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 第191章 台湾?

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第191章 台湾?

作者:姐依旧潇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2:08:13 来源:小说旗

\"陛下,家国大事哪有什么对错之分?\"赵志皋的声音很轻。

这位年过七旬的首辅大人正躬身站了起来,绯红官袍上的仙鹤补子随着他的呼吸微微颤动。赵志皋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疲惫,浑浊的眼珠里映着挑动的烛火,仿佛两潭深不见底的古井。

茶已经凉了。朱栩钧亲自给他换了热茶,瓷器相碰的清脆声响在静谧的暖阁里格外刺耳。

\"赵师傅,坐吧。\"年轻的皇帝指了指身旁的绣墩,\"你我君臣之间,不必如此拘礼。\"

赵志皋谢恩后缓缓落座,枯瘦的手指在膝头不安地绞动着。他何尝不知皇帝此刻的烦恼?萧如薰大同的新政确实卓有成效——不出意外,山西的军粮再也无需朝廷担心了!

“晋人守晋土,拒敌与国门之外!”的策略,在长城在建立大量棱堡,将士用命,战力飙升,那些蒙古部落,如今见了大明旗帜也要退避三舍。

说句不好听的,如今天下皆反,可大同,太原两地的百姓绝不会反!他们才是真正的“皇党!”

可正是这些功绩,都是萧如薰的土改造成的。效果越好,文官们越担心。

\"陛下,老臣...\"赵志皋刚要开口,喉头却一阵发紧。他想起昨日在文渊阁,那些同僚们意味深长的眼神。

石星那句\"养虎为患\"还言犹在耳,而左都御史邹元标更是直接暗示,当年于谦是怎么死的?

朱栩钧看着老首辅欲言又止的模样,嘴角泛起一丝苦笑。他当然知道文官们在担心什么。自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的皇帝们就学乖了——兵权必须牢牢握在文臣手中。可现在,萧如薰这个武夫居然在贵州边关搞什么\"军政一体\",这不是要掘文官们的祖坟吗?

\"赵师傅,你就直说吧!\"

赵志皋的眉头挑了挑。他何尝不欣赏萧如薰的才干?那套《边关新政十策》他私下里读了不下十遍,每一条都切中时弊。可越是如此,他越要为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武将担忧。

\"陛下明鉴。\"赵志皋斟酌着词句,\"萧将军确实...才干过人。只是...\"

\"这是什么?\"朱栩钧突然坐直了身子,明黄色的龙袍在烛光下泛着威严的光泽,\"是因为他动了某些人的奶酪?还是说...\"年轻皇帝的声音陡然转冷,\"朕没有容人之量吗?\"

赵志皋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抵在冰冷的金砖上。

\"老臣不敢!\"他的声音有些发抖,\"只是...陛下可还记得武宗皇帝?\"

暖阁内突然安静得可怕。朱栩钧的手指僵在了半空。正德皇帝三十一岁暴毙的往事,是紫禁城里最讳莫如深的禁忌之一。那个同样年轻气盛的皇帝,不就是因为宠信武将江彬,最后落得个\"落水而亡\"的下场吗?

窗外一阵风吹过,卷起几片树叶打在窗棂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朱栩钧突然觉得有些冷。他今年三十有二,距离文官们所谓的\"不惑之年\"还有八载。可他的祖父嘉靖皇帝活到了六十,而父亲隆庆皇帝却只活了三十六岁。这其中的差别,难道真如民间传言,是因为一个懂得\"垂拱而治\",一个却总想乾纲独断?

\"赵师傅,他们是在威胁朕吗?\"朱栩钧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赵志皋的官袍后背已经湿透。他知道自己正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可身为三朝老臣,他不能眼看着大明再经历一次土木堡之变。

\"老臣万死!\"他重重叩首,\"只是陛下要受些委屈了!\"

\"委屈什么?\"朱栩钧冷笑,\"要不是他们抓住了朕做为皇帝的弱点,朕又怎能...\"皇帝突然俯身,几乎贴着老臣的耳朵低语,\"若朕不是皇帝,一定和萧如薰杀尽这些人!\"

赵志皋浑身一颤,险些瘫软在地。皇帝这话太重了!

皇帝居然有杀尽天下士大夫的这种念头!

养心殿里的铜柱里放满了冰块,很凉快,可赵志皋突然觉得很热,连呼吸都有些困难,他想起自己初入翰林时,老师高拱曾说过的话:\"大明朝的皇帝啊,就像是坐在文官编织的蛛王上,看似高高在上,实则...皇帝也不过分配权力而已!没有文官,这天下还不乱了套了?\"

\"赵师傅,何以教朕?\"朱栩钧的声音打断了老臣的回忆。

赵志皋抬起头,突然发现皇帝的眼角有了细纹。这个登基二十多年的年轻人,已经显出了与年龄不符的沧桑。他心中蓦地一软,一个大胆的想法浮上心头。

\"陛下,台湾如何?\"

\"台湾?\"朱栩钧一愣。

\"正是。\"赵志皋直起身子,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洪武年间,朝廷就在澎湖设巡检司。嘉靖时,闽浙商船往来频繁。那里...天高皇帝远。\"

朱栩钧若有所思地摩挲着茶盏。台湾,那个海外孤岛,确实是个绝妙的主意。既能让萧如薰远离中枢,又能让他继续施展抱负。最重要的是,隔着滔滔海峡,文官们的手伸不到那么远...

\"给他黔国公的待遇!\"朱栩钧突然拍案而起,\"朕也不算刻薄他了!\"

赵志皋暗暗松了口气。这个折中的方案,总算能暂时平息朝堂上的风波。至于以后...老臣偷偷看了眼皇帝年轻的面庞,心中五味杂陈。大明朝就像一艘年久失修的巨舰,在惊涛骇浪中艰难前行,而掌舵的,终究是这些文官...

\"老臣这就去拟旨。\"赵志皋颤巍巍地站起身,突然一个踉跄。

朱栩钧下意识伸手扶住老臣,触手却是嶙峋的瘦骨。他这才注意到,赵志皋的官袍已经空荡荡的,仿佛随时会被风吹走。

\"赵师傅...保重身体。\"皇帝的声音突然柔和下来。

赵志皋怔了怔,浑浊的眼中泛起一丝湿润。他深深一揖,转身退出暖阁时,背影佝偻得像一张拉满的弓。

朱栩钧独自站在窗前,望着老臣蹒跚穿过宫院的背影。夕阳将赵志皋的影子拉得很长,一直延伸到乾清宫的台阶下,就像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痕。

\"来人。\"皇帝突然开口。

\"奴婢在。\"司礼监太监张诚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门口。

“请晋王过来一趟!”

张诚领命而去。朱栩钧转身望向墙上悬挂的《大明混一图》,目光落在东南角那个不起眼的小岛上。台湾,这个决定会改变什么吗?皇帝苦笑着摇头。至少今夜,文华殿的那些学士们应该能睡个好觉了。

窗外,暮色四合。紫禁城的琉璃瓦渐渐隐入黑暗,只有乾清宫的灯火依旧明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