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 > 第97章 案首荣耀慰平生

“第一名,小河村,陈平安。”

陈平安站在人群的后方,在一片鼎沸的议论声和无数道复杂的目光注视下,竭力维持着自己身体的平衡和脸上的平静。

尽管他早有预料,自己的成绩应该不会太差。

但“案首”这两个字的分量,还是让他那颗经历了两世风雨的心,忍不住剧烈地跳动了几下。

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与喜悦,如同奔腾的岩浆,在他胸腔中翻滚,几乎要喷薄而出。

他紧紧地握了握拳,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用轻微的刺痛感,来提醒自己保持冷静。

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失态。

“平……平安……我……我没听错吧?”

身旁,母亲李秀的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紧紧抓着他的胳膊,指节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

那双平日里总是盛满慈爱与担忧的眸子里,此刻蓄满了晶莹的泪水,正顺着脸颊无声地滑落。

父亲陈山,这个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子,此刻也早已是虎目含泪。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但喉咙却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般,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只能用那双粗糙的大手,一遍又一遍地用力拍打着儿子的肩膀,仿佛要将自己所有的激动、骄傲与欣慰,都通过这简单而直接的动作,传递给儿子。

柳柔柔站在李秀的另一侧,早已是泣不成声。

她用手帕紧紧捂着自己的嘴,不让自己发出呜咽的声音,但那双被泪水洗过的眸子,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明亮。

她痴痴地望着陈平安,眼神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骄傲、爱慕、以及一种与有荣焉的幸福感。

仿佛在这一刻,陈平安身上散发出的光芒,也将她的人生照亮了。

周围的乡邻和一些相熟的人,在最初的震惊过后,也纷纷反应过来,七嘴八舌地围了上来,向陈平安一家道贺。

“恭喜啊,老陈哥,秀嫂子,你们家平安,可真是出息了。”

“十岁的县试案首,这可是咱们青溪县开天辟地头一遭啊。”

“我就说平安这孩子不一般,将来肯定是做大官的料。”

“以后可得好好请我们喝几杯喜酒啊。”

各种各样的声音,充满了善意、羡慕、以及一丝丝不易察觉的巴结与讨好。

陈平安一一拱手回礼,脸上带着温和而谦逊的笑容,应对着这些突如其来的热情。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人生,乃至整个陈家的命运,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正当人群喧闹之际。

“让一让,让一让,老朽的学生中了案首,老朽得去看看。”

一个略显苍老却中气十足的声音,从人群外围传来。

众人闻声回头,只见方敬儒先生在几名相熟学子的搀扶下,正努力地拨开人群,向着这边快步走来。

老先生今日特意换上了一件簇新的靛蓝色儒衫,花白的头发也梳得一丝不苟,整个人看起来精神矍铄,容光焕发。

当他看到被众人簇拥在中间的陈平安时,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里,瞬间涌上了难以抑制的激动与喜悦,眼角甚至还泛起了点点泪光。

“先生。”陈平安见到恩师到来,连忙排开众人,上前一步,深深地鞠了一躬。

“好,好啊,平安。”方先生一把拉住陈平安的手,声音都有些微微颤抖,上下打量着自己这位最得意的弟子,“不负所望,当真是不负所望啊。你……你可真是为为师,为我青溪读书人,争了一口气。”

说到最后,老先生竟有些控制不住情绪,声音带上了几分哽咽。

他教书育人数十载,见过聪慧的,见过勤奋的,也见过家境优渥、资源丰富的。

但像陈平安这般,出身寒微,却能在如此稚龄,便展现出如此惊才绝艳之姿,一举夺得县试案首的,却是平生仅见。

这不仅是陈平安个人的荣耀,更是他方敬儒一生教学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足以让他晚年,引以为傲,慰藉平生。

“先生言重了。”陈平安扶着方先生的手臂,诚恳地说道,“若非先生平日里悉心教诲,谆谆善诱,学生断不敢奢望能有今日之成绩。这份荣耀,当有先生一半。”

“好孩子,好孩子,懂得感恩,不骄不躁,好,甚好。”方先生用力地拍了拍陈平安的肩膀,眼中充满了欣慰与自豪。

师生二人,四目相对,许多话,已不必再说出口。

就在此时,墨韵斋的刘掌柜,也带着一名小厮,满头大汗地从人群中挤了进来。

“陈……陈案首,恭喜,大喜啊。”刘掌柜一见面,便对着陈平安拱手作揖,脸上的笑容,比盛开的菊花还要灿烂。

“刘掌柜客气了,快快请起。”陈平安连忙回礼。

“哎呀,陈案首这可真是折煞小人了。”刘掌柜直起身子,从怀中取出一个沉甸甸的红封,双手奉上,“小小贺礼,不成敬意,还望陈案首务必赏脸收下。以后若有新作,可千万别忘了咱们墨韵斋啊。”

陈平安知道,这刘掌柜是生意人,眼光毒辣,此刻前来道贺,自然少不了几分功利之心。

但他之前也确实帮过自己不少忙,便也不再推辞,示意父亲陈山收下了红封,并笑着说道:“刘掌柜放心,若有新作,定然第一个送到墨韵斋。”

刘掌柜闻言,更是喜笑颜开,连声道谢。

“陈案首,”他又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带着几分神秘地说道,“您高中案首的喜讯,以及那篇惊才绝艳的《师说》,小的已经派人快马加鞭,送往府城各大书坊和文会了。想必用不了多久,您的‘南淮麒麟子’之名,便会更加响亮,传遍整个江南道了。”

陈平安心中微微一动,知道这位刘掌柜是想借着自己的名声,将墨韵斋的招牌也一并打出去。

对此,他也不以为意,只是淡淡一笑,再次表示感谢。

正说话间,贡院门口又是一阵骚动。

只见几名身穿公服的衙役,手捧着托盘,在一名腰悬朴刀,面容刚正的小吏带领下,径直向着陈平安这边走了过来。

为首的小吏,正是那日在搜检时,曾为陈平安解过围的李班头。

“敢问,哪位是本科县试案首,小河村陈平安陈相公当面?”李班头走到近前,目光在人群中一扫,朗声问道。

陈平安上前一步,整理了一下衣衫,不卑不亢地拱手道:“学生便是陈平安,见过李头儿。”

李班头见到是他,,显然也认出了陈平安。

“原来是陈案首,失敬,失敬。”李班头抱拳回了一礼,语气比之前更加客气了几分,“奉本县大人之命,特来为陈案首送上喜报和赏赐。”

说着,他从身后一名衙役手中的托盘上,取过一份用大红洒金纸书写的喜报,双手郑重地递给陈平安。

“恭喜陈案首,金榜题名,荣登榜首。”

喜报之后,便是赏赐。

托盘上,放着几匹颜色鲜亮的红绸,一小袋用红绳系着的银裸子,还有一套全新的文房四宝。

虽然这些东西的实际价值并不算太高,但其象征意义,却是无比重大的。

这代表着官府的正式认可,也代表着陈平安从此便有了“童生”的功名在身,可以享受免除徭役、见官不跪等诸多特权,身份地位已与寻常百姓有了云泥之别。

“多谢县尊大人厚爱,学生愧不敢当,定当再接再厉,不负所期。”陈平安恭敬地接过喜报和赏赐,再次深深一揖。

“陈案首不必过谦。”李班头笑道,声音也压低了几分,带着几分亲近的意味,“县尊大人还特意嘱咐下官转告陈案首。大人说,他对陈案首的才学品行,以及那篇《师说》,都十分欣赏。尤其是此次县试中,那篇关于治理本县水患的策论,更是让他印象深刻,认为陈案首不仅有生花妙笔,更有心怀民瘼、经世致用之才。望陈案首好生努力,将来前程远大,莫要辜负了这一身才学。”

听到这话,陈平安心中又是一阵欣喜。

看来,自己那份冒险写出的“务实”策论,果然得到了张知县的赏识。

能得到一县主官如此明确的肯定和期许,这对于他未来的科举之路,乃至可能踏上的仕途,都将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助力。

送走了报喜的衙役,陈平安的名字,以及他那篇据说关注民生、见解独到的策论,再次如同长了翅膀一般,传遍了整个青溪县的大街小巷,成为所有人口中热议的焦点。

他的“神童”之名,经过这次县试案首的检验,变得更加名副其实,也更加耀眼夺目。

无数的目光,或明或暗,或善意或复杂,都聚焦在了这个年仅十岁的少年案首身上。

这案首的荣耀,如同一道温暖的阳光,驱散了他两世为人积压在心底的些许阴霾,也慰藉了他为了走到这一步所付出的所有艰辛与努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