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 > 第132章 兰亭雅集赴会难

次日一早,陈平安照常起身温习功课。

被人跟踪之事,少年并未向张明远和李世林提及。

一来,不想让他们平添担忧。

二来,也怕打草惊蛇。

只是,心中那根弦,却悄然绷紧了几分。

“陈兄,今日可有打算?”

早饭时,张明远端着一碗稀粥,凑过来问道。

“明日便是兰亭雅集的文会了,陈兄可想好要不要去了?”

李世林也放下手中的馒头,看向陈平安。

“说实话,愚兄心中,倒是有些忐忑。那等场合,想必都是府城有名的才子,我等这些外县来的,怕是会相形见绌啊。”

陈平安放下筷子,说道:“文会嘛,重在交流。能有机会与各县才俊切磋学问,也是一件好事。”

“陈兄的意思是,决定去了?”

张明远眼睛一亮。

“请柬都送来了,若是不去,岂非显得我等失礼?”

陈平安微微一笑。

经过一夜的思索,少年已经有了决定。

那暗中跟踪之人,一日不揪出来,便一日是个隐患。

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去那兰亭雅集探探虚实。

说不定,还能从中找到一些线索。

而且,那位徐子陵徐公子,对自己另眼相看,究竟是何用意,也需要当面弄清楚。

“哈哈,陈兄所言极是!”

张明远抚掌笑道。

“明日,咱们便一同去那湖心亭,会一会南淮府的各路英才!”

“只是……”

李世林面露一丝忧色。

“我听说,这兰亭雅集,虽然名义上是交流学问,但实际上,也常有本地学子,故意刁难外地考生之事发生。”

“万一……万一遇到什么麻烦,可如何是好?”

“李兄多虑了。”

张明远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

“我等都是有功名在身的童生,难道还会怕了他们不成?”

“再说了,不是还有陈兄在吗?以陈兄的才智,什么样的场面应付不来?”

张明远对陈平安,倒是信心十足。

陈平安闻言,只是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心中却在暗暗盘算,明日的文会,怕是不会那么平静了。

转眼,便到了兰亭雅集举办的日子。

湖心亭位于南淮府城外的一处风景秀丽的湖泊之中。

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平日里便是文人墨客雅集的好去处。

今日,更是张灯结彩,布置得焕然一新。

湖面上,画舫穿梭,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

岸边,早已停满了各式马车。

前来参加文会的学子们,个个锦衣华服,意气风发。

陈平安、张明远、李世林三人,也雇了一辆驴车,早早地来到了湖边。

“哇,好热闹啊!”

张明远看着眼前盛况,不由得惊叹道。

“看来,今日来的名士才子,定然不少!”

李世林也有些紧张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

陈平安则神色平静,目光在人群中不着痕迹地扫视着。

想要从这些衣着光鲜的学子中,找出昨日跟踪自己的人,显然不太可能。

但少年依旧保持着警惕,留意着周围的一切可疑迹象。

三人随着人流,登上了前往湖心亭的渡船。

船上,已坐了不少前来赴会的学子。

大多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高谈阔论,指点江山。

也有一些人,认出了张明远和李世林,主动上前攀谈。

毕竟,同为外县来的考生,在这等场合,也需要抱团取暖。

陈平安则独自一人,站在船头,凭栏远眺。

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只是,这美丽的景致之下,又隐藏着多少暗流涌动呢?

不多时,渡船抵达湖心亭。

亭内早已宾客满座,人声鼎沸。

亭子正中,设有一处高台,上面摆放着香案、笔墨纸砚,显然是供学子们献艺之用。

亭子四周,则摆放着数十张案几,上面堆满了各色瓜果点心,以及香茗美酒。

一位身着月白色长衫,面如冠玉,气质儒雅的年轻公子,正站在高台之上,与几位年长的名士谈笑风生。

此人,想必就是那位“南淮第一才子”,徐子陵徐公子了。

“诸位,诸位,请静一静!”

徐子陵见宾客到得差不多了,便走上高台,朗声说道。

“今日,兰亭雅集,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能与诸君一同品茗论道,实乃人生一大快事!”

一番场面话说完,台下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今日文会,不设题目,不拘形式。诸君可畅所欲言,赋诗作画,切磋学问。若有佳作,亦可登台献艺,与众人共赏。”

徐子陵继续说道。

“好了,闲话少叙。文会,现在开始!”

随着徐子陵一声令下,亭内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有学子迫不及待地起身,走到高台前,挥毫泼墨,赋诗作画。

也有学子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品评诗文,探讨经义。

张明远和李世林,也兴致勃勃地加入到了人群之中。

陈平安则寻了个相对僻静的角落,独自一人,慢慢品着香茗,观察着亭内众人的言行举止。

少年的目光,不时会落在高台之上的徐子陵身上。

这位徐公子,举手投足之间,都透着一股大家风范。

待人接物,也显得谦和有礼,丝毫没有世家子弟的骄矜之气。

单从表面上看,倒也无懈可击。

只是,不知为何,陈平安心中,总觉得此人身上,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违和感。

就在陈平安暗中观察之际。

一位身着锦衣,面带傲色的年轻学子,端着一杯酒,径直走到了陈平安面前。

“这位兄台,瞧着面生得很啊。不知是来自哪个县的?”

那学子居高临下地看着陈平安,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善。

陈平安放下茶杯,淡淡地说道:“在下陈平安,来自清溪县。”

“清溪县?没听说过。”

那学子撇了撇嘴,脸上露出一丝鄙夷之色。

“一个小小的县城,也能出什么像样的人才?”

此言一出,周围几位正在交谈的学子,都将目光投了过来,脸上带着一丝看好戏的神情。

显然,这是本地学子,在故意找茬了。

“这位兄台此言差矣。”

陈平安神色不变,缓缓说道。

“英雄不问出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清溪虽小,未必就不能出人才。”

“哦?照你这么说,你就是那清溪县的‘龙’了?”

那学子嗤笑一声,语气更加轻蔑。

“听闻清溪县出了个什么‘神童’,在县试中侥幸得了案首。莫非,就是阁下?”

“不敢当。”

陈平安依旧语气平淡。

“侥幸而已。”

“哼,我看不是侥幸,是走了狗屎运吧!”

那学子冷哼一声,咄咄逼人。

“今日这兰亭雅集,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来的地方!若是没有真才实学,还是趁早滚蛋,免得在此丢人现眼!”

话音未落,一道清朗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王兄此言差矣。兰亭雅集,本就是广纳贤才之地。陈兄既能收到请柬,自然是有其过人之处。”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徐子陵不知何时,已从高台上走了下来,正含笑看着这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