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 第78章 万胜

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第78章 万胜

作者:姐依旧潇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2:08:13 来源:小说旗

已经有整整半年时间没有打仗了,此时此刻的明军将士们,心中都憋着一股劲儿呢!

这些士兵们离开家乡来到朝鲜到现在也已经有半年之久了。尽管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的生活并不匮乏,基本的衣食住行都能得到保障。可是刀口舔血,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人,可不是为了拿微薄得薪水。没有战斗就没有缴获,难得今天有仗打,整个军队的士气非常的高涨。

在所有兵种中,炮兵或许是最为轻松的了。因为釜山城楼上的火炮根本无法攻击到他们,所以他们完全不用担心自身的安全。站在安全的距离之外,只需轻松地操作着大炮,就能给敌人造成巨大的伤害,这种感觉无疑是相当爽快的。

萧如薰却并不急于立刻攻城。毕竟,如今对马岛已经被成功攻克,日军的退路已经被彻底截断。在这种情况下,收拾这些被困的日军,无非就是时间问题而已。所以,他绝对不能让自己的士兵们白白去送死,而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于是,每天萧如薰都会命令士兵们用大炮对釜山城进行猛烈轰击,以此来削弱敌人的防御力量,让他们的战斗意志瓦解。

当宇喜多秀家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后,他意识到局势已经无法挽回。不过鬼子就是鬼子,他们组织了多次敢死队式的突围行动。

好在萧如薰对此早有预料,他早就准备好了充足的手榴弹,就等着这些日本鬼子来自投罗网。有了这些手榴弹的加持,就算这些鬼子再怎么拼命,恐怕也难以逃脱被全歼的命运。

不过就算逃出去也没什么用,没有粮草,没有群众基础,就算他们会打游击战也没用,早晚玩完。

………………

朝鲜的事丰城秀次还能瞒一瞒,可国内反叛是瞒不住的。

德川军团和丰臣秀次的大军在名古屋外大战了二场,均以失败告终,直接把烂摊子扔给了病重的丰臣秀吉,自己带了部分残兵败将,逃回了京都,和天皇作伴去了。

要知道,丰臣秀次可不是丰臣秀吉的儿子,他其实是丰臣秀吉的姐姐的儿子,是丰臣秀吉的外甥,要不是丰臣鹤松死的早,自己根本不可能接任关白的职位,就这样,军队的大部分权力还在丰臣秀吉的手里,自己的军队并不多,这时不跑还待何时?

丰臣秀吉的大部分部队在朝鲜釜山,此时被萧如薰围了个水泄不通,要不然德川家康也不好造反啊!

可怜的丰臣秀吉直到这时才知道自己的大军被困在朝鲜,自己的大本营名古屋虽然还有一部分军队,可被秀次消耗的差不多了,哪里还有什么能力对抗老狐狸德川家康?

眼看大势已去,一代枭雄丰臣秀吉避免受辱,破腹自杀了,临死前还把所有的妻妾都给杀了个遍,可悲的是自己的夫人此时已经怀孕了,就是自己的另一个儿子丰臣秀赖。

可怜的秀赖还没出生,就死在了自己父亲手里。

原本历史上,丰臣秀赖的下场也是很可怜的。丰臣秀吉去世后,丰臣秀赖继任天下人之位,但由于年纪尚幼,政务由五大老代为处置。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与五奉行之一的石田三成素来不和,在前田利家死后,二人的矛盾爆发最终酿成了关原合战。石田三成战败之后被处死,丰臣家由此开始衰落,德川家康则趁机控制了天下大势。朝廷授予家康征夷大将军的官位。尽管德川家与丰臣家不和,但家康仍遵照秀吉生前的意愿,将孙女德川千姬嫁于秀赖为妻,但这并未能阻止两家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一六一四年,丰臣家重建的方广寺大佛殿落成,德川家康在铭文中发现“君臣丰乐”、“国家安康”之句,以此为借口责难丰臣家,双方正式决裂并爆发战争。在大阪冬夏之战中,丰臣家未能抵挡住德川家的进攻。最终,大阪城被攻克,秀赖与其母淀殿在城内切腹自杀。

………………

当丰臣秀吉的死讯像一道晴天霹雳般传到釜山时,整个军队都被震惊得不知所措。原本就已经疲惫不堪、士气低落的士兵们,此刻更是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萧如薰展现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果敢的决策力。他敏锐地察觉到敌军的军心已乱,这是一个绝佳的进攻机会。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抓住这个时机,果断下令发起总攻。

在萧如薰的指挥下,明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向釜山。他们士气高昂,势不可挡,迅速突破了敌军的防线。经过三天的激烈战斗,明军终于成功地攻占了釜山,取得了这场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随着釜山的陷落,历经九个月之久的大明援朝战事也正式落下帷幕。

在原本的历史长河中,这场战争犹如一场漫长而残酷的噩梦,持续了整整八年之久。据可靠的史料记载,明军在这场战争中的伤亡情况相当惨重,死亡人数大约达到了九千之多,受伤者也有五千余人。

更为惊人的是,这场战争所耗费的钱财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据《明史·食货志》详细记载:“宁夏用兵,费帑金二百余万。其冬,朝鲜用兵,首尾八年,费帑金七百余万。”这仅仅是直接用于战争的费用,尚未包括战后对士兵的奖赏以及对伤亡者家属的抚恤银子。初步估算下来,这场战争前前后后花费的银子起码超过了千万两之巨,几乎将这个古老帝国的最后一丝精气神都抽干殆尽。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历史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惊人的巧合。在原本的历史中,万历二十八年,丰臣秀吉因病去世后,日军的军心瞬间大乱,最终导致了兵败如山倒的局面。而在当今这个时代,同样也是在丰臣秀吉自杀之后,明军如猛虎下山一般发起了总攻。

这一切究竟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的定数呢?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