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 第53章 暗访见闻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第53章 暗访见闻

作者:东林先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6:45:27 来源:小说旗

宋文瑞好奇,凑上去,问道:“有劳打扰,不知这位先生在画些什么?”

这位正是布告主事陈应魁,陈应魁看眼前这人四十多岁,皮肤白净,胡须有形,上前和自己搭话。

回道,“我受东家指派,查验这乡道哪里有大坡,方便整修道路,这位大哥,你有何事?”

宋文瑞道:”我是淮东一带的行商,来周家沟拜访,问一下路。“

陈应魁再次打量,回道:“你向南直走便是。”

“此乡道也并无不妥,人来车往,为何要整修?”

“有乡民拉车在这道上滑下摔伤,自然要整修。”

“是你东家出钱?”

“也算是,也算不是。是保民社里出钱。”

宋文瑞已经被乡绅来信和村民五花八门的叫法给整晕了。会长、社长、东家,也不知是几个人。

点头道,“修桥铺路,此为善举义行。”见这读书人不理他,也不自找没趣,继续前行。

再过了眼前这个土坡,便是黄冶村地界。

刚登上土坡,眼前土坡下聚集着不少人,旁边停着不少板车和村民都在驻足瞧看。

宋文瑞忙过去围观,见是一焦沟村民,腿被板车上的销钉划破,血流不止。旁边竟然还有两个刚跑来的少女,也就十六七的模样,身着雪白的棉布褂,左胸前用红线绣的葫芦,下有两字:保民。

少女责怪道:“这土坡不仅陡,还斜,害死人,已经摔了三四个村民。”

另一少女道:“民哥已经派布告来查验,这几日就开挖修路。”

其中一个少女竟不避人,面不改色拿着剪刀直接把村民裤腿剪破,另一人面容姣好,打开身边的一个小木箱,木箱上面亦写有:保民。

木箱打开,宋文瑞大惊,这里面竟有好几个琉璃瓶,晶莹剔透,上有木塞,只这一个箱子,就值几百两银子。

宋文瑞忙看了一眼附近围观村民,见村民只是好奇,并无贪婪之色。

少女打开一个棉布包,拿起里面的木夹子,又从旁边撕下一些白棉,打开一个琉璃瓶,一股极其浓烈的酒香扑面而来。

有好几个村民小声道,“真是好酒……”

少女用木夹夹着白棉,蘸取少许烈酒,细心擦拭着伤口。

“啊……”受伤的村民尖叫起来,又赶紧忍痛闭嘴,这么多人瞧着,可不能丢了脸面。

待少女清洗后,又从箱子里拿出两个精铁制作的镊子,蘸了烈酒,扒开伤口,已深可见骨,骨已裂开。

宋文瑞见少女皱眉,包好用具,用白褂布兜里掏出一个瓷哨,朝山上吹了三长一短,急切间张望。

意识到她正在呼人,果不其然,顺着她的目光望去,见山坡上一队社兵,正急速跑下冲过来。

宋文瑞第一次见到这周家沟社兵,只见人人穿着深蓝对襟窄袖薄棉服,外套黑色面布马甲,有许多竖长条的小袋子,都系着绳带,不知道里面装的什么,扎着绑腿。手持武器,明显是鸳鸯阵的武器。

为首的一名社兵,手持精铁长枪,忙问道:“允贞妹子,是不是要抬他到保安堂?”

“怀礼哥,你们赶紧到黄冶村服务站去拿一个担架过来,他已骨折。”

周怀礼指挥一个社兵赶快去拿,目光不经意间扫了一下人群,直接看向宋文瑞。隔着人群问道:“这位老先生,你是从哪来?”

宋文瑞颇为吃惊,这社兵好麻利,一眼就认出我这生面孔来。只得拉着两个书童,挤向人前,“我是淮东的行商,路过此处,听闻周掌柜有好货,想买拜访。”

周怀礼又审视他们三人一遍,笑道:“你从这里继续往南走,不远处就到。”

去拿担架的社兵跑的极快,已扛着过来,只见四个社兵把担架分开,把这村民抬上去,担着和少女一块往难走,另有一个社兵,推着这村民的货车往北走。

宋文瑞赶忙跟上担架,关心的询问旁边这两个少女:“打扰,这老乡不碍事吧。”

少女回道:”多谢老伯关心,他没事,到保安堂打上石膏,休息两三个月就好。“

宋文瑞见少女举止有书香气,知书达礼,颇有好感,又问道:”那他岂不是要三个月做不了工,他如何生计呢?“

少女笑了笑,“这你放心吧,他是属于工伤,由保民社发放工伤费,三个月还是有工钱的。”

担架上的焦村村民本来想着这一下子耽误几个月挣不了钱,还自我安慰最起码能去平安堂保住一条腿。如今听了禹大夫的话,非常意外,急忙问道:”禹大夫,咱保民社还有这规定?“

禹大夫道:“当然,我曾做过布告主事,非常清楚,不会骗你,你莫说话,躺好。”

村民受了禹大夫嗔训,美滋滋的闭嘴不再接话,心里直感叹,这保民社是真好,这入了农会真好,谁要是再说农会的坏话,就是和我付老六过不去,我们家六个兄弟自会找他麻烦。

社兵和少女走的极快,抬着担架,宋文瑞都有些跟不上。

一路上路过村民都在和少女和社兵打着招呼。

“禹大夫!”

“允贞妹子!”

“队长!”

宋文瑞疑道,“这里女人也能当大夫?”

这禹大夫一边急匆匆的走,一边道:“瞧你这老伯说的,女人也是半边天。”

宋文瑞听闻,感觉不合规矩,可眼见这两位少女已是把村民照顾的极好,这句话又显得有道理。

转眼功夫已来到了黄冶村服务站,服务站值守伙计,远远看到禹大夫和社兵,忙跑过来问道:“禹大夫,需要帮啥忙不?”

“不了,你忙吧,多谢黄伯。”

宋文瑞感叹这不过十几里路,其民风已然不同,从进了焦沟,乡民人人振奋,为生计干劲十足,互帮互助,人人有礼,也从中稍微窥出,这保民社和农会秩序井然,环环相扣。

又到了一个山坡,这是要进入周家沟地界了。

社兵小心的轮换了抬担架,上坡时特别注意。

宋文瑞问禹大夫,“你们这社兵可真好,这前面就是周家沟了吧。”

禹大夫自豪道:“我们社兵可是为百姓服务的,抬个担架不算什么,过了这坡,就是我们周家沟。”

众社兵互相望了望,咧嘴轻笑。

宋文瑞看在眼里,默不作言,只抬头看这山坡斜面上去,高处还有几个哨站,上面也有社兵在放哨。

上了山坡,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

最热闹的,便是下面泗河里正有一群人在那架桥。

之前通往白窑要绕道很远的河堤,为了能打通,周怀民决定直接架桥,笔直通过去,铺上河堤的斜面,可直达白窑,打通河西附近的村庄,并可通往洛阳。

宋文瑞又看向村子方向,从交界处,至村子里,各个山坳间,窑洞密密麻麻,村子再往东是深山,里面还有浓烟依稀飘出。

正碰上三四个人,带着短工推着好几辆车,车用油布盖着,从周家沟而来,只见社兵队长远远拱手道:“黄主事,付会长!”

宋文瑞也分不清哪个是哪个,只见对面拱手道:“辛苦了,周队长!”

心想这付会长,一定就是刚才焦沟的农会会长了,这车里装的,必定是打井设备,宋文瑞只见板车被油布包裹的严实,什么也看不到。

只得跟着社兵继续往村里走。

走到架桥处,有一人,十七八岁,赤脚挽着裤腿,上面也挽着胳膊,同样穿着社兵勇服,但勇服弄的皆是泥泞,一脸关心跑来,“允贞,他伤到骨头没有?”

“伤到了。民哥,我先去忙。”说着禹大夫跟着社兵进了村。

宋文瑞听到禹大夫如此喊他,难道这位便是周怀民?只听社兵队长道:“社长,这位是从淮东来的行商,想找你。”

淮东?周怀民很是意外,看着这个四十多岁,穿着气质不凡的富商,忙拍了拍手上的水,往身上擦了一把,拱手道:“我是周家沟周怀民,不知贵客如何称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