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 第58章 开辟新商路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第58章 开辟新商路

作者:东林先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6:45:27 来源:小说旗

“此事我必须当面和县尊说,杨掌柜不妨先和县尊传个话,如有消息,可派人通知,我必沐浴更衣,拜访县尊,商讨此事。”

宋文瑞笑道,“也好,今日多谢你一路耐心讲解,如今这也吃好,我等也该回去,周掌柜,我和你县尊说之后,你的话可是要守信呐。“

周怀民拱手道:”这是自然。为我县老父母分忧,乃是我三生有幸之事,劳烦杨掌柜还得辛苦跑一趟。“

宋文瑞带上书童,和周怀民出了平安堂,边说边聊。

周怀民早派刘主事拿来十匹棉布,和三辆马车,送至村口,言道:“杨掌柜,我刘主事要到县城去租一个门面,你们便和刘主事一块乘马车回县城,正好顺路。”

“如此也好,麻烦刘主事。”

宋文瑞及书童单独一辆马车,随刘主事及商队三人一块启程回了巩县。

刘主事也是莫名其妙,刚吃过午饭,就见布告主事急忙找到自己,告知赶快做准备去巩县租一间门面,做杂货店用。并带上三辆马车,要快。

刚准备好,就碰上杨掌柜。进了县城,杨掌柜便要下车,带着两个书童直奔小巷中去了。

刘主事逛了大半天,在靠近洛河码头的北门临街处,租了一间门面,带有两进小院。

先吩咐两人住下打扫,自己带着车队回到周家沟。

宋文瑞早已和书童回到县衙,换了衣服,和书童笑道:“你们看今日如何?”

一书童道:“老爷,周家沟及附近乡里,村民气貌一新,各般秩序井然,不似这豫地其他村庄。“

另一书童点头同意,“是,大多村民要么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要么争水争地,惹是生非,而周家沟的一番勘察,有大同之气。”

宋文瑞颔首点头,“各乡绅皆言周怀民祸乱乡里,违反田政,我观此子,非是寻常小商小贩,其经济实干,擅长治理乡村,其统筹调遣之能,真乃治世能臣。可惜其无意科举。”

书童笑道:“那岂不更好,对老爷治理本县,更大有助益。”

宋文瑞捋须微笑,“你们说他提出的三个要求会是什么?”

两人摇头。

夜幕已是淹没四野。

周怀民、商队主事刘敬、度支主事年邦弼、布告主事陈应魁早已来到食堂,又喊来保民营操练参议张国栋、商队分事张国忠,几人边吃晚饭边聊。

“今日刘叔前往县城,在北门临街租了一个门面,北门靠近洛河渡口,刘叔不愧是老江湖,这个位置正是我中意的。“

刘主事笑道:“我也是不知道,为何东家突然急着要派遣我去县城租店。”

周怀民摆摆手,“此事以后再说,当下我觉得我们要开辟一条新商路,我说下我的想法,听听各位意见。”

”今日我从杨掌柜这里打听到,现在荥阳一带的流贼已退,咱县通往开封及黄河渡口的商路已通。“

如今是崇祯八年三月底,周怀民知道,高迎祥、李自成部因官军围堵,早已从凤阳又反向走商丘、开封、顺着南阳、汝州、灵宝,又返回了陕西,和洪承畴等部躲猫猫。

曹操罗汝才、老回回马守应等部,如今在襄阳、郧阳一带盘踞。

而张献忠部,从凤阳走往庐州,又到六安,如今在河南汝宁府一带。

黄河两岸的河南郑州、开封、卫辉、山东一带、现在除了乡村的一些恶民、土寇拦截山道,官道已通。

周怀民继续说道:”我打算要开辟从巩县到临清的商路,如今我们在县城已有驻点,从县城顺着官道一路往东,进入汜水、荥阳、郑州。这两县一府,我们皆需租一门面,位置无需太好,但院子要大,主要是作为驻点,方便商队停歇、中转、囤货。“

周怀民一边说,陈应魁一边记。

“从郑州往北,过孙家渡口,渡过黄河,进入卫辉府、彰德两府,在此两府的新乡、安阳同样设驻点,然后东出河南,进入京师大名府,在元成驻点,从元成顺着卫河,走水路,即进入山东东昌府,直达临清。“

待陈应魁写完,总结道:“我们要新增的驻点有:汜水、荥阳、郑州、新乡、安阳、元成、临清。合计七个驻点,其中汜水、荥阳、侧重买卖,新乡、安阳、元成侧重停歇,郑州、临清为分号驻点。”

“买卖驻点,有门面、停歇、库房。停歇驻点,可让商队停歇即可,分号则为门面、招待、停歇、仓房。可根据驻点类型不同,租不同的大院,节省银钱。”

众人皆曰妥当。

“此商路先遣队,有商队和护送队。商队我的意思还是让刘叔为首,刘叔行走江湖多年,待人处事极为老道,只是还需多辛苦刘叔再跑路,国忠为辅,国忠你要多和刘叔学习,一路多照顾刘叔。再从现有商队选拔四五个可靠之人。商队共七人。“

刘敬笑道:”东家这是器重我,我和国栋定不负期望。“ 张国栋也是点头称是。

“而护送队,以国栋为首,国栋你识文辨图极好,和社兵关系也好,本次带周怀武一哨,三十人。怀武虽贪玩,但定舍得拼命保护大家。护送队勿穿社兵服,武器也放在车上,用油布包裹。”

张国栋道:“社长你放心,我定护商队周全。”

周怀民郑重道:”先遣队无需带太多货物,只需带上我们的布匹和少许玻璃器皿即可。我们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开辟商路各驻点,二是在临清定要寻得一样东西,无论花多少银子也要寻来。“

众人听了好奇,皆道:“什么东西?”

周怀民从袖口里拿出一张纸,纸上有画,交给刘敬,笑道:“我从杨掌柜口中得知,福建有从海外传来的一种作物,名曰番薯,大致形状如画上如此。诸位至临清后,需多联系临清的闽商,定要寻的此物。”

刘敬接过画,看了看,问道:“东家,这作物还有哪些特点,我方便问询。”

“此物根茎可食,多藤,开花为喇叭花。万历年间,有闽商从吕宋带来。你只和闽商如此描绘,定无差错。如有番薯,能多买就多买,所有板车最好都装满,运来。”

陈应魁忙写下,交于刘敬。

“诸位,此次开辟新商路,意义重大,是我周记货通天下的第一步。我说下商队的规矩,商队之事由刘叔决定,护送队之事由国栋决定,如商队和护送队意见不同,以安全第一。货可无,事可败,但人不可无,留的青山在,不愁无柴烧,切勿拿商队性命冒险。大家明日一早即刻准备启程,还有什么问题没有?”

众人闻言,士气大涨,知晓此事应该极为关键。

张国忠言道:“东家,现在天气已暖,闫记那边煤球出货量少了一半,刘叔和我走后,谁来负责给闫记送货?”

周怀民道:“刘叔推荐一个人。”

刘叔略作思考,言道:“苏掌柜那边的农具,如今开春后,需求量渐大,铁炉堡的刘世康,做事持重老成,现在是商队分事,正负责苏掌柜那边送货,可让他暂时兼管。”

周怀民同意,年叔又疑道:“东家,我们布匹现在还是亏损,如果我们到临清大宗买卖,岂不是巨亏?”

“年叔无忧,我这几日一直在纺织坊观察女工做活,已想到一个方法,我计算了一番,应可让纺织坊从亏转盈。”

大家惊喜道:”什么方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