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 > 第14章 夜抄话本,微光如豆

王二的威胁像一根刺,扎在陈平安心头。

虽然暂时将其逼退,但谁也说不准这泼皮什么时候会再来找麻烦。

靠着在村头说书挣的那点铜板,不仅难以解决眼前的债务危机,还把自己置于了风口浪尖。

这种方式,不稳定,风险也太大。

必须另寻他路。

夜深人静,父母早已沉沉睡去,茅屋里只剩下角落里一盏油灯,跳动着微弱的豆大光芒。

陈平安盘腿坐在简陋的床板上,并没有睡意。

目光落在面前摊开的一叠粗糙的黄麻纸上。

旁边放着一支劣质的毛笔,一小块干硬的墨锭,还有一个缺了口的砚台。

这是他白天用说书挣来的大部分铜板,托父亲从镇上买回来的。

最便宜的纸,最差的笔墨。

但对现在的他来说,已经是奢侈品。

决定了。

不能再指望那不靠谱的说书生意。

要把脑海里的故事写下来,变成可以售卖的话本。

这才是更稳定、更安全,也可能带来更大收益的途径。

只是…

看着眼前这些简陋的文具,再想想自己这双六岁孩童的小手,难度可想而知。

首先是写字。

大夏王朝的文字与他前世熟悉的汉字基本一致,这省去了学习文字的麻烦。

但繁体字的笔画复杂,而且需要用毛笔书写。

这对于一个习惯了键盘和硬笔的现代灵魂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原主的记忆里,并没有系统学习过写字,顶多认得几个简单的字。

他只能依靠图书馆里关于书法的基础知识,以及自己前世那点可怜的毛笔字功底(大学选修课水平),从头开始摸索。

拿起那支硬邦邦、毫毛分叉的毛笔,蘸了蘸用口水和少量清水化开的劣质墨汁。

墨汁干涩,还带着一股烟熏火燎的怪味。

深吸一口气,将黄麻纸铺平。

提笔,悬腕。

第一个字,《白蛇传》的“白”。

笔尖落下,墨迹在粗糙的纸面上晕开,歪歪扭扭,如同虫爬。

力道控制不好,笔画粗细不均,结构更是松散。

写出来的字,连他自己都嫌弃。

但这已经是这具小手能做到的极限了。

不能急。

慢慢来。

一笔一划,艰难地在纸上书写着。

速度很慢,精神高度集中。

写错一个笔画,就得用手指蘸点口水涂抹掉,留下一个难看的墨团。

或者干脆废掉一张纸。

黄麻纸很薄,墨汁很容易渗透过去。

写了不到半个时辰,手腕已经酸痛无比,额头上也布满了汗珠。

但看着纸上那渐渐多起来的、虽然丑陋却能辨认的字迹,心里却有一股暖流涌动。

这是创造的感觉。

是将脑海中的宝藏,一点点挖掘出来,赋予形体的过程。

油灯的光芒昏暗而摇曳,将他小小的身影投射在土墙上,拉得长长的。

夜,寂静无声,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偶尔响起的、他自己控制不住的叹息声。

不知过了多久,外间传来轻微的响动。

是母亲李秀起夜。

她看到儿子房间还亮着灯,披着衣服轻手轻脚地走了过来。

“平安?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李秀的声音带着担忧。

陈平安停下笔,揉了揉酸痛的手腕:“娘,我睡不着,就…想写写字。”

李秀走到桌边,借着昏暗的灯光,看到那满桌写满了字的纸张,还有儿子那专注而疲惫的小脸,愣住了。

“写字?你…你什么时候会写这么多字了?”语气里满是惊讶。

“就是…以前看村里秀才老爷写,自己瞎琢磨的。”陈平安含糊地解释,不敢说是图书馆的功劳,“写着好玩。”

李秀拿起一张纸,上面的字虽然歪扭,但确实是字,而且似乎…连成了句子?

她不识字,看不懂写的是什么,但看到儿子如此“用功”,心里既是骄傲,又是心疼。

“瞎琢磨就能写成这样?我儿真是聪明。”李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随即又皱起眉头,“可也不能这么熬着呀,快看你累的。费眼睛,还费灯油呢。快睡吧,啊?”

“嗯。娘,我再写一会儿就睡。”陈平安嘴上应着,手却没有停下的意思。

李秀拗不过他,只能叹了口气,给他掖了掖被角(虽然他没躺下),又叮嘱了几句,才回房睡去。

父母的关爱,质朴而温暖。

这更坚定了他要尽快改变现状的决心。

又写了一会儿,手指已经开始微微颤抖,视线也有些模糊了。

精神力的消耗,加上身体的疲惫,让他难以为继。

看来,这活儿急不得。

放下笔,小心地将写好的几页纸整理好,吹干墨迹。

看着那虽然稚嫩、却承载着一个完整故事雏形的文字,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

就在这时,门外又传来极轻微的脚步声。

这次不是母亲。

陈平安警觉地抬起头。

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一个小小的脑袋探了进来。

是柳柔柔。

她手里端着一个小碗,里面似乎是热气腾腾的吃食。

“平安哥…你还没睡呀?”柳柔柔小声问道,看到陈平安桌上的纸笔,也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柔柔?这么晚了,你怎么来了?”陈平安有些意外。

柳柔柔端着碗走了进来,小脸上带着点羞怯:“我娘晚上烙了点红薯饼,我想着你可能饿了,就…就给你送点过来。”

碗里是两块烤得焦黄的红薯饼,散发着诱人的甜香。

这在农家,也算是难得的零嘴了。

“谢谢你,柔柔。”陈平安心里一暖,接过碗。

红薯饼还带着温度。

柳柔柔好奇地看着桌上的纸张:“平安哥,你真的在写字呀?写的是什么?”

“没什么,瞎写的。”陈平安依旧含糊其辞。

柳柔柔也不追问,只是安静地站在旁边,看着他。

见他不吃了,也不写了,似乎想找点事情做,便走到砚台边。

“墨好像快干了,我帮你磨墨吧?”她问道。

陈平安想了想,点了点头:“好。”

正好他也需要休息一下。

柳柔柔拿起那块劣质的墨锭,学着记忆中大人磨墨的样子,在砚台里加了点清水,开始轻轻研磨起来。

她的动作很生疏,力道也掌握不好,磨出来的墨汁要么太稀,要么太稠。

但她很认真,小脸绷得紧紧的。

陈平安坐在一旁,看着灯下女孩认真的侧脸,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在这个陌生的时代,有这样一份纯粹的、不含杂质的关心,真好。

他没有再急着去写,只是默默地看着柳柔柔磨墨。

女孩偶尔抬头看他一眼,两人目光相遇,又都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昏黄的灯光下,寂静的茅屋里,只有墨锭在砚台上摩擦的沙沙声。

气氛温馨而宁静。

磨好了墨,柳柔柔又默默地站在一旁,也不说话,只是安静地陪着他。

有时看他写字,有时自己低头发呆。

陈平安知道,这小丫头是怕他一个人熬夜辛苦,特意来陪他的。

这份心意,他记下了。

有了柳柔柔的陪伴(虽然主要是精神上的),陈平安感觉疲惫似乎也减轻了些。

重新拿起笔,继续艰难的书写。

一夜无话。

直到窗外再次传来鸡鸣,油灯里的灯油也即将耗尽。

陈平安才终于停下了笔。

桌上,已经积累了薄薄一叠写满了字的黄麻纸。

《白蛇传》的开头部分,大约几千字的内容,总算是勉强抄写出来了。

字迹依旧歪扭,如同孩童涂鸦。

纸张粗糙,墨迹深浅不一,还有不少涂改的痕迹。

但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作品”。

虽然简陋,却承载着他的希望。

柳柔柔早已趴在桌边睡着了,发出均匀的呼吸声。

陈平安小心地将写好的稿子收好,吹熄了油灯。

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光,他知道,新的挑战又来了。

话本写好了。

可怎么卖出去?

谁会买一个六岁孩子写的、字迹如此难看的话本?

又如何接触到那些高高在上的书坊老板?

前路,依旧迷茫。

但至少,手中已经握有了一份可以去闯荡的“资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