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灵异档案实录 > 第93章 教学楼

灵异档案实录 第93章 教学楼

作者:一只大心心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3 13:21:13 来源:小说旗

市二中的旧实验楼像具竖立的棺椁,镶嵌在操场西北角。青灰色墙面上“1998年火灾遗址 禁止入内”的木牌早已褪色,却始终没人敢拆除。据传楼内第三层的303教室,每逢雨夜就会浮现出焦黑的人形轮廓,黑板槽里总积着细白的粉笔灰,像是有人夜夜在此授课。

我是高三(5)班的小林,总在晚自习后拉着同桌小薇钻进旧楼顶层。那里的空教室有扇朝西的窗,能看见夕阳把“实验楼”三个字的铜匾烤得通红——直到那天我才意识到,那颜色多像凝固的血。小薇总穿着洗得发白的蓝白校服,领口别着枚生锈的蝴蝶发卡,她说那是“奶奶留给妈妈,妈妈留给她的”。我们总在22:30溜进303教室,用手电筒照亮课本,听着木质楼梯在风中“咯吱”作响,像极了有人踮脚走路的声音。

11月7日,霜降前夜。天气预报说有雷暴,晚自习时教室的日光灯就开始频繁闪烁。小薇突然按住我正在翻试卷的手,指尖凉得惊人:“陪我去洗手间吧?”她说话时眼睛盯着窗外的旧楼,睫毛在眼下投出青黑的阴影。我笑着摇头:“都高三了还怕黑?快去快回,我算着数学最后一题的步骤呢。”她起身时,校服裙摆扫过我的课桌,那只蝴蝶发卡突然掉落,我弯腰捡起时,发现金属内侧刻着“王淑兰 1998”——那是二十年前葬身火海的女教师名字。

分针划过11的瞬间,第一声雷响劈开夜幕。我盯着草稿纸上的函数图像,突然听见黑板“咔嗒”轻响。抬眼望去,原本空白的黑板中央,不知何时出现了三行歪斜的粉笔字:

“1998年11月7日 23:00”

“她抱着档案袋敲你的窗”

“别回头 她没有脚”

字迹是暗红色的,每笔收笔处都拖着细长的血珠,沿着黑板槽滴落在讲台上,发出“嗒、嗒”的声响。空气中浮动着焦糊味,像是什么东西燃烧后混着铁锈的气息。我以为是小薇的恶作剧,刚要喊她的名字,身后的木质座椅突然发出“吱呀”轻响,像是有人屈膝坐下时压动了弹簧。

“小薇?别玩了,这玩笑一点不好笑。”我抓起粉笔准备擦掉字迹,却发现掌心触到的粉笔异常温热,仿佛刚被人攥在手里写过字。转身的瞬间,后颈撞上一片冰凉——第三排中间的课桌上,正搭着小薇的白色校服,衣领处别着那枚蝴蝶发卡,可她出门时穿的分明是灰色卫衣。更诡异的是,校服左袖上有片焦黑的痕迹,形状竟与旧楼墙面上的人形烧痕一模一样。

雷声再次炸响,教室的灯彻底熄灭。我摸出手机照亮,却看见讲台上的粉笔正在自行排列,七支红色粉笔围成圆圈,中间的白色粉笔突然自燃,淡蓝色火焰在空气中勾勒出一个奔跑的人影。走廊传来拖沓的脚步声,“啪嗒、啪嗒”,像是光着脚踩在浸满水的地砖上。我盯着教室门,看见门缝下方渗出暗红色的水渍,正像活物般蜿蜒爬向我脚边。

“小林……”小薇的声音从头顶传来,带着潮湿的哽咽。我抬头的瞬间,手机“当啷”落地——她倒挂在天花板的吊扇上,校服裙摆垂落如钟摆,露出本该是脚踝的位置,却只有焦黑的、扭曲的皮肉,骨头从碳化的组织里凸出,像几根烧焦的树枝。她手里攥着半截红粉笔,正在天花板上写新的字,粉笔划过石膏板的“沙沙”声,与记忆中某道火场的呼救重叠:

“你说会带老师离开的……”

二十年前的画面突然撕裂现实——六岁的我躲在操场双杠后,看见穿白裙的女教师在303教室的窗口拼命挥手,她怀里抱着牛皮纸袋,火苗从她脚边窜起,将裙摆烧成黑蝶。“小朋友!帮老师叫人!”她的声音混着浓烟,而我因为害怕,转身跑向相反的方向。此刻小薇的面容正在融化,眼尾裂开焦痕,渐渐变成记忆中那张被浓烟熏黑的脸。

她突然从天花板坠落,烧焦的手指掐住我的脖子,体温却冷得像块寒冰:“为什么假装不认识我?我们约好一起回家的……”我视线模糊间,看见她另一只手正指着黑板,那里不知何时多了幅新画——穿校服的女孩牵着穿白裙的女人,女人脚下是翻涌的火舌,而女孩的影子里,藏着无数双拽住她脚踝的手。

撞开教室门的瞬间,走廊亮如白昼——墙面贴满泛黄的寻人启事,照片上的女孩穿着蓝白校服,正是小薇的模样,而落款日期是1998年11月7日23:00。我手中的学生证不知何时变成了焦黑的纸片,隐约可见“转学证明”四个字,签发日期是三个月前。原来真正的小薇早已不在,陪我刷题的,是被困在旧楼里、与王老师一同殒命的亡魂。

值班保安的手电筒光束从楼下照来,他的声音混着雨声:“又听见粉笔声了?那年王老师为了抢学生档案,带着来送伞的女儿冲进火场……”他的话被雷声斩断,我低头看见地面上,两行湿漉漉的脚印通向303教室——一行是成年人的高跟鞋印,一行是孩子的光脚印,在即将干涸的水迹里,清晰地写着两个字:“归期”。

第二天,旧楼被贴上了铝合金封条,可每到雷雨天,三楼的灯光仍会在午夜自动亮起。值日生曾在303教室的黑板上发现未干的粉笔字,内容永远是数学公式,却在解题步骤的末尾,用红笔歪歪扭扭写着:“小林,这道题该用换元法,就像当年你该换条路跑向我”。

我的课桌上,总会莫名出现半截红粉笔,温度与体温一致。每当我握住它,就能听见钢笔划过教案的沙沙声,混着小女孩轻轻的啜泣:“妈妈,那个姐姐又来看我们了,她的头发,和你烧死前一样长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