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 > 第120章 地主阴招转经济

秋老虎的余威,渐渐被连绵的阴雨驱散。

田地里的庄稼,眼看着就要到了收获的季节。

小河村的村民们,脸上都带着对丰收的期盼。

然而,陈家最近的日子,却不像这即将到来的秋收一般顺遂。

“爹,娘,今天我去地里看了,咱们家的稻子长势不错,再过些时日就能收割了。”

晚饭桌上,陈平安扒拉着碗里的米饭,开口说道。

陈山闻言,脸上却没什么喜色,反而重重叹了口气。

“唉,长得再好,要是卖不上价钱,也是白搭。”

李秀也跟着愁眉不展:“可不是嘛。往年这个时候,镇上的粮商早就上门来谈价了,今年倒好,一个个跟商量好了似的,都压着价不肯收。”

“不仅如此,”陈山放下筷子,语气有些沉重,“我今天去找村西头的王二叔,想请他在农忙时帮衬几天,往年都好好的,今年却支支吾吾,说家里活计多,抽不开身。”

“王二叔不是一向跟咱们家关系不错吗?”

李秀有些不解。

“怕是有人在背后捣鬼。”

陈平安放下碗筷,眼神微凝。

“平安,你的意思是……”

陈山看向儿子。

“还能有谁?除了陈老爷,我想不到旁人了。”

陈平安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之前那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没能把咱们家怎么样,现在是想从明面上,用银钱来压我们了。”

“这陈老爷,也太不是东西了!”

李秀气得拍了一下桌子。

“咱们家平安考上了童生,给村里争光,他不道贺也就罢了,还三番两次地使绊子!”

陈山也是一脸愤懑:“身为地主,不想着体恤乡邻,反而处处为难。这田地里的收成,本就是咱们庄户人家的命根子,这样做,是要断了咱们的活路啊!”

“爹,娘,先别生气。”

陈平安安抚道。

“陈老爷想用这种法子逼咱们低头,咱们偏不能让他如愿。”

“话是这么说,可……”

李秀面露难色。

“家里的余粮不多了,要是秋收的粮食卖不出去,或者被压得太狠,接下来的日子可怎么过?”

“而且,眼看着就要秋收,人手本就紧张。往年还能雇几个短工帮帮忙,今年要是雇工的价钱也被人抬高了,咱们家这点田,怕是忙不过来。”

陈山接过话头,忧心忡忡。

陈平安沉吟片刻,说道:“爹,娘,别急。事情还没到那一步。”

少年起身,走到墙角,从一个不起眼的陶罐里,取出一个小布包。

打开布包,里面是几块碎银子,还有一些铜板。

“这是……”

李秀和陈山都有些惊讶。

“这是我之前写话本,墨韵斋的掌柜预支给我的稿费。”

陈平安解释道。

“虽然不多,但应付眼下一时的周转,应该够了。”

“平安,这可是你辛辛苦苦挣来的……”

李秀有些不忍。

“娘,钱挣来就是花的。眼下先解了燃眉之急再说。”

陈平安将布包递给李秀。

“至于秋收的人手,也不必太过担心。实在不行,我跟先生告几天假,也能帮上不少忙。我如今的力气,可比以前大多了。”

陈山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心中稍安,但眉头依旧紧锁。

“雇工的事情好说,大不了咱们自家辛苦些。可这粮价……”

“粮价的事情,儿子也有些想法。”

陈平安坐回桌边。

“既然镇上的粮商被陈老爷打了招呼,不肯出好价钱,那咱们就不卖给他们。”

“不卖给他们?那卖给谁?”

李秀疑惑道。

“咱们可以换个思路。”

陈平安说道。

“往年咱们种的,大多是稻谷和小麦这些主粮。这些东西,家家户户都有,也容易被粮商拿捏。”

“儿子前些日子看书,发现有些作物,虽然种起来费些功夫,但市面上的价钱却高出不少,而且不是寻常百姓家会大量种植的。”

“哦?是什么作物?”

陈山来了兴趣。

陈平安从怀里取出一张纸,上面用炭笔画着一些简单的图形。

“比如这个,书上叫做‘番薯’,据说产量极高,耐旱耐瘠,而且味道也不错。”

“还有这个,叫做‘玉蜀黍’,也是一种高产作物。”

“这些东西,咱们以前可从没见过,更别说种了。”

李秀看着纸上的图形,有些迟疑。

“书上说,这些作物原本是从海外传过来的,咱们大夏种的人还不多,所以物以稀为贵。”

陈平安解释道。

“儿子想着,咱们家可以匀出一小块地,先试着种一种。如果收成好,销路也不错,以后就能多一条进项,也不必完全受制于那些粮商。”

“这法子倒也不是不可行,只是……”

陈山还是有些顾虑。

“这‘番薯’和‘玉蜀黍’的种子,从哪里能弄到呢?”

“儿子自有办法。”

陈平安胸有成竹地说道。

“墨韵斋的柳掌柜,路子广,或许能帮上忙。而且,这些新作物,如果咱们村能种出名堂来,对柳掌柜的书坊而言,也是一个不错的宣传噱头,说不定还能带动他其他生意。”

“平安,你这脑子,就是比爹娘活络。”

李秀听了儿子一番分析,脸上的愁容散去了不少。

“不过,陈老爷那边,也不能就这么让他得意下去。”

陈平安眼神一闪。

“他不是喜欢在背后搞小动作吗?咱们也得让他尝尝被人议论的滋味。”

“平安,你打算怎么做?”

陈山问道。

“爹,您还记得上次县试放榜后,有几位同来道贺的乡绅吗?其中有几位,似乎与陈老爷平日里并不怎么对付。”

陈平安提醒道。

“好像是有那么几位。”

陈山回忆着。

“还有,方先生在县里的读书人中,也颇有声望。陈老爷如此打压一个新晋的童生,传扬出去,总归是不太好听。”

陈平安继续说道。

“儿子这几日去先生家求学,或者在镇上采买东西的时候,会‘不经意’地,跟一些相熟的、或是对陈老爷素有微词的人,聊聊咱们家最近遇到的‘难处’。”

“不用添油加醋,只需实话实说,把陈老爷做的事情摆出来,自有公道人心。”

“平安,这样做,会不会把陈老爷得罪得更狠?”

李秀有些担心。

“娘,咱们已经把他得罪了。退让和忍耐,换不来安宁。”

陈平安语气平静却坚定。

“陈老爷之所以敢这么做,无非是仗着地主的身份和在乡里的势力。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是失了人心,坏了名声,他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再者,儿子马上就要参加府试了。若能再进一步,陈老爷想再像现在这样肆无忌惮,也得掂量掂量。”

陈山听着儿子条理清晰的分析,心中那块大石,总算是落下了不少。

“好,就按平安说的办!”

陈山一拍大腿。

“咱们家虽然穷,但也不是任人揉捏的软柿子!”

“爹,娘,这几天辛苦你们了。”

陈平安看着父母。

“家里的事情,就拜托你们多操持。儿子会专心准备府试,争取早日给家里争口气。”

“放心吧,平安,家里的事有我和你娘呢。”

陈山说道。

“你只管安心读书,莫要分心。”

夜色渐深,窗外的风雨声似乎也小了一些。

陈家的灯火,依旧亮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