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灵异档案实录 > 第13章 故宫鬼影

灵异档案实录 第13章 故宫鬼影

作者:一只大心心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3 13:21:13 来源:小说旗

1992年夏末,北京的蝉鸣裹着暑气在故宫红墙上空盘旋。傍晚六点,最后一批游客被清出神武门,宫门锁钥交接的铜铃声惊飞了檐角的乌鸦。值班员老周裹紧军大衣,提着老式手电筒开始例行巡逻,光柱扫过斑驳的宫墙,突然在西六宫转角处凝固——墙面上竟浮现出一群穿着明黄色旗装的女子,环佩叮当,正朝着储秀宫方向缓缓移动。

老周的手电筒\"啪嗒\"掉在地上,他揉了揉眼睛,再睁眼时墙面上只剩湿漉漉的水痕。这个在故宫守了二十年夜的老员工后背发凉,第二天便向领导请了病假。消息不胫而走,原本就充满神秘色彩的故宫,再次被笼罩上一层诡异的面纱。

故宫文物保护科的年轻研究员沈砚秋不信邪。她刚从北大历史系毕业,满脑子都是对明清历史的痴迷。听说此事后,她主动申请加入夜班巡逻队,随身带着笔记本和相机,决心揭开这个秘密。

第一个夜班平安无事。沈砚秋跟着老员工们沿着固定路线巡查,月光下的太和殿庄严肃穆,琉璃瓦泛着冷光。可到了第七天深夜,当她独自经过珍妃井时,井边突然传来细碎的啜泣声。她举起相机对准声源,闪光灯亮起的瞬间,取景框里闪过一抹青灰色衣角——那是个穿着旗装的女子背影,正趴在井沿上。

沈砚秋的心跳几乎停止,但职业本能让她按下快门。第二天冲洗照片时,底片上只有空荡荡的井口,边缘却莫名多出一道长长的抓痕,像是有人用指甲划过。更诡异的是,当晚她在值班室整理资料,窗外突然飘进一张泛黄的请安折,上面用朱砂写着:\"戌时三刻,永和宫见。\"

永和宫在修缮中,平日里铁门紧锁。沈砚秋鬼使神差地在约定时间来到这里,发现大门虚掩着。殿内烛火摇曳,檀香混着腐味扑面而来。正中央的供桌上,摆放着个褪色的旗头,旁边的铜镜里,映出她身后站着一群梳着两把头的宫女,个个面色惨白,脖颈处有道青紫的勒痕。

\"你们是谁?\"沈砚秋的声音在颤抖。铜镜突然炸裂,碎片飞溅,她慌忙后退,却撞进一个冰凉的怀抱。抬头对上一双浑浊的眼睛,那是个穿着太监服饰的老人,枯瘦的手指正指着她手中的相机:\"别拍...别拍...\"

第二天,沈砚秋发起高烧,说胡话时都是满语。故宫管理处请来了民俗专家张承钧。这位研究宫廷秘史三十年的老学者翻阅史料后,发现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曾在永和宫秘密会见维新派人士。当时慈禧太后的眼线遍布紫禁城,有传闻说负责通风报信的小太监和宫女被赐死,尸体就埋在宫墙下。

为了验证猜想,张承钧带着考古队对永和宫进行勘探。在地基深处,果然挖出了几具带着枷锁的骸骨,其中一具手腕上还戴着与沈砚秋照片中相似的银镯子。更惊人的是,墙体夹层里发现了一卷残缺的《内务府密档》,记载着光绪二十四年七月十五,\"永和宫值守太监李得顺,因泄露机密,与六名宫女一并杖毙,尸身填于墙内\"。

但诡异现象并未就此终结。随着挖掘工作展开,施工队多次在夜间听到宫墙内传来敲打声,像是有人在求救。有工人看见月光下,墙面上浮现出密密麻麻的手印,天亮后却消失不见。沈砚秋病愈后,再次回到故宫,在整理资料时发现了1937年的一份档案:日军占领北平期间,曾有日本学者试图研究故宫\"灵异现象\",带队的考古队长在进入永和宫后,疯言疯语,说看到了\"前朝冤魂索命\",不久后离奇死亡。

2005年,故宫完成大规模修缮,永和宫作为宫廷生活展对外开放。展柜里陈列着从地基挖出的文物,包括那个破碎的铜镜和褪色旗头。但每到雷雨天,仍有游客声称在西六宫看到宫女的残影,宫墙上的人影随着闪电明灭,仿佛在诉说着百年前的冤屈。而在故宫的档案库里,沈砚秋当年拍摄的那张神秘照片,至今仍被锁在编号927的铁皮柜中,底片边缘的抓痕,随着岁月流逝,似乎变得更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