路时已需要身旁的小太监搀扶:\"启禀皇上,播州之乱已平,各部将领还等着封赏呢?\"

宋应昌顿时感觉天塌了!这时候居然提封赏的事?

皇帝的手指轻轻敲击龙椅扶手,节奏缓慢而规律。那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像是催命的更鼓。

兵部尚书石星见皇帝不答,连忙补充道:\"萧如薰平定边乱,宁夏之役坚守平虏城……播州之战阵斩杨应龙。萧国公又立如此大功,若不重赏,恐寒将士之心。\"

\"哦?\"皇帝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讥讽,\"依卿等之见,该如何封赏?\"

宋应昌听到这句话后,心中猛地一震,他的目光如同闪电一般,迅速地落在了石星的身上。

石星,这个平日里给人感觉温和善良、人畜无害的老好人,此刻竟然成为了倒萧的始作俑者!这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

宋应昌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石星,仿佛要透过他那看似憨厚的外表,看清他内心真正的想法。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低语声。姚文蔚知道时机已到,深吸一口气,大步出列跪拜:\"臣都察院御史姚文蔚有本奏!\"

皇帝抬了抬眼皮,目光如刀:\"讲。\"

\"萧如薰功在社稷,非寻常封赏可酬。\"姚文蔚声音洪亮,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刺耳,\"臣斗胆建议——封王!\"

\"封王\"二字一出,乾清宫内顿时炸开了锅。文官们交头接耳,武将们面面相觑。大明自立国以来,除了开国功臣和皇室宗亲,从未有过活着的异姓王。

皇帝的手指突然停在了扶手上,眼中的寒光一闪而过:\"姚爱卿,可知我朝祖制?\"

姚文蔚额头触地:\"臣知罪。然萧如薰之功,实非寻常。若不破格封赏,何以彰显皇恩浩荡?\"

\"荒谬!\"礼部尚书梅国桢立刻出列反对,他年过六旬,面容严肃,是朝中有名的礼法之士,\"异姓不得封王,此乃太祖铁律!姚御史此言,有违祖制!\"

梅国桢也意识到今天的情况有些不对劲,他心中暗叫不好,看来是有人蓄意要将萧如薰置于死地啊!连忙出来阻止封王这件事!

石星做为内阁成员,居然没有商议就敢提出此事……

就在今天,刚刚有人弹劾了萧如薰,紧接着文武百官纷纷求情,然而,这还不算完,紧接着竟然又有人上奏请求皇帝封萧如薰为王!这一连串的动作实在是让人猝不及防。

梅国桢心里很清楚,就算皇帝的心胸再宽广,也绝对无法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毕竟,弹劾和封王这两件事放在一起,无论如何都显得太过突兀和矛盾。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如果萧如薰真的被封为王,那么他将彻底失去做事的权力。要知道,封王之后,萧如薰就只能被闲置在一旁,无法再领兵打仗,更无法施展他的才华和抱负。

梅国桢转头看了一眼石星,心中不禁感叹,这封王的一招实在是太狠毒了!不管最终结果如何,皇帝都会对萧如薰心生忌惮,这无疑是给萧如薰的仕途埋下了一颗巨大的定时炸弹。

皇帝没有理会梅国桢,而是盯着姚文蔚,声音很冷:\"姚爱卿,萧如薰可知你为他请封王爵?\"

姚文蔚心中一凛——皇帝这是在怀疑他与萧如薰勾结。他连忙叩首,额头重重地磕在金砖上:\"臣与萧将军在宁夏平叛时见过一面而已,并无交情,此议纯出公心。\"

皇帝冷笑一声,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殿内群臣:\"诸卿以为如何?\"

殿内陷入诡异的沉默。姚文蔚伏在地上,能感觉到汗水顺着背脊流下,浸透了中衣。他知道自己这步棋走得险——表面是为萧如薰请功,实则是要激起皇帝对武将的猜忌。

\"臣以为不妥。\"兵科给事中孙玮终于打破沉默,他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说话时眼睛不敢直视皇帝,\"萧如薰虽有功,然封王太过。可加封太子少保,赐金银田宅足矣。\"

\"臣附议。\"都察院左都御史温纯道,他是个六十多岁的老臣,说话慢条斯理,\"异姓封王,恐开不良先例。\"

武将队列中,几位都督交换着眼色。他们既希望同僚得到封赏,又明白封王意味着什么——那将是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

皇帝的目光落在内阁首辅赵志皋身上:\"赵卿以为如何?\"

赵志皋颤巍巍地再次出列:\"老臣以为...萧如薰之功,确非寻常。然封王之事,关系国体,需慎重...\"

\"陛下!\"户部尚书王家坪突然高声打断,他今年刚刚六十,做为大明第一喷子,声音洪亮,\"萧如薰忠心耿耿,绝无非分之想。姚御史此议,实乃陷萧将军于不义!\"

姚文蔚心中暗笑——果然沉不住气了。作为举荐萧如薰的人,王家坪必须站出来说几句。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玩味:“王爱卿此言差矣。姚御史不过是为国举贤,何来陷害之说?\"

王家坪脸色一变,他看出来了,皇帝变了,此时多说无益,只得跪倒:\"臣失言。\"

皇帝缓缓起身,走下丹墀。百官立刻屏息凝神,连衣袍摩擦的声音都变得小心翼翼。

\"诸卿可知道,\"皇帝的声音很轻,却字字如锤,\"朕昨夜做了一个梦。\"

群臣面面相觑,不知皇帝为何突然说起梦境。

\"朕梦见紫禁城外,有猛虎徘徊。\"皇帝踱步到武将队列前,目光在几位都督脸上逡巡,\"那虎不伤人,只是静静望着宫墙。朕问它为何不走,它说——'爪牙已钝,无处可去'。\"

殿内鸦雀无声。姚文蔚心跳如鼓——皇帝这是在借梦喻人!

皇帝突然转身,直视姚文蔚:\"姚爱卿,你说这梦是何征兆?\"

姚文蔚额头渗出冷汗:\"臣...臣愚钝...\"

皇帝冷哼一声,重新走上丹墀:\"诸卿今日为萧如薰请功,朕心甚慰。然...\"他话锋一转,\"边将权重,非朝廷之福。萧国公辛苦多年,也该歇一歇了。\"

赵志皋大惊,白胡子都颤抖起来:\"陛下之意是...\"

\"拟旨,\"皇帝声音冰冷如铁,\"召萧如薰入京述职。贵州的事,暂由江东之全权处理!退朝!\"

朝会结束后,百官退出乾清宫。姚文蔚走在最后,听到前面几位武将低声议论:

\"皇上这是要夺萧将军兵权啊...\"

\"功高震主,自古皆然...\"

\"嘘,慎言!\"

姚文蔚嘴角浮现一丝冷笑。他的计策成功了——表面请封王爵,实则是让皇帝看到萧如薰在朝中的影响力。一个能让满朝文武为其请命的边将,怎能不让皇帝猜忌?

\"姚兄好手段。\"王士性不知何时出现在身旁,低声道,\"这一招'请封王爵',比直接弹劾厉害百倍。\"

姚文蔚摇摇头,故作严肃:\"王兄慎言。我本心确是为国举贤。\"

王士性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不再多言。

二人走到午门外,忽见一队锦衣卫疾驰而过,方向正是通政司。

\"看来皇上要查萧如薰的奏章往来了。\"王士性低声道。

姚文蔚点点头。他知道,这场风波才刚刚开始。皇帝既已起疑,必会深究萧如薰的一切。而他姚文蔚,只需静观其变,适时再添一把火。

抬头望去,紫禁城的琉璃瓦在朝阳下闪闪发光,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在这权力的中心,一场针对边将的清洗,已然拉开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