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 > 第19章 薄利入囊,隐忧初现

五十文铜钱,沉甸甸地躺在陈山的手心。

回家的路上,这位老实巴交的汉子,脚步都有些发飘,时不时低头看看那钱袋,仿佛害怕它会突然消失。

这点钱,对富裕人家来说或许不值一提,但对常年挣扎在温饱线上的陈家而言,却是一笔能解燃眉之急的“巨款”。

至少,下顿饭的米,或是那几钱盐巴,是有了着落。

陈平安跟在父亲身边,小脸上看不出太多情绪,心里却在快速盘算。

五十文只是定金。

按照刚才与刘掌柜谈妥的分成比例,如果《白蛇传》话本真能像他预期的那样受欢迎,后续的分成应该会更多。

但这分成,能不能顺利拿到手,还是个未知数。

刘掌柜那精明的眼神,赵秀才那复杂的表情,都让他不敢掉以轻心。

回到家中,将与墨韵斋达成合作的消息告知李秀。

李秀先是震惊,随即是难以置信的狂喜。

“啥?你说…平安讲的那些故事,真能换钱?还…还预付了五十文?”她抓住丈夫的胳膊,反复确认。

陈山用力点头,将钱袋递给妻子:“真的。这是墨韵斋刘掌柜亲手给的定金。他还说,等书印出来卖了,以后还能分钱呢。”

李秀接过钱袋,手指颤抖地数着里面的铜钱,眼泪再次忍不住流了下来。

这一次,是喜悦的泪水。

“老天爷啊…咱家…咱家这是要转运了吗?”她喃喃自语,声音哽咽。

看着父母激动欣喜的样子,陈平安心里也感到一丝慰藉。

能用自己的能力,让这个家看到希望,这种成就感,是前世埋首故纸堆时从未体验过的。

第二天,陈山拿着这笔“巨款”,小心翼翼地再次去了镇上。

他没有立刻去还陈屠户的债(因为还不够,而且还想看看话本后续的收益),而是按照儿子的建议,先去布庄扯了几尺比上次好一些的棉布,准备给全家人都添件像样点的衣服。

回来的时候,手里还多了一根崭新的、带着鲜艳红丝线的头绳。

“平安,这个…给你柔柔妹子。”陈山将头绳递给儿子,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爹看集市上小姑娘都戴这个,柔柔那丫头…对咱家不错。”

陈平安心头一暖,接过了头绳。

这根头绳虽然廉价,却承载着父亲朴实的感恩之心。

他想到了柳柔柔那双清澈的大眼睛,决定等会儿就给她送去。

接下来的几天,陈家的生活似乎真的因为这五十文钱而变得明亮了一些。

餐桌上虽然依旧简单,但至少米汤能稍微稠一些了。

父母脸上的愁苦也淡了许多,多了几分对未来的期盼。

而陈平安,则在适应新身体、巩固图书馆知识的同时,也密切关注着墨韵斋那边的动静。

大约过了七八天。

赵秀才找上门来了。

他手里拿着几本薄薄的、散发着墨香的小册子,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平安小兄弟,陈大哥,嫂子,快看。书印出来了。”

陈平安接过一本。

册子的封面是用最普通的黄纸做的,上面用略显粗糙的木刻板印着“白蛇传”三个字,旁边还配了一副简单的、线条有些僵硬的白蛇和书生的插图。

翻开内页,纸张是劣质的竹纸,印刷的墨色也有些深浅不一,但字迹确实是赵秀才那工整的字体。

内容正是他之前誊抄的《白蛇传》开头部分。

虽然制作粗糙,但这确确实实是一本成型的“话本”了。

“怎么样?”赵秀才搓着手,语气激动,“刘掌柜印了…印了足足两百册。昨天刚在镇上铺货,今天一上午,就卖出去快三十册了。这势头,火。指定能火。”

两百册。

对这个小镇来说,已经不算小数目了。

一上午卖出近三十册,这个销售速度也确实喜人。

陈平安点了点头,心里有了底。

看来,好故事的魅力,在哪个时代都是共通的。

“那…分成的事…”陈山在一旁小心翼翼地问道。

“放心吧陈大哥。”赵秀才拍着胸脯,“刘掌柜说了,头一个月的份子钱,月底一准儿结清。到时候我亲自给你们送来。”

他现在俨然成了陈平安与墨韵斋之间的联络人。

接下来的日子,正如赵秀才所言,《白蛇传》话本在镇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新奇的故事,曲折的情节,立刻抓住了那些识字不多、娱乐匮乏的镇民和乡绅的心。

一时间,茶馆里、酒肆中、甚至田间地头,都有人在谈论着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

平安书坊(虽然还没开张,但陈平安的名字已经和话本联系起来)和墨韵斋的生意都因此好了不少。

到了月底,赵秀才果然按时送来了第一笔分成。

数目不多,只有几十文钱。

但对于陈家来说,这代表着一条稳定(至少看起来稳定)的财路出现了。

陈山和李秀拿着这笔钱,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陈平安接过钱袋,掂了掂分量,又看了看赵秀才那略显闪烁的眼神,心里却并没有那么乐观。

几十文钱。

按照他的估算和赵秀才之前透露的销量,这个数目…似乎偏低了。

刘掌柜,恐怕还是在账目上动了手脚。

克扣分成,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毕竟,自己只是个毫无根基的农家孩子,对方是个精明的商人。

而且,目前自己还离不开墨韵斋这个发行渠道。

没有证据,也无力查证。

只能暂时隐忍。

不过,这也提醒了他,必须尽快提升自己的实力和地位,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赵先生辛苦了。”陈平安将钱袋交给母亲,脸上露出符合年龄的笑容,“这第一个月能有这些,已经很好了。多亏了先生帮忙。”

先稳住赵秀才。

至少目前看来,赵秀才还需要依靠自己后续的故事来获利,暂时应该不会和刘掌柜完全穿一条裤子。

赵秀才被他捧得有些飘飘然,连连摆手:“应该的,应该的。平安小兄弟才思敏捷,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送走了赵秀才,家里的气氛依旧是喜悦的。

有了这笔钱,加上之前的积蓄和卖兔皮的钱,离还清陈屠户的债务又近了一步。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陈家靠着“讲故事”、“写书”发了点小财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很快在小河村传开了。

羡慕者有之,嫉妒者有之。

而有些人,则动起了歪心思。

这天傍晚,陈平安正在院子里帮母亲劈柴(锻炼身体)。

王二领着那两个跟班,又一次晃悠到了陈家门口。

这一次,他们的目光不再是单纯的挑衅,而是**裸地打量着陈家的院子、屋子,以及…可能藏钱的地方。

“哟。陈平安在家呢?”王二斜靠在门框上,语气轻佻,“听说你小子发财了?写那什么破书,挣了不少吧?”

陈平安停下手中的斧头,平静地看着他:“王二哥有事?”

“没事儿。就是…兄弟们最近手头有点紧。”王二搓着手,露出无赖的笑容,“想跟你…借点钱花花。不多,就几百文。等你以后发大财了,再还我们。”

借钱?

恐怕是有借无还,而且是强行“借”。

旁边的跟班也跟着起哄:“是啊是啊,陈秀才(故意嘲讽,他还不是秀才),接济接济兄弟们嘛。”

陈平安心里升起一股怒意。

这些无赖,真是阴魂不散。

上次的教训,显然没让他们长记性。

看来,光靠言语震慑是不够的。

必须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是好惹的。

可自己现在手无缚鸡之力,硬拼肯定不行。

该怎么办?

目光扫过院角的柴刀,又看了看王二那壮硕的身躯和他身后虎视眈眈的跟班。

硬拼不明智。

智取?上次的故事恐吓似乎效果有限。

而且,这次对方是明摆着要钱,恐怕没那么容易唬住。

隐忧,再次浮现。

刘掌柜可能的克扣。

王二等无赖的持续骚扰。

还有那笔沉甸甸的债务…

仅仅依靠一个“神童”的名头和一本初露锋芒的话本,似乎还远远不够。

他需要更强的力量,更快的赚钱速度,以及…更可靠的自保能力。

前路,依旧布满荆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