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大捷啊!”
一名太监拿着大捷的折子从内阁值事房一路跌跌撞撞跑了过来。
“呈上来吧!”
今日的朱栩钧面色阴沉如水,心情糟糕透顶。自从张居正离世之后,他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将那梦寐以求、象征着无上权力的皇权牢牢地握在了手中。
然而,这欣喜之情并未持续太久,朱栩钧很快便察觉到了事情有些不对劲。尽管已经没有了张居正这个权臣的掣肘,但那些文官们似乎依旧对他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毫无敬畏之心。就拿此次平定宁夏之乱这件事来说吧!户部那帮官员居然敢堂而皇之地跑来向他哭诉,声称国库里没钱了,恳请皇上动用自己的内帑去填补军饷的空缺。
“这群该死的狗贼!”朱栩钧一想起这事,心中的怒火就噌噌直冒。难道偌大一个大明王朝当真连这点银子都拿不出来吗?要知道,这些当官的哪一个家里不是富得流油,财宝堆积如山!他们分明就是看准了自己刚刚亲政,根基未稳,所以才这般肆无忌惮地欺压于他。难不成还真当朕软弱可欺不成?
可是,朱栩钧即便气得咬牙切齿,却也着实拿这些狡猾如狐的家伙们没什么太好的办法。毕竟能够在张居正那样手腕强硬之人的手底下一路摸爬滚打走到如今位置的,又有哪个会是省油的灯呢?个个都是深谙官场之道的老狐狸啊!
朱栩钧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正德皇帝为何会对那些宦官们的胡作非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理解了自己的祖父嘉靖皇帝当初为何要借助严嵩之手去敛财。原来,问题的根源在于这满朝上下的官员们,一个个皆是不知廉耻之徒!
这些所谓的朝廷命官,平日里只知道将国家的财富源源不断地往自家兜里揣,一旦国家需要用钱办事时,他们便立刻变脸,振振有词道:“这大明朝可是你们老朱家的天下,要钱?那得你们自个儿想法子去弄!”世上怎会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呢?这等行径简直令人发指!难道真以为这天下的财富都该归他们所有不成?
“与士大夫共天下!”
这短短的一句话,却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一般,在朱栩钧的心中激起了千层浪。他深知这句话所代表的含义并不正确,但面对如此复杂棘手的局面,一时间竟也想不出有什么绝妙的方法能够妥善地予以解决。
那些士大夫们,凭借着他们的家族背景、学识和人脉关系,在朝堂之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甚至对朝政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而自己作为一国之君,虽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要真正打破这种现状,谈何容易?
朱栩钧紧锁眉头,他明白,如果不能有效地制衡这些士大夫,国家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阻碍,百姓的生活也难以得到改善。然而,每一个可能的方案都似乎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弊端和风险,让他根本无法解决。
“什么?竟然又杀敌三千?还全都是鞑子?兵部已经验证过了吗?”朱栩钧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地问道。
站在一旁的大太监张耀连忙压低声音回答道:“回陛下,确实已经验过了!这是随军的兵部郎中亲自签的字呢,而且敌军的首级目前也正快马加鞭送往京师,想来他们应该是万万不敢弄虚作假的啊!”
听到这里,朱栩钧脸上的表情稍稍放松了一些,但仍带着几分狐疑之色。他拿起摆在案桌上的那份捷报,仔细端详起来。
过了片刻,朱栩钧似乎终于相信了这份捷报的真实性,原本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心情也随之好了不少。毕竟,能一次斩获三千鞑子的首级,这无论如何都称得上是一场大捷了。要知道,若是放在往常,仅凭这样的战功,哪怕是封一个流爵也是绰绰有余的呀!只是如今宁夏那边的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所以这功劳暂时也就只能先搁一搁了。
就在这时,朱栩钧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嘴里轻声嘟囔着:“萧如薰?这名字怎么听起来如此耳熟呢……”
见皇帝面露疑惑之色,一直侍立在旁的大太监王张耀赶忙凑上前去,小心翼翼地提醒道:“陛下您忘了?这位萧如薰正是上个月众多守城中唯一没有丢失城池的那位参将啊!前阵子您刚刚下旨将他晋升为宁夏总兵,他是五军都督同知萧文奎大人的独子!”
“哦?竟然是他!”朱栩钧微微眯起眼睛,脑海中快速闪过一些关于萧如薰的记忆碎片,随后嘴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
“没想到这么短时间内他就又立下功劳了,看来我大明朝廷又即将增添一员猛将啊!只是不知这一次究竟所立何功?对了,那宁夏如今是什么状况?”朱栩钧眉头微皱。
“回陛下,目前相关的折子尚未送达宫中。”
听到这个消息,朱栩钧略感失望,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他稍稍思索片刻后说道:“既然如此,萧如薰……嗯,这样吧,你速速前去将有关萧如薰的所有档案资料都给朕找过来,朕要看一看!”说罢,朱栩钧挥挥手示意对方尽快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