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 第38章 技术专利与改良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第38章 技术专利与改良

作者:东林先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6:45:27 来源:小说旗

周怀民于是把这专利政策再给这些工匠重新讲解了一遍,如果把自己的技术改良提交给了周记认可专利,如被投入生产,则可有丰厚的专利费可报大半辈子衣食无忧。

“诸位师傅们,你们如果在工坊做工期间做的技术改良,因为是做工期间,也利用了周记工坊的器具、材料,所以呢,专利报酬中的十分之五需缴纳给周记。这个希望你们能理解。”

工匠们心里暗算,再加上专利保护费的三成,那自己能落得两成,按东家说的,每年有几十两到几万两收入不等,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何况这天下哪里去找这么心善的东家,在自家做工,还能给自己保护专利。

刚来工具坊时,听说能发五两的安家费,都已经不可置信,还以为这周家沟是专贩卖流民的人贩子窝呢。

谁知这村里村民虽说不怎么喜欢他们吧,但也只当他们是外地来此做工的人。

而不是外面每个村都厌恶要追赶的流民。

当什么都不能当流民。

这大冷的天,流民晚上夜宿荒野,找麦垛钻入凑合一晚,能醒来就醒,醒不来就醒不来。

白天挖草根、吃树皮。实在没吃的,只能劫掠路人当食。这活的还算是个人吗?

宋斌一边听着周怀民讲解,一边感叹,也就是自己运气好,一路被别的村庄赶过来,流落在煤窑那边,被周怀祺捡着,不然那几日大雪的天,不出三日就得在外冻饿而死。

周怀祺得知自己曾在村里做过打铁学徒,便送到这工具坊,东家还给了安家费,还分配了一个新挖的窑洞,每日来这里上工。

虽然窑洞是简陋了点,但毕竟还有死棉门帘,也打的有草铺。自己用安家费买了煤炉、煤球、锅碗瓢盆,现在又能在杂货店买到米面、油盐酱醋。平时还可以和村民买一些白菜。

自己现在有住的,有吃的,衣食无忧,已是很满足。

多日相熟之后,得知这工具坊主事谭铁匠,也是逃难过来的,脾气也好,只要每日做完,也不打骂。

宋斌对当下的生活特别知足了。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感觉,在这里能感受到一种平生从未感受到的东西,就是尊重。

这东家每次来工具坊,都是对每一个人特别的尊重。

但如果没完成任务,被谭主事上报了,也会毫不留情的克扣工食银。

不仅仅是自己,旁边这些工匠也是,每日干劲十足。

大家都是一块逃亡而来的,有荥阳的,有密县的,豫东一带现在被流贼祸害的到处都是家破人亡。

特别是那些本来就贫苦的人家,本来靠做一些粗浅的活,每日一二十文勉强过日,但流贼过境,要么有的东家被抢被杀,要么有的东家为了安全,缩减开支,贫苦人家就彻底断粮。

现在正是二月,青黄不接之时,在家实在熬不下去,只得到豫西这里讨食。

宋斌正发呆呢,听到周怀民提及自己名字,赶紧回神。

“刚宋斌的想法很好,做工匠,一定不要循规蹈矩,前任师傅如何教,自己就如何做,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几百年过去,还是老样子。“ 周怀民朗声道。

“我之所以用周记名誉担保,提出这专利登记,就是为了鼓励大家多假想,大胆的假想,多求证,小心的求证。一旦你们有了改良技术,就能挣得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财富是你们用智慧和汗水挣来,我周记已收取该收取的费用,你们得到的并非是周记赏赐,而是自己实实在在的劳动收入。”

“这蒸汽机的鼓风,大家想一下,如何解决。谁有好的技术,最好做出成品来。可以随时和我禀报,我亲自给你们登记专利。而且本次还有赏银。”

“这蒸汽机就放在工具坊,你们可做实证使用。”

众人听了,心潮澎湃,本来想着能有吃住的安稳日子,已是满足,现在想着,万一自己能有改良专利,挣的几百两银子,岂不是还能吃肉喝酒娶个婆娘?

个个在思索这个鼓风该如何改良。

“这个鼓风现在用人力也可,倒不太着急,现在有一件要紧事,需要你们工具坊立刻去做。”周怀民见众人跃跃欲试,忙说了眼下最急之事。

周怀民只所以急着冶铁,有两个目的,一是造炮,二是造甲。

造炮任道而重远,现在连火药还没呢,只能慢慢来。

而这甲,便能立刻造出,为社兵着装。

这时代什么锁子甲、布面甲、札甲花样繁多,但做起来工序繁多,为二百多个社兵一一着甲,需要等待好久。

周怀民想的是,借鉴后世的防弹衣,把多层棉布用米浆捶打压实,裁出长方形,中间有圆孔,可套头。

两边缝上绳结,可系上保护前胸后背。

前胸后背缝上许多长方形布袋,布袋中插入铁板,布袋口也有系绳,防止铁板掉落。

如此,只需三个工序,铸铁板、裁衣、缝布袋、插铁板系绳。劳动分工协作,即可快速生产。

缺点就是防护性肯定没有太好,毕竟布袋与布袋之间是有间隙,怕刺。但有甲和无甲那差别真是太大。

先从无到有吧。

和谭铁匠大致描述了要铸造的铁片大小和用途,又捡来一片废木板,让木工拿锯,修成样板,铁片都按照此样板大小铸造,即让他催促葫芦谷那边加紧不停地冶铁,赶快出几十个样品出来。

“东家,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对不对。”众工匠正要比照着样板开始翻砂,制作模具,宋斌突然说道。

“有想法就大胆说,不对又如何?不试试怎么知道是对呢,你说。”周怀民鼓励道。

“我们这里的黏土比我老家那好很多,我也听谭师傅给我们讲这的黏土更耐高温,我想着是不是可以烧一些陶瓷模具,来铸造铁片。”宋斌心里也没底,心情忐忑的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为什么会这么想?”周怀民问道。

“每次做模具,都要翻砂,还要晾晒,如果要铸造铁片,每造一个铁片,都要做一次模具,特别麻烦。如果锻造,就更耗时耗力。”宋斌道,心想,其实更累啊,只是不想那么累而已,但他又不敢说,岂不是让东家认为自己是偷奸耍滑之辈。

“哈哈,是不是还特别累?”周怀民揶揄道。

宋斌尴尬的笑了笑。

“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偷懒是技术提升的动力,特别是我们工匠,更要留意如何改良技术,从而更省时省力。宋斌你这个想法,我认为是可行的,你可试一试。”

“不过我担心这陶瓷模具会被铁水烧穿。”

“第一个做出这翻砂模具的人,估计心里也是这么想的,而且陶瓷而已,我们村最不缺的就是陶瓷。”

宋斌受到东家的鼓励和肯定,横下心,一定要弄一个看看。

“民哥!”禹允贞站在远远处,大喊道,“黄冶村的黄必昌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