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灵异档案实录 > 第115章 魔神仔食尸案

灵异档案实录 第115章 魔神仔食尸案

作者:一只大心心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3 13:21:13 来源:小说旗

2005年4月的高雄鼓山区裕民街被阴雨笼罩,潮湿的空气里漂浮着海水的咸涩与腐肉的腥甜。我跟着警队穿过警戒线时,三楼吴家的窗户正渗出暗褐色液体,顺着斑驳的外墙流淌,在地面汇成扭曲的符纹形状。法医掀开裹尸布的瞬间,浓重的尸臭混着檀香扑面而来——62岁的吴金女仰卧在担架上,皮肤表面布满犬齿状咬痕,十根指甲缝里嵌着染血的人类毛发,更骇人的是她微张的嘴角,露出半截断裂的假牙,牙龈处翻着新伤,像是被生生拔掉了所有真牙。

一切的诡异始于两个月前。2月28日深夜,台北荣总医院的精神科病房里,吴金女突然从床上弹起,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美宜在哭,她在海底喊我。”监控录像显示,那一刻她的瞳孔缩成针尖状,用闽南语背诵着连医生都听不懂的咒语。当天下午,她的妹妹吴美宜突然闯入病房,披头散发地揪住她的头发:“大姐你看!三太子的头断了!”陪护的母亲蔡月卿后来回忆,家里供奉了三十年的三太子木雕,不知何时从莲花座上跌落,左手小臂齐根断裂,断裂处渗出暗红色液体,在神坛上积成“归”字。

3月2日清晨,吴金女被紧急接回高雄老家。她赤脚跪在玄关,用额头撞击地面,反复念叨:“1949年的渔灯灭了,海底的门开了。”父亲吴武运在神坛前点香时,发现香灰竟在供桌上堆成骷髅形状。当天深夜,我在派出所值班时接到报警,蔡月卿的声音带着哭腔:“我女儿在阳台上挂黑布,她说要给‘海底的客人’做衣裳!”等我们赶到时,吴家三楼的阳台已被十八件黑衣覆盖,布料在无风的夜里发出“哗哗”的摩擦声,像是有人在低声啜泣。

真正的噩梦从3月中旬开始。吴金女的卧室墙上出现血字,用倒着的闽南语写着“他们饿了”,经鉴定,血液来自她的弟弟吴旺元。她开始收集家人的指甲和头发,用红绳串成风铃挂在窗前,每当夜幕降临,那些风铃就会发出“咔嗒咔嗒”的脆响,如同牙齿碰撞的声音。邻居陈阿婆曾在凌晨看见吴金女跪在屋顶,对着月亮张开嘴,任由雨水灌进口中,她的身影在月光下拉得老长,双腿不自然地向后弯曲,脚尖指向天空。

4月1日是妈祖诞辰,却成了吴家的地狱日。清晨七点,吴武运突然冲进厨房,用菜刀剁下自己的一截小指,鲜血滴在地板上时,他竟露出满足的笑容:“玉皇大帝说,要拿精血喂三太子。”蔡月卿则抱着装满符水的陶罐,逼迫女儿吴美红喝下:“这是王母娘娘的琼浆,喝了能通天地。”最年幼的吴旺元蜷缩在神龛旁,手里攥着半具猫尸,用变调的童声唱着:“海底有洞,洞里有牙,啃手啃脚,啃掉下巴——”

邻居报警时,我和搭档冲进吴家,眼前的景象让久经沙场的老刑警都忍不住干呕。吴金女被吊在阳台的晾衣架上,全身浸泡在黑色液体里,那液体散发着浓重的尸油味,她的腹部高高隆起,皮肤下有明显的蠕动痕迹。吴武运跪在地上,用燃烧的香柱灼烫妻子的后背,蔡月卿的惨叫声中,我看见她背上浮现出鳞片状的红斑,排列成类似鱼鳃的形状。最恐怖的是二楼浴室,瓷砖缝隙里嵌着数百颗人类牙齿,下水道里堵满带血的毛发,浴缸边缘用尸蜡画着巨大的五芒星,星芒中央刻着“顺发号”三个字——那是吴家祖先1949年失踪的渔船名字。

法医报告揭开了更骇人的真相:吴金女的胃里有半公斤粪便和符纸残渣,肠道内壁布满灼伤痕迹,像是被滚烫的液体反复冲刷。她的指甲缝里除了人类毛发,还有少量鲨鱼皮碎屑,而这种鲨鱼早已在台湾海峡绝迹。最诡异的是,所有家庭成员的血液中都检测出一种未知的神经毒素,能导致幻视、意识混乱,甚至诱发自残行为。

警方在神坛暗格里发现的物品,让整起事件蒙上了更阴森的阴影。一个用婴儿头骨雕刻的三太子像,眼窝中嵌着两颗人类眼球,经dNA比对,属于三年前失踪的两名儿童。冰箱冷冻层里,七个保鲜盒分别装着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标签上用红笔写着“魔神仔月供”,最新的一份标注着“2005.4.1 吴旺元的舌头”——而吴旺元的舌头确实在案发当天不翼而飞。

民族学家黄教授连夜赶来,看着神坛底座的梵文突然颤抖:“这是《魔神仔祭典经》的开篇,意思是‘以血肉为钥匙,开黄泉之门’。”他告诉我们,台湾民间传说中的魔神仔善用幻术,常化身为孩童诱骗人类,而吴家的祖先很可能在1949年遭遇海难时,与魔神仔达成血祭契约,每六十年需献上七名至亲的血肉,才能保住家族平安。

2018年的中元节,我已调任刑警队长。某天深夜,白砂仑渔港的渔民在近海发现一艘幽灵船。船体覆盖着厚重的藤壶,船身却漆着崭新的“顺发号”木牌,舱内的餐桌上摆着热汤和白米饭,仿佛主人刚离开不久。航海日志停留在1998年7月15日,最后一行字是:“渔网里都是人的头发,它们在唱《补渔网》的歌。”当我们打开底舱,所有人都僵在原地——十八具骸骨整齐排列,每具骸骨的手腕都系着红绳,绳结上刻着“吴”字,其中一具女性骸骨的口腔里,还卡着半截断裂的假牙。

如今,吴家透天厝被改建成民俗研究馆,三楼的神坛保持着案发时的模样。去年中元节,监控录像拍到午夜十二点,神坛上的婴儿头骨突然转动,眼窝对准镜头。更诡异的是,所有参观过的游客都说,在转身离开时,会听见背后传来孩童的轻笑,回头却只看见黑衣在风中摆动。而我每次经过裕民街,总会忍不住望向三楼阳台,仿佛看见那个悬挂在晾衣架上的身影,她的腹部还在蠕动,皮肤下的“客人”正透过她的眼睛,冷冷地注视着这个试图揭开真相的世界。

最令人脊背发凉的是,三个月前,吴美宜的女儿突然找到我,递给我一个信封。里面是张泛黄的照片,1949年的海边,年轻的吴家祖先抱着一个穿红衣的小女孩,女孩的嘴角咧出不自然的笑,露出两排锋利的尖牙。照片背面用朱砂写着:“第七次血祭,换十八年平安——”而照片上的日期,正是吴家迁居高雄的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